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键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线键合机的线夹结构。
背景技术:
2.键合机是将金属丝电气连接半导体芯片与管脚进行的一种高精密设备,键合机进行键合时,需要线夹结构对金属丝进行快速的夹持与松开控制,使金线在劈刀内穿出或停止,实现引线的输送与截断,键合时线夹过小的输出位移会影响金线在劈刀内的穿出动作,严重时金线不能穿出,直接影响键合质量。
3.现有的线夹结构为:弹性梁连接夹爪臂和基板,通过推动桥板向上或复位,使得弹性梁张开或复位,现有的线夹由于弹性梁和基板的超静定结构导致反力较大从而影响驱动器的输出位移损失。
4.中国专利:cn201510683860.4,专利名称为压电驱动单臂式高速引线线夹的专利解决了弹性梁和基板的超静定结构导致反力较大的问题,但是其单臂式的张口量有限,同时结构的柔性铰链过多导致响应慢,且容易疲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线键合机的线夹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臂式的线夹结构导致张口量有限,同时其结构的柔性铰链过多导致的响应慢、易疲劳损坏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7.一种引线键合机的线夹结构,包括基板和驱动件,还包括位移放大构件,位移放大构件通过c型弹性梁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还包括与位移放大构件连接的桥板,桥板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位移放大构件与基板连接,同时位移放大构件与桥板铰接,桥板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件推动桥板运动,通过桥板拉动位移放大构件中的拉力臂,进而使得位移放大构件放大拉力臂带来的位移量,可以解决柔性铰链过多导致的响应慢、柔性铰链易疲劳损坏的问题;同时位移放大构件为对称式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夹结构张口量有限的问题。c型的弹性梁可以分散位移放大构件发生位移时弹性梁的弯曲应力,避免c型弹性梁在长期的扰动的同时应力过度集中,造成弹性梁疲劳过度形成断裂损坏的问题。
8.进一步,所述位移放大构件包括l型的位移放大臂和拉力臂,位移放大臂和拉力臂的数量均为两个,位移放大臂和拉力臂均以穿过所述驱动件和桥板中心的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位移放大臂通过c型弹性梁与基板固定连接,位移放大臂的位移放大输入端与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拉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桥板铰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位拉力臂,同时拉力臂与所述桥板铰接,可以使得桥板和对称的拉力臂之间可以限制寄生运动,提高系统刚度,同时对称的位移放大臂可以提供较高的位移量,从而提高线夹结构夹臂的张口量。
9.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夹持金属引线的夹臂,夹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臂以穿过
预紧安装结构,9-压电陶瓷驱动器,10-桥板,11-金属引线,12-夹片,13-弧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至图3,一种引线键合机的线夹结构,包括基板6和驱动件,还包括位移放大构件,位移放大构件通过c型弹性梁5与所述基板6固定连接;还包括与位移放大构件连接的桥板10,桥板10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基板6上。位移放大构件与基板6连接,同时位移放大构件与桥板10铰接,桥板10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件推动桥板10运动,通过桥板10拉动位移放大构件中的拉力臂4,进而使得位移放大构件放大拉力臂4带来的位移量,可以解决柔性铰链3过多导致的响应慢、柔性铰链3易疲劳损坏的问题;同时位移放大构件为对称式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夹结构张口量有限的问题。c型的弹性梁5可以分散位移放大构件发生位移时弹性梁5的弯曲应力,避免c型弹性梁5在长期的扰动的同时应力过度集中,造成弹性梁5疲劳过度形成断裂损坏的问题。弹性梁5与基板6及位移放大臂2的连接处的同一侧均设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远离驱动件设置,设置于同一侧的弧形倒角可使得弹性梁5与基板6及位移放大臂2连接后可形成c型的弹性梁5。
31.所述位移放大构件包括l型的位移放大臂2和拉力臂4,位移放大臂2和拉力臂4的数量均为两个,位移放大臂2和拉力臂4均以穿过所述驱动件和桥板10中心的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位移放大臂2通过c型弹性梁5与基板6固定连接,位移放大臂2的位移放大输入端与拉力臂4的一端铰接,拉力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桥板10铰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位拉力臂4,同时拉力臂4与所述桥板10铰接,可以使得桥板10和对称的拉力臂4之间可以限制寄生运动,提高系统刚度,同时对称的位移放大臂2可以提供较高的位移量,从而提高线夹结构夹臂1的张口量。c型弹性梁5均以穿过所述驱动件和桥板10中心的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32.还包括用于夹持金属引线11的夹臂1,夹臂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臂1以穿过所述驱动件和桥板10中心的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个夹臂1分别与两个位移放大臂2的位移放大输出端固定连接。
33.所述夹臂1的轴线与位移放大臂2的轴线的夹角a范围为:20度~90度。当夹臂1的轴线与位移放大臂2的轴线的夹角a的角度为在45-90度之间时,位移放大臂2之间可以具有
更大的空间用于安装不同型号大小的驱动件,当夹角a的角度在20度-45度之间时,位移放大臂2和夹臂1均具有位移放大的作用,可以提供较好的位移量。
34.如图4,所述夹臂1的自由端上固定有夹片12,夹片12上设有用于辅助定位的弧形结构13,夹片12的材料为蓝宝石。夹片12可以使用硬度高的材料如红宝石或蓝宝石,蓝宝石的硬度叫高,同时夹片12上具有弧形的定位结构,可以减小夹持金属丝线时对金属丝线的损伤,从而提供较好的键合效果。
35.所述拉力臂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柔性铰链3,拉力臂4通过柔性铰链3与位移放大臂2的位移放大输入端及桥板10铰接,拉力臂4的轴线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相同,桥板10与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6.所述驱动件为压电陶瓷驱动器9。压电材料的驱动速度快,可以为高速夹持与松开金属丝线的线夹结构提供更好的使用效果
37.所述基板6的底部还设有预紧螺栓7,基板6上设有驱动件的预紧安装结构8,驱动件通过预紧螺栓7和预紧安装结构8安装在基板6上。
38.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9.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启动压电陶瓷驱动器9,由于桥板10与压电陶瓷驱动器9的输出端连接,压电陶瓷驱动器9驱动桥板10向金属方向移动,由于桥板10和拉力臂4通过柔性铰链3铰接,桥板10通过铰链拉动拉力臂4,由于拉力臂4的另一端与l型的位移放大臂2的输入端铰接,同时l型的位移放大臂2通过弹性梁5与基板6固定连接,因此,拉力臂4拉动l型的位移放大臂2时,由于杠杆原理,位移放大臂2的输出端及位移放大臂2输出端上固定的夹臂1相离移动,此时夹臂1张开,金属丝线被松开,压电陶瓷驱动器9复位时,由于位移放大臂2通过弹性梁5与基板6固定连接,因此与位移放大臂2固定连接的夹臂1也会快速复位,对金属引线11形成夹持固定,由于位移放大臂2为对称结构,因此张口量足够,可以夹持不同型号的金属丝线,同时由于位移放大臂2与基板6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刚性高,响应快且耐疲劳性能好。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