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混砂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浆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混砂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干混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粉砂浆、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剂也属于此类。干粉砂浆在建筑业中以薄层发挥粘结、衬垫、防护和装饰作用,建筑和装修工程应用极为广泛。
3.干混砂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组分原料或混合料进行输送,现有干混砂浆输送一般都是通过绞龙进行输送和提升。现有绞龙输送机虽然可以起到较好的输送作用,但是输送物料大都为粉末或颗粒状的物料,这些物料容易附着在外管内壁,不易清除,而这些附着在外管内壁的物料若不及时将其清除,外管内壁残料就会附着越来越多,粘得也会越来越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混砂浆输送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绞龙输送机物料残留不易清除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干混砂浆输送装置,包括外管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料口,还包括风机、旋风分离器、连接管和送风管;
7.所述送风管一端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出料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进料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进风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安装有卸灰阀。
8.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外管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通过法兰对接。
9.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外管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管上端。
10.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主轴、连接轴、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插轴;
11.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接管相对于所述第二接管的另一端,所述主轴位于所述第一接管内且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轴固定,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沿所述主轴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主轴上;
12.所述连接轴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接管端部,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插轴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轴插设在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主轴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连接轴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
13.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插轴横截面为五边形状。
14.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珠、盲孔和弹簧;
15.所述盲孔开设在所述插槽侧壁,所述插轴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珠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珠位于所述盲孔内且用于伸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盲孔内且一端与所述定位珠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盲孔内底部固定。
16.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盲孔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与所述盲孔轴向方向相同,所述定位珠嵌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盲孔孔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定位珠脱离所述盲孔的限位部。
17.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外表面均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位于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二接管顶部。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连接时,只需要将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对准,以使插轴插设在插槽内,插轴插设在插槽内后,定位珠将弹入定位孔内,以使插轴限位固定在插槽内,然后再将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法兰连接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外管清灰时,需将进料口和出料口封堵,然后启动风机,以使干净空气进入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内,从而将附着在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内壁上的残料带入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旋风分离,具有较好的清灰作用,解决了现有绞龙输送机物料残留不易清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输送装置的结构;
20.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外管的内部结构;
21.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定位件的结构。
22.图中,101、第一接管;102、第二接管;2、旋风分离器;3、连接管;4、出气口;5、卸灰阀;6、输送机构;61、电机;62、主轴;63、连接轴;64、第一螺旋叶片;65、第二螺旋叶片;66、插轴;671、定位珠;672、盲孔;673、弹簧;674、滑槽;7、进料口;8、吊耳;9、出料口;10、送风管;11、风机;12、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一种干混砂浆输送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外管、输送机构6、风机11、旋风分离器2、连接管3和送风管10。外管包括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通过法兰12对接,第一接管101内、外径和第二接管102内、外径均相同。外管为倾斜设置,第二接管102连接在第一接管101上端,外管上设置有出料口9和进料口7,进料口7位于第一接管101顶部且靠近于第一接管101下端,出料口9位于第二接管102底部且靠近于第二接管102上端。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外表面均固定有吊耳8,吊耳8位于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顶部。
25.参照图1-3,送风管10一端与外管靠近出料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风机11出风口连接,连接管3一端与外管靠近进料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2进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4,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排渣口处安装有卸灰阀5。输送机构6安装
在外管上,输送机构6包括电机61、主轴62、连接轴63、第一螺旋叶片64、第二螺旋叶片65、插轴66和定位件。电机61安装在第一接管101相对于第二接管102的另一端,主轴62位于第一接管101内且一端与电机6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插轴66固定。第一螺旋叶片64沿主轴62长度方向固定在主轴62上,连接轴63一端插设在第二接管102端部,另一端开设有与插轴66相适配的插槽。插轴66插设在插槽内,以使主轴62与连接轴63连接,第二螺旋叶片65沿连接轴63长度方向固定在连接轴63上。
26.参照图1-3,插轴66和插槽横截面均为五边形状。定位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具有的,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件分别位于插槽的不同侧面。定位件包括定位珠671、盲孔672和弹簧673。盲孔672开设在插槽侧壁,插轴66表面开设有与定位珠671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珠671位于盲孔672内且用于伸入定位孔内。弹簧673位于盲孔672内且一端与定位珠671固定,另一端与盲孔672内底部固定。盲孔672侧壁开设有滑槽674,滑槽674长度方向与盲孔672轴向方向相同,定位珠671嵌在滑槽674内且与滑槽674滑动配合。定位珠671上设置有凸起部,盲孔672孔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定位珠671凸起部向外脱离盲孔672的限位部。
27.第一接管101与第二接管102连接时,只需要将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对准,以使插轴66插设在插槽内,插轴66插设在插槽内后,定位珠671将弹入定位孔内,以使插轴66限位固定在插槽内,然后再将第一接管101与第二接管102法兰12连接即可。外管清灰时,需将进料口7和出料口9封堵,然后启动风机11,以使干净空气进入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内,从而将附着在第一接管101和第二接管102内壁上的残料带入旋风分离器2中进行旋风分离,具有较好的清灰作用。
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