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落料溜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落料溜槽。


背景技术:

2.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能力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广泛在骨料矿山行业应用。实际使用时,带式输送机一般是头部卸料尾部装料,装料处用给料溜槽与之连接,实现物料的连续运输。大落差给料溜槽的设计一般为长竖直段溜槽下料,或在溜槽前端设置藏料板,以起到缓冲作用。但实际生产中表明,此类工艺不适用于骨料矿山行业矿石的输送。大颗粒且具棱角的坚硬矿石,会对带式输送机造成冲击,在皮带表面不断砸出凹坑,从而严重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缓冲落料溜槽,减少物料对带式输送机的冲击,降低皮带损耗,在皮带中线方向形成平稳且均匀的料流。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缓冲落料溜槽,包括溜槽本体、进料口、挡料板和出料口,所述溜槽本体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方,溜槽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进料口供物料流进入,溜槽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出料口供物料流排出,所述出料口正对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中心布置;沿所述溜槽本体内壁的高度方向从上自下依次设置若干级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包括相互交错布置的中间挡料板和两侧挡料板,中间挡料板沿溜槽本体内壁的中间位置布置,物料流仅能从中间挡料板的两侧通过,实现缓冲、分流,两侧挡料板沿溜槽本体的内壁两侧位置布置,物料流仅能从两侧挡料板的中间通过实现缓冲、汇聚;靠近进料口设置的首级挡料板为中间挡料板,靠近出料口设置的末级挡料板为两侧挡料板。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料板采用20mm厚的钢板制成。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料板与溜槽本体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级挡料板之间的高度差为600mm。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料板的级数根据溜槽本体的高度进行调整,挡料板的宽度根据溜槽本体的宽度进行调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交错布置的挡料板结构,实现对物料流的分流、缓冲、再汇聚,最后落向带式输送机的物料平稳、均匀,速度小,对皮带没有冲击;料流在皮带中心线方向集中,不洒料。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说明:溜槽本体1、进料口2、挡料板3、中间挡料板3-1、两侧挡料板3-2、物料流4、带式输送机5、出料口6。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13.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缓冲落料溜槽,包括溜槽本体1、进料口2、挡料板3和出料口6,所述溜槽本体1设置在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方,溜槽本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进料口2供物料流4进入,溜槽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出料口6供物料流4排出,所述出料口6正对带式输送机5的皮带中心布置;沿所述溜槽本体1内壁的高度方向从上自下依次设置若干级挡料板3,挡料板3与溜槽本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挡料板3包括相互交错布置的中间挡料板3-1和两侧挡料板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四级挡料板3为例,也可以是更多级。中间挡料板3-1沿溜槽本体1内壁的中间位置布置,中间挡料板3-1采用中间封闭两侧开放式结构,物料流4仅能从中间挡料板3-1的两侧通过,实现缓冲、分流,两侧挡料板3-2沿溜槽本体1的内壁两侧位置布置,两侧挡料板3-2采用一侧封闭另一侧开放式结构,物料流4仅能从两侧挡料板3-2的中间通过实现缓冲、汇聚;本实施例中,靠近进料口2设置的首级挡料板3为中间挡料板3-1,第三级挡料板3也为中间挡料板3-1;靠近出料口6设置的末级挡料板3为两侧挡料板3-2,第二级挡料板3也为两侧挡料板3-2。
14.优选的,所述挡料板3采用20mm厚的钢板制成,各级挡料板3之间的高度差为600mm,在溜槽落差较小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一组或两组挡料板3。所述挡料板3的级数根据溜槽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整,挡料板3的宽度根据溜槽本体1的宽度进行调整,不宜过长,以防堵料。
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骨料生产过程中,物料流4从进料口2进入溜槽本体1内。由于首级的中间挡料板3-1最靠近进料口2,故物料流4率先打在该首级中间挡料板3-1上,形成初步缓冲。当物料在首级中间挡料板3-1上堆积至一定程度后,物料流4逐渐向两侧分流,并继续下落至第二级的两侧挡料板3-2处,使物料形成进一步缓冲。当物料在第二级的两侧挡料板3-2上堆积至一定程度后,物料流4逐渐向中间汇聚(合流),并继续下落至第三级的中间挡料板3-1处,经过前两级挡料板3的缓冲逐渐形成稳定且均匀的料流。当物料在第三级的中间挡料板3-1上堆积至一定程度后,物料流4逐渐向两侧分流,并继续下落至末级的两侧挡料板3-2处,随后平稳、均匀的向中间汇聚(合流),最终物料流4从出料口6落向带式输送机5的皮带,并在皮带中心线方向集中,不洒料。
16.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落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本体(1)、进料口(2)、挡料板(3)和出料口(6),所述溜槽本体(1)设置在带式输送机(5)的进料端上方,溜槽本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进料口(2)供物料流(4)进入,溜槽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出料口(6)供物料流(4)排出,所述出料口(6)正对带式输送机(5)的皮带中心布置;沿所述溜槽本体(1)内壁的高度方向从上自下依次设置若干级挡料板(3),所述挡料板(3)包括相互交错布置的中间挡料板(3-1)和两侧挡料板(3-2),中间挡料板(3-1)沿溜槽本体(1)内壁的中间位置布置,物料流(4)仅能从中间挡料板(3-1)的两侧通过,实现缓冲、分流,两侧挡料板(3-2)沿溜槽本体(1)的内壁两侧位置布置,物料流(4)仅能从两侧挡料板(3-2)的中间通过实现缓冲、汇聚;靠近进料口(2)设置的首级的挡料板(3)为中间挡料板(3-1),靠近出料口(6)设置的末级的挡料板(3)为两侧挡料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落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3)采用20mm厚的钢板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落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3)与溜槽本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落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各级挡料板(3)之间的高度差为6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落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3)的级数根据溜槽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整,挡料板(3)的宽度根据溜槽本体(1)的宽度进行调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落料溜槽,涉及矿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溜槽本体等,溜槽本体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上方,溜槽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进料口,溜槽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出料口;溜槽本体内壁上设置若干级挡料板,挡料板包括中间挡料板和两侧挡料板,中间挡料板沿溜槽本体内壁的中间位置布置,两侧挡料板沿溜槽本体的内壁两侧位置布置;靠近进料口设置的首级挡料板为中间挡料板,靠近出料口设置的末级挡料板为两侧挡料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布置的挡料板结构,实现对物料流的分流、缓冲、再汇聚,最后落向带式输送机的物料平稳、均匀,速度小,对皮带没有冲击;料流在皮带中心线方向集中,不洒料。不洒料。不洒料。


技术研发人员:金雯雯 许安益 宋树强 陈炳金 江志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化日昌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