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声音监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
背景技术: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当声音形成噪声污染时,会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通过声音监测器能够对噪音的大小进行监测,从而便于对噪音进行相关处理操作。
3.市场上的声音检测器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于对声音监测器进行安装固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包括监测器主体、防潮组件和防撞组件,所述监测器主体的左侧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监测器安装的拆装组件,用于监测器除湿的所述防潮组件设置于监测器主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且监测器主体的左侧中央设置有用于监测器定位的定位组件,用于监测器防撞的所述防撞组件设置于监测器主体的右侧,所述监测器主体包括壳体、滤板、第一螺栓、电路板、声音检测头和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安置有滤板,且滤板的上下两端安置有第一螺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声音检测头,所述电路板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安装座、拉杆、第一弹簧、滑动板、固定块、转动板、第二弹簧、棘轮、齿轮和齿条,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下端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右侧中央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转动板的底端设置有棘轮,且棘轮的后方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端连接有齿条。
6.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与安装座之间相贴合,且滑动板的顶面与拉杆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分布。
7.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左侧下端呈圆弧状,且转动板的右侧下端与棘轮之间相卡合。
8.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相啮合,且齿条与壳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防潮组件包括固定架、除湿盒、通孔和除湿剂,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置有除湿盒,且除湿盒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除湿盒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剂。
10.优选的,所述除湿盒关于壳体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且通孔关于除湿盒的底面呈等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限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
述定位块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定位块与壳体之间相贴合。
12.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护罩、拨块、减震柱、减震弹簧、安装板、减震垫和第二螺栓,所述防护罩的底端连接有拨块,所述减震柱设置于安装座的左侧上下两端,且减震柱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柱的左端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安置有第二螺栓。
13.优选的,所述减震柱的长度方向关于安装板的右侧呈垂直状分布,且减震柱的中心位置与减震弹簧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便于对声音监测器进行安装拆卸,提高对声音监测器检修维护时的便利性,同时也能使声音监测器具有防尘防水的功能,并且还能够对声音监测器进行防护,避免声音监测器受到撞击导致损坏,从而延长声音监测器的使用寿命。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齿条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上下两端,便于在对监测器主体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齿条插入安装座内,齿条便能够带动齿轮使棘轮顺时针转动,转动板则能够与棘轮发生滑动,安装好后,转动板能够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推动下对棘轮进行锁死,防止齿条从安装座内滑出,从而便于对监测器主体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将定位块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与限位槽相卡合,能够提高壳体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当需要对监测器进行拆卸时,通过拉动拉杆,使滑动板带动固定块上移,便能够使转动板与棘轮分离,从而便于对监测器进行拆卸,提高对监测器主体维修时的便利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板设置在壳体的左右两侧,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使声音检测头的灵敏度降低,对声音监测器的精准度造成影响,同时还通过将第一螺栓设置在滤板的上下两端,便于对滤板进行更换清理,以提高监测器主体的监测质量,而且还通过将防潮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端,能够使除湿盒内的除湿剂通过通孔对壳体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避免壳体内部出现水滴导致电路板短路损,从而延长声音监测器的使用寿命;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护罩设置在壳体的右侧,能够使防护罩对壳体右侧的显示屏进行防护,避免显示屏受到撞击导致损,同时也能防止灰尘从显示屏或按钮的缝隙处进入到壳体内部,提高对监测器主体的防护能力,而且还通过将减震弹簧设置在安装座与安装板之间,能够在壳体受到撞击时,减震弹簧会在减震柱的限位下对壳体进行缓冲减震,并且还通过将减震垫设置在安装板的左侧,便于通过双重减震结构,进一步增强监测器主体的防撞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的壳体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监测器主体;101、壳体;102、滤板;103、第一螺栓;104、电路板;105、声音检测头;106、显示屏;2、拆装组件;201、安装座;202、拉杆;203、第一弹簧;204、滑动板;205、固定块;206、转动板;207、第二弹簧;208、棘轮;209、齿轮;210、齿条;3、防潮组件;301、固定
