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
背景技术:
2.瑶医火攻疗法是瑶族民间一种独特的外治法,通过热力及药力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到损盈补亏,散瘀止痛、祛风除湿、散结消肿等效果。火攻疗法所用的药枝均为药用材料,一般为追骨风、牛耳风、过山风、五风藤、吹风散等药材,制作时割取长20厘米的一段,晒干后,用已加入生姜、大葱、两面针、黄柏、防己等药材的95%酒精浸泡,7天后取出阴干即可使用。每天治疗1次,对风寒湿痹、颈椎病、腹痛、泄泻、胃下垂等疗效较好。目前在治疗时医护人员常用牛皮纸包裹引燃成暗火的药枝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因药枝容易熄灭,需要使用酒精灯重新反复点燃,过程耗时耗力,因此需要一种能使药枝复燃装置,在无需酒精灯的情况下,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使药枝保持暗火状态,不需要人工重新点燃,从而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使用明火进行复燃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包括壳体、底板、固定盖、药枝条,所述固定盖内设有夹板和螺丝钉,药枝条一端伸入到药枝条中,夹板夹在药枝条两侧,螺丝钉中部通过螺纹与固定盖连接,螺丝钉一端插入到固定盖中并与夹板连接,所述药枝条下端从壳体上方插入到壳体内腔中,底板位于壳体下部,底板上设有连接杆,壳体下部设有滑槽,连接杆上部与滑槽滑动连接,连接杆下部与底板连接。
6.所述夹板内侧设有凸齿。
7.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气块,排气块通过管道与氧气源连接。
8.所述滑槽的长度为3cm至4cm。
9.所述排气块位于药枝条下方,且排气块上设有多个细孔。
10.所述壳体下部边缘均紧靠在底板上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内注入氧气,使快熄灭的药枝条复燃,从而避免使用酒精灯复燃造成的安全隐患,在使用时可以将壳体拉起,使得底板与壳体下部分离,将壳体内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出,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复燃操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底板下滑时的示意图;
14.图中:1-壳体,2-底板,3-固定盖,4-药枝条,5-夹板,6-螺丝钉,7-连接杆,8-滑槽,
9-凸齿,10-排气块,11-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包括壳体1、底板2、固定盖3、药枝条4,所述固定盖3内设有夹板5和螺丝钉6,药枝条4一端伸入到药枝条4中,夹板5夹在药枝条4两侧,螺丝钉6中部通过螺纹与固定盖3连接,螺丝钉6一端插入到固定盖3中并与夹板5连接,所述药枝条4下端从壳体1上方插入到壳体1内腔中,底板2位于壳体1下部,底板2上设有连接杆7,壳体1下部设有滑槽8,连接杆7上部与滑槽8滑动连接,连接杆7下部与底板2连接。
17.在进行火攻治疗时,药枝条4一端固定在固定盖3中,螺丝钉6转动后推动夹板5,使其紧压在药枝条4上,将药枝条4夹紧,医护人员拿住固定盖3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使用牛皮纸进操作带来的不便,当药枝条4块熄灭时,将药枝条4插入到壳体1中,然后通入氧气,在氧气的助燃下,药枝条4快速恢复燃烧,将药枝条4拔出后即可继续进行治疗,在多次复燃后,壳体1内容易积攒二氧化碳,此时只需要将壳体1拿起,底板2在重力作用下与壳体1下部,从而出现缝隙,使得空气可以进入到壳体1中,使壳体1中的空气排出并进入新空气。
18.所述夹板5内侧设有凸齿9,使夹板5可以更好的固定药枝条4。
19.所述底板2上设有排气块10,排气块10通过管道11与氧气源连接,排气块10使得氧气可以均匀的吹向药枝条4的燃烧端,使其复燃。
20.所述滑槽8的长度为3cm至4cm,使得壳体1抬起后,底板2可以与壳体1下部产生缝隙,便于进行空气交换。
21.所述排气块10位于药枝条4下方,且排气块10上设有多个细孔,排气块10使得氧气可以均匀的吹向药枝条4的燃烧端,使其复燃。
22.所述壳体1下部边缘均紧靠在底板2上部,壳体1在重力作用下紧靠在底板2上部,使氧气可以聚集在壳体1中,便于药枝条4复燃。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底板(2)、固定盖(3)、药枝条(4),所述固定盖(3)内设有夹板(5)和螺丝钉(6),药枝条(4)一端伸入到药枝条(4)中,夹板(5)夹在药枝条(4)两侧,螺丝钉(6)中部通过螺纹与固定盖(3)连接,螺丝钉(6)一端插入到固定盖(3)中并与夹板(5)连接;所述药枝条(4)下端从壳体(1)上方插入到壳体(1)内腔中,底板(2)位于壳体(1)下部,底板(2)上设有连接杆(7),壳体(1)下部设有滑槽(8),连接杆(7)上部与滑槽(8)滑动连接,连接杆(7)下部与底板(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内侧设有凸齿(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排气块(10),排气块(10)通过管道(11)与氧气源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的长度为3cm至4c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块(10)位于药枝条(4)下方,且排气块(10)上设有多个细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边缘均紧靠在底板(2)上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瑶医火攻疗法的复燃装置,包括壳体、底板、固定盖、药枝条,所述固定盖内设有夹板和螺丝钉,药枝条一端伸入到药枝条中,夹板夹在药枝条两侧,螺丝钉中部通过螺纹与固定盖连接,螺丝钉一端插入到固定盖中并与夹板连接,所述药枝条下端从壳体上方插入到壳体内腔中,底板位于壳体下部,底板上设有连接杆,壳体下部设有滑槽,连接杆上部与滑槽滑动连接,连接杆下部与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注入氧气,使快熄灭的药枝条复燃,从而避免使用酒精灯复燃造成的安全隐患,在使用时可以将壳体拉起,使得底板与壳体下部分离,将壳体内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出,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复燃操作。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复燃操作。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复燃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钟丽雁 李凤珍 李超东 龙朝阳 李妮 舒建龙 刘慧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