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绝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配电网在可靠性、环保和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有的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体积小,无排放危害,但是需要充注一定压力,存在漏气导致绝缘能力下降问题,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是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的改良,由于充注的干燥空气绝缘强度只有sf6的1/3,且充气压力仅为标准大气压,因此,整柜体积偏大。为使柜体小型化,结合绝缘结构和电场分析两方面,采用了提高绝缘性能来使柜体小型化,由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的套管导体与气箱距离较近,绝缘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解决因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的套管导体与气箱距离较近,导致无法满足绝缘要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包括l型的管状绝缘体,该管状绝缘体用于套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上述管状绝缘体的弯折处向其弯折方向隆起形成一弧状凸起。
7.由于线路中的局部电场不均,与电场稀疏处相比,电场密集处所需要的绝缘套厚度更大才能达到绝缘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在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加装有均压帽,用于使局部电场分布均匀,这样绝缘套设计相同的厚度也能实现好的绝缘效果,应均压帽加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均压帽暴露在外的一侧呈弧状,本实用新型设计弧状凸起更适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
8.进一步的,上述管状绝缘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平滑连接,连接处外壁呈弧状,管状绝缘体外表面无毛刺,不会因电场而产生额外的电,造成绝缘效果的降低,从而达到增强绝缘强度的目的。
9.进一步的,上述弧状凸起的空腔或该空腔的至少一部分为球冠状腔体,弯折处空腔大且呈球冠状,其一便于安装,其二是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加装有均压帽的套管连接处更匹配,安装该绝缘套后,加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均压帽不会对该绝缘套的内壁产生挤压,使得该绝缘套变形或壁厚变薄,导致绝缘效果降低。
10.进一步的,上述弧状凸起位于管状绝缘体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远离弧状凸起的一侧呈漏斗状,管径小的一侧与第一端部的弧状凸起连接,第一端部远离弧状凸起的一侧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一套管。
11.上述第一端部远离弧状凸起的一侧具有弹性,因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
连接处加装有均压帽,连接处又需要全部套进管状绝缘体的管体空腔中,所以入口端管径大有利于将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套进管状绝缘体的管体空腔中。
12.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端部远离弧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向管体空腔延伸的环状凸起,入口端管径大的一侧上设有环状凸起,上述环状凸起的通孔直径小于套接的套管直径,上述环状凸起对套接的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套管具有抱紧力,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一套管,且因抱紧力度强,绝缘效果更好。
13.进一步的,上述第二端部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管状体,因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加装有均压帽,均压帽暴露在外的一侧呈弧状,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与管状绝缘体留有一定空隙,使安装或拆卸更方便,中间管径小的部分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另一套管,使绝缘效果更好。
14.进一步的,上述管状绝缘体具有弹性,上述第二端部远离第一端部的一侧的管径小于第二端部中与第一端部连接的一侧的管径,上述第二端部远离第一端部的一侧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另一套管。
15.因与第二端部套接的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另一套管处需要压平开螺栓,所以上述第二端部远离第一端部的一侧管径稍大于中间最小管径的部分,便于安装。
16.上述第二端部不仅保证了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另一套管的抱紧力,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还便于绝缘套的安装。
17.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端部外壁光滑,外表面无毛刺,不会因电场而产生额外的电,造成绝缘效果的降低,从而达到增强绝缘强度的目的。
18.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端部的环状凸起外壁的外边缘为倒圆角结构,外表面无棱角,不会对套管造成损伤;表面光滑,不会因电场而产生额外的电,造成绝缘效果的降低,从而达到增强绝缘强度的目的。
19.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端部远离弧状凸起的一侧的管径大于第二端部远离第一端部的一侧的管径,根据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套管设计,上述第一端部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一管径大的套管配合使用,第二端部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的另一管径小的套管配合使用。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1.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包括l型的管状绝缘体,该管状绝缘体用于套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上述管状绝缘体的弯折处向其弯折方向隆起形成一弧状凸起,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在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加装有均压帽,均压帽加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均压帽暴露在外的一侧呈弧状,本实用新型设计弧状凸起更适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不会使绝缘套变形,从而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7.1-第一端部,2-第二端部,3-弧状凸起,4-环状凸起,5-管体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绝缘套,包括l型的管状绝缘体,该管状绝缘体用于套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上述管状绝缘体的弯折处向其弯折方向隆起形成一弧状凸起3。
30.为了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在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加装有均压帽,用于使局部电场分布均匀,这样绝缘套设计相同的厚度也能实现好的绝缘效果,均压帽加装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均压帽暴露在外的一侧呈弧状,弧状凸起3刚好可以容纳均压帽。
31.具体的,管状绝缘体包括第一端部1和第二端部2,上述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平滑连接,连接处外壁呈弧状,上述管状绝缘体外壁光滑。
32.具体的,上述弧状凸起3的空腔或该空腔的至少一部分为球冠状腔体,弯折处空腔大且呈球冠状,能够容纳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加装有均压帽的套管连接处。
33.具体的,上述弧状凸起3位于管状绝缘体的第一端部1,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呈漏斗状,管径小的一侧与第一端部1的弧状凸起3连接,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中的下出线套管或隔离动刀下端套管,上述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的管径根据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下出线套管或隔离动刀下端套管的抱紧力度进行设计,保证了该绝缘体的第一端部1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下出线套管或隔离动刀下端套管的密闭度,进而增强了绝缘强度。
34.具体的,上述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设有向管体空腔5延伸的环状凸起4,第一端部1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有1~2毫米的空隙,但凸起处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套接紧密,保证了密闭性,使绝缘效果更好。
35.具体的,上述第二端部2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管状体,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与管状绝缘体的第二端部2之间留有1~2毫米的空隙,使安装或拆卸更方便,中间管径小的部分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使绝缘效果更好。
36.具体的,上述管状绝缘体具有弹性,上述第二端部2远离第一端部1的一侧的管径小于第二端部2中与第一端部1连接的一侧的管径,上述第二端部2远离第一端部1的一侧用于套紧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abc三相铜棒或c相铜棒,上述第二端部2远离第一端部1的一侧的管径根据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abc三相铜棒或c相铜棒的抱紧力度进行设计,保证了该管状绝缘体的第二端部2与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abc三相铜棒或c相铜棒的密闭度,进而增强了绝缘强度。
37.具体的,上述第一端部1的环状凸起4外壁的外边缘为倒圆角结构。
38.具体的,上述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的管径大于第二端部2远离第一端部1的一侧的管径。
39.具体的,上述管状绝缘体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因硅橡胶的介电强度为18~36kv/mm,该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需进行75kv的绝缘实验,因此上述管状绝缘体壁厚设计最小尺寸为3mm;
40.绝缘套安装于下出线套管与分支母线之间,因下出线套管管径为47mm,为使管状绝缘体的第一端部1与下出线套管密闭,第一端部1远离弧状凸起3的一侧管径设为43mm;
41.管状绝缘体的第二端部2穿过分支母线,所选用的分支母线的管径为20mm,分支母线顶端需要压平开螺栓,顶端直径大于分支母线本身直径,因此管状绝缘体的第二端部2远离第一端部1的一侧管径设计为22mm,即保证了绝缘套与分支母线之间的抱紧力,又便于绝缘套的安装;
42.根据在常压密封空气绝缘环网柜的套管连接处加装均压帽,均压帽管径为40mm,均压帽整体高度为34.8mm,安装好均压帽后,均压帽到下出线套管端面距离为50mm,绝缘套的第一端部1深度设计为51mm。
4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