架;302、除湿盒;303、通孔;304、除湿剂;4、定位组件;401、定位块;402、限位槽;5、防撞组件;501、防护罩;502、拨块;503、减震柱;504、减震弹簧;505、安装板;506、减震垫;50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2所示,一种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包括监测器主体1、防潮组件3和防撞组件5,监测器主体1的左侧上下两端设置有用于监测器安装的拆装组件2,用于监测器除湿的防潮组件3设置于监测器主体1的内部上下两端,且监测器主体1的左侧中央设置有用于监测器定位的定位组件4,用于监测器防撞的防撞组件5设置于监测器主体1的右侧,监测器主体1包括壳体101、滤板102、第一螺栓103、电路板104、声音检测头105和显示屏106,壳体101的左右两侧安置有滤板102,且滤板102的上下两端安置有第一螺栓103,壳体10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路板104,且电路板104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声音检测头105,电路板104的上端连接有显示屏106,防潮组件3包括固定架301、除湿盒302、通孔303和除湿剂304,固定架301的内部安置有除湿盒302,且除湿盒302的底端开设有通孔303,除湿盒302关于壳体10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且通孔303关于除湿盒302的底面呈等距分布,通过将防潮组件3设置在壳体101的上下两端,能够使除湿盒302内的除湿剂304通过通孔303对壳体101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避免壳体101内部出现水滴导致电路板104短路损,从而延长声音监测器的使用寿命,除湿盒302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剂304,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块401和限位槽402,定位块40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402,定位块401与壳体101固定连接,且定位块401与壳体101之间相贴合,通过将定位块401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且与限位槽402相卡合,能够提高壳体101安装后的稳定性,防撞组件5包括防护罩501、拨块502、减震柱503、减震弹簧504、安装板505、减震垫506和第二螺栓507,防护罩501的底端连接有拨块502,防护罩501能够对壳体101右侧的显示屏106进行防护,避免显示屏106受到撞击导致损,同时也能防止灰尘从显示屏106或按钮的缝隙处进入到壳体101内部,提高对监测器主体1的防护能力,减震柱503设置于安装座201的左侧上下两端,且减震柱503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504,减震柱503的左端连接有安装板505,且安装板505的左侧设置有减震垫506,减震柱503的长度方向关于安装板505的右侧呈垂直状分布,且减震柱503的中心位置与减震弹簧504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够在壳体101受到撞击时,减震弹簧504会在减震柱503的限位下对壳体101进行缓冲减震,并且还通过将减震垫506设置在安装板505的左侧,便于通过双重减震结构,进一步增强监测器主体1的防撞能力,安装板505的上下两端安置有第二螺栓507。
23.如图3所示,拆装组件2包括安装座201、拉杆202、第一弹簧203、滑动板204、固定块205、转动板206、第二弹簧207、棘轮208、齿轮209和齿条210,安装座201的上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202,且拉杆202的下端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203,拉杆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4,且滑动板204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205,滑动板204与安装座201之间相贴合,且滑动板204的顶面与拉杆202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分布,能够使安装座201对滑动板204进行限位,从而提高固定块205的稳定性,固定块20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6,且转动板206的右侧中央连接有第二弹簧207,转动板206的左侧下端呈圆弧状,且转动板206的右侧下端与棘轮208之间相卡合,转动板206能够在第一弹簧203与第二弹簧207的推动下对棘轮208进行锁死,防止齿条210从安装座201内滑出,从而便于对监测器主体1进行安装,转动板206的
底端设置有棘轮208,且棘轮208的后方设置有齿轮209,齿轮209的底端连接有齿条210,齿轮209与齿条210之间相啮合,且齿条210与壳体101固定连接,能够通过齿轮209来对齿条210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对壳体101的位置进行固定。
24.综上,该方便安装的声音监测器,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中所示的结构,用第二螺栓507将安装板505固定在墙壁上,接着根据图3中所示的结构,在对监测器主体1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齿条210插入安装座201内,齿条210便能够带动齿轮209使棘轮208顺时针转动,转动板206则能够与棘轮208发生滑动,安装好后,转动板206能够在第一弹簧203与第二弹簧207的推动下对棘轮208进行锁死,防止齿条210从安装座201内滑出,从而便于对监测器主体1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将定位块401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且与限位槽402相卡合,能够提高壳体101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当需要对监测器进行拆卸时,通过拉动拉杆202,使滑动板204带动固定块205上移,便能够使转动板206与棘轮208分离,从而便于对监测器进行拆卸,提高对监测器主体1维修时的便利性,然后根据图2中所示的结构,通过将滤板102设置在壳体101的左右两侧,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101的内部,使声音检测头105的灵敏度降低,对声音监测器的精准度造成影响,同时还通过将第一螺栓103设置在滤板102的上下两端,便于对滤板102进行更换清理,以提高监测器主体1的监测质量,而且还通过将防潮组件3设置在壳体101的上下两端,能够使除湿盒302内的除湿剂304通过通孔303对壳体101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避免壳体101内部出现水滴导致电路板104短路损,从而延长声音监测器的使用寿命,最后,在声音监测器受到撞击时,通过将防护罩501设置在壳体101的右侧,能够使防护罩501对壳体101右侧的显示屏106进行防护,避免显示屏106受到撞击导致损,同时也能防止灰尘从显示屏106或按钮的缝隙处进入到壳体101内部,提高对监测器主体1的防护能力,并且通过将拨块502设置在防护罩501的下端,便于对防护罩501进行转动,而且还通过将减震弹簧504设置在安装座201与安装板505之间,能够在壳体101受到撞击时,减震弹簧504会在减震柱503的限位下对壳体101进行缓冲减震,并且还通过将减震垫506设置在安装板505的左侧,便于通过双重减震结构,进一步增强监测器主体1的防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