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维修工装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2.滚筒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由于采煤机滚筒外部结构形态较复杂,滚筒在修复时需频繁翻转来调整最佳修复方位来达到修复工艺要求,这就需要多人配合使用行车实现滚筒的翻转。在翻转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时间,而且由于采煤机滚筒较重,翻转过程中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煤机滚筒维修时采用行车进行翻转存在的翻转不便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包括底盘和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于底盘一侧,且底盘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千斤顶连接,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定位座。
6.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两侧相同方向一端分别铰接有铰接臂,所述支撑板一侧底部固定于两铰接臂,由此使支撑板转动连接于底盘。
7.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的缸体端铰接于底盘上,千斤顶的顶杆端倾斜向上铰接于支撑板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形状与采煤机滚筒筒内形状匹配。
9.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设计由底盘和支撑板构成的底座部分,底座部分中支撑板一侧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于底盘一侧,并且底盘上铰接千斤顶,由千斤顶的顶杆端倾斜向上铰接支撑于支撑板底部,在支撑板顶部转动安装转盘,转盘上固定与采煤机滚筒筒内形状匹配的定位座。
10.由此,可在维修时将采煤机滚筒通过筒内套于定位座,然后通过千斤顶将支撑板顶起至合适的维修角度,在维修过程中可直接转动滚筒。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2.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了单人焊接,无须多人配合转动滚筒,因此节约了人力成本。电焊工自己通过操作千斤顶,实现对滚筒角度的调整,并可自行转动滚筒,实现滚筒多方位、多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13.2)本实用新型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增加施工过程的安全系数,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14.3)本实用新型使用之后可有效缩短采煤机滚筒维修供气,使工期缩短五天,由此可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包括底盘1和支撑板2,底盘1包括盘体,盘体左、右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左、右侧边,底盘1的盘体通过地锚固定于地面,底盘1的盘体前部位置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一铰接座3.1,底盘1的左、右侧边后端分别各自铰接连接有铰接臂4,铰接臂4整体呈v形,铰接臂4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底盘1对应侧边后端位置。
18.支撑板2的底面后部固定于两个铰接臂4上,底盘1的盘体、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千斤顶5,两千斤顶5的缸体端一一对应铰接于底盘 1盘体上的第一铰接座3.1,支撑板2底面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铰接座3.2,两千斤顶5的顶杆端一一对应倾斜向上铰接于支撑板2底面的第二铰接座3.2,两千斤顶5分别与外部的液压油源连接,并且在液压油源和千斤顶5之间安装操作片阀实现控制。
19.支撑板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6,转盘6轴向垂直于支撑板2,转盘6顶部固定有定位座7,定位座7外形设计为与采煤机滚筒筒内匹配的矩形,并且定位座7与转盘6同轴。
20.工作时,将采煤机滚筒套于转盘6的定位座7,并由转盘6支撑滚筒,然后通过操作片阀操作千斤顶5,通过千斤顶5将支撑板2顶起至合适的角度,接着进行维修时,可转动转盘6,以实现滚筒在维修时适应于不同的维修方位。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支撑板,所述底盘两侧相同方向一端分别铰接有铰接臂,所述支撑板一侧底部固定于两铰接臂,由此使支撑板转动连接于底盘,且底盘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千斤顶连接,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定位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缸体端铰接于底盘上,千斤顶的顶杆端倾斜向上铰接于支撑板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形状与采煤机滚筒筒内形状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滚筒维修支撑工装,包括底盘和转动连接于底盘一侧的支撑板,底盘与支撑板之间铰接连接有千斤顶,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定位座。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了单人焊接,因此节约了人力成本,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维修了工作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并节约生产成本。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 孙震 刘克 王之政 周永刚 何超 杜全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综采安拆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