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蓄电池监测管理是针对ups电源系统和蓄电池系统使用的2v、6v、12v 阀控铅酸蓄电池而开发专用监测管理系统,广泛应用在电力、通讯、石化、金融和铁路等重要的场所和部门,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在当今电信、电力、银行、邮政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大多数用户对蓄电池的维护仍然停留在人工测量上。特别是阀控式免维护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密封性,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加水维护,正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但也造成了用户的误解,认为免维护就是不需要维护。实践证明,错误的维护思想会导致交流电源中断后出现供电事故的发生。惨痛的教训提醒用户加强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工作,比如定时测量蓄电池的单体电压,通过对蓄电池单体电压的分析可以发现性能劣化的电池。但大多数情况下,蓄电池只能在线运行,而不能离线进行维护。例如变电站应用的蓄电池作为后备操作电源,担负着为变电站直流设备提供电源的重要任务,不允许离线运行。这时测量的电压实际是蓄电池的浮充电压,而不能真实反映蓄电池的健康状况,达不到预警蓄电池故障的目的。
3.现有的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大多不方便进行携带,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搬运,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有可能使得装置延误使用,导致无法及时对蓄电池进行监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和防滑垫,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
6.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转动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
7.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通过转动丝杆,使得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的作用,带动第二移动板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使得连接板进行升降,然后通过握把和防滑套的作用,提动装置进行移动。
8.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所述限位环的轴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重合,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环两个为一组与第一转轴对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的距离与转动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与滚轮的轴心重合,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与第一移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所述丝杆的直径与滑杆的直径相等,所述丝杆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移动板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移动板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关于丝杆的轴心对称,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u形。
11.可选的,所述滑槽的高度与第三转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握把的两侧均与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滑套的轴心与握把的轴心重合。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该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通过监测装置主体,以及防滑垫、旋转组件、第一转轴、限位环、转动板、第二转轴、滚轮、第三转轴、升降组件、第一固定板、丝杆、第一移动板、滑槽、连接杆、第二移动板、滑杆、第二固定板、连接板、握把和防滑套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转动丝杆,使得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使得第二移动板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使得第三转轴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并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的作用,使得转动板进行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和滚轮进行转动,使得滚轮不再接触地面,使得防滑垫接触地面,并通过握把和防滑套的作用,提动装置进行移动,在合适位置进行装置移动时,转动丝杆,使得第一移动板进行下降,使得转动板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作用进行转动,使得滚轮接触地面,使得装置更加便捷的进行移动运输,更好的解决了大多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不方便进行携带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装置的使用不会延误,保证了可以及时对蓄电池进行监测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监测装置主体,2-防滑垫,3-旋转组件,301-第一转轴,302-限位环,303-转动板,304-第二转轴,305-滚轮,306-第三转轴,4-升降组件,401
‑ꢀ
第一固定板,402-丝杆,403-第一移动板,404-滑槽,405-连接杆,406-第二移动板,407-滑杆,408-第二固定板,409-连接板,410-握把,411-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9.如图1至图3所示,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它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和防滑垫2,监测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3,监测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4,通过防滑垫2的
作用,使得装置放置后,进行工作时更加稳定。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旋转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01,第一转轴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2,第一转轴3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03,转动板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4,第二转轴30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滚轮305,转动板3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06,通过第一转轴301和第三转轴306的配合设置,使得转动板303可以进行转动,通过限位环302的作用,限制转动板303的位置,避免转动板303进行晃动,通过第二转轴304的作用,使得滚轮305可以进行转动,方便整体装置进行移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升降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01,第一固定板401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402,丝杆402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403,第一移动板40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404,第一移动板403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5,连接杆405远离第一移动板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406,第二移动板4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07,滑杆4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8,连接杆4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9,连接板40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握把410,握把4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411,通过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403进行移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405的作用,带动第二移动板406在滑杆407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通过滑槽404的作用,使得第三转轴306可以进行滑动,使得第一移动板403进行升降时,转动板303可以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405的升降,使得连接板409升降,方便通过握把410和防滑套411的作用,提动装置进行移动。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转轴301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1,限位环302的轴心与第一转轴301的轴心重合,限位环30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限位环302两个为一组与第一转轴301对应连接,相邻两个限位环302之间的距离与转动板303的厚度相等,第二转轴304的轴心与滚轮 305的轴心重合,第三转轴306的外表面与第一移动板403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第三转轴306在滑槽404内部的滑动,并通过第一转轴301的作用,使得转动板303可以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环302的作用,限制转动板303的位置,通过第二转轴304的作用,使得滚轮305可以进行转动,方便整体装置的移动运输。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1,第二固定板408的一侧固定连接监测装置主体1,丝杆402的直径与滑杆407的直径相等,丝杆402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移动板403 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通过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8的作用,使得丝杆402与滑杆407的连接更加稳固,使得第一移动板403和第二移动板 406进行升降工作时,更加顺畅、稳定,通过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403 进行移动升降。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移动板403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移动板406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连接杆4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405 关于丝杆402的轴心对称,两个连接杆405均与连接板409固定连接,连接杆 405的形状为u形,通过连接杆405的作用,使得第一移动板403进行移动升降时,可以带动第二移动板406在滑杆407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405的升降,带动连接板409升降,调节握把410与监测装置主体1之间的间距。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滑槽404的高度与第三转轴306的直径相适配,握把410的两侧均与连接板409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滑套41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防滑套411的轴心与握把410的轴心重合,通过滑槽404与第三转轴306的配合设置,使得第一移动
板403与第二移动板406进行移动升降时,转动板303通过第一转轴301的作用可以进行转动,方便带动滚轮305 进行位置变换,调节整体装置的携带运输方式,通过防滑套411的作用,使得提动装置时更加稳定。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
27.1、通过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403进行移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 405的作用,带动第二移动板406在滑杆407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
28.2、通过第一移动板403与第二移动板406的移动升降,使得第三转轴306 在滑槽404的内部进行滑动;
29.3、通过第三转轴306与第一转轴301的配合作用,使得转动板303进行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04与滚轮305进行转动,使得滚轮305不接触地面,使得防滑垫2接触地面;
30.4、通过握把410和防滑套411的作用,提动整体装置进行移动运输,需要滚轮305工作时,通过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403和第二移动板406下降,带动转动板303进行转动,使得滚轮305接触地面,通过第二转轴304的作用,使得整体装置通过滚轮305的作用进行移动运输。
31.综上所述:该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通过监测装置主体1,以及防滑垫2、旋转组件3、第一转轴301、限位环302、转动板303、第二转轴304、滚轮305、第三转轴306、升降组件4、第一固定板401、丝杆402、第一移动板403、滑槽 404、连接杆405、第二移动板406、滑杆407、第二固定板408、连接板409、握把410和防滑套411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 403进行移动升降,并通过连接杆405的作用,使得第二移动板406在滑杆407 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使得第三转轴306在滑槽404内部进行滑动,并通过第一转轴301与第三转轴306的作用,使得转动板303进行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04和滚轮305进行转动,使得滚轮305不再接触地面,使得防滑垫2接触地面,并通过握把410和防滑套411的作用,提动装置进行移动,在合适位置进行装置移动时,转动丝杆402,使得第一移动板403进行下降,使得转动板 303通过第一转轴301和第三转轴306的作用进行转动,使得滚轮305接触地面,使得装置更加便捷的进行移动运输,更好的解决了大多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不方便进行携带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装置的使用不会延误,保证了可以及时对蓄电池进行监测工作。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