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道路铺设的建筑砌块砖用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2.道路铺设,是指对于建筑施工领域中对需要建设的道路进行砖块的铺设作业,目前建筑施工作业中采用的铺设转块多成砌块砖,其砌块砖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和色泽均一的特点,进而被广为采用。
3.其中,对于目前的道路铺设修建来说,多通用人力搬迁大量的砌块砖于一定位置,再经一块块的手持下放铺设,最后经辅助器具敲打紧密连接即可,进而此过程中及其的耗费人力,且铺设砖块时的效率缓慢;其中,对于已经完成铺设的道路面出现某一位置转块损坏,而需要单体的少量对其进行铺设修缮时,依旧经人力搬迁转块进行相同操作,进而形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铺设的建筑砌块砖用施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道路铺设的建筑砌块砖用施工设备,包括铺设体,所述铺设体包括表面呈缺口状的的底板,所述缺口大于砌块砖的尺寸,所述底板的表面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连接有顶板,所述固定杆的表面相对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连通有可进行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部安装有开口上且表面弧呈形结构的承砖台,所述承砖台的表面一端设有呈配合的限位杆。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砖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之相贴合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对不同长度的砌块砖相贴合固定,所述限位片的一端高度尺寸大于限位杆。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砖台与限位片之间还设有限位弹簧。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砖台的表面对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连接有横条,所述横条的表面一端设置有多组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可与砌块砖壁端适配接触。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杆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呈内杆与外杆螺纹连接的杆体。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还设有液压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该用于道路铺设的建筑砌块砖用施工设备中,通过多量度的砌块砖同时置于承砖
台的表面放置,其整个装置可进行统一水平线一次性的多量度铺设,可针对于某些需要二次修缮的道路进行便捷铺设,且达到节约人力搬迁砖块,也具有节约人力手持砖块铺设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良好得道路铺设作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铺设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承砖台结构局部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铺设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17.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8.100、铺设体;
19.110、底板;111、固定杆;112、顶板;113、固定块;1130、连接块;114、承砖台;1141、限位片;1142、限位弹簧;1143、固定架;1144、横条;1145、接触弹簧;115、限位杆;116、安装板;117、螺杆;118、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道路铺设的建筑砌块砖用施工设备,包括铺设体100,铺设体100包括表面呈缺口状的的底板110,且缺口大于砌块砖的尺寸,底板110的表面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杆111,固定杆111之间连接有顶板112,固定杆111的表面相对安装有固定块113,固定块113之间连通有可进行转动的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连接块1130,连接块1130的一端部安装有开口上且表面弧呈形结构的承砖台114,承砖台114的表面一端设有呈配合的限位杆115。
24.本实施例中,承砖台114呈开口向上的弧形结构,且承砖台114的一端部呈出口状,并无遮挡,便于砌块砖在放置于内后经出口端自由滑出,承砖台114的底部角端还对称安装有滑轮,可实时的移动承砖台114即整个装置铺设的位置,在承砖台114的出口状侧端横向插接有限位杆115,限位杆115可横向阻拦承砖台114的出口侧端,通过砌块砖由下至上依次置于承砖台114的表面内后,将限位杆115向外拉出离开阻挡砌块砖的表面时,砌块砖会由弧形的承砖台114表面依次下滑落出,即经过底板110表面的缺口处铺设于施工区域的表面,再经人力采用辅助器具对砌块砖侧端敲击,使得与其他砌块砖相对紧密靠近即可,其
中,承砖台114的背面一端与连接块1130固定连接,连接块1130可经转轴驱动旋转形成对承砖台114的转动,当通过转动转轴使得承砖台114的一侧向上时,使得承砖台114在初始进行放置砌块砖时,砌块砖不易滑落至外侧,且固定杆111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固定,具有较高的稳定,固定块113与固定杆111支撑形成紧密连接,进而可使得整个装置还具有良好的固定与稳定效果,其中,当进行实时的推动整个装置运动时,且砌块砖依次逐渐下滑铺设作业,进而可一次性在某一水平直线区域进行铺设多个砌块砖;本装置中的整体进行铺设砌块砖的工作结构简单,即铺设效果较为实用,也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与调节。
25.为了提高承砖台114更易于与砌块砖的连接形成稳定铺设,本实用新型对承砖台114内部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承砖台1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之相贴合的限位片1141,因砌块砖本身会存在多成尺寸大小的形状,当一次性放置同一相同尺寸的砌块砖,但是其侧端无法与承砖台114内壁贴合时,即砌块砖在铺设的过程中易于散落与晃动,即通过滑滑动连接的限位片1141运动靠近砌块砖的侧壁即可,此时砌块砖得到稳定,利于砌块砖的稳定铺设过程。
26.为了相对提高限位片1141的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对限位片1141增设了一种辅助部件,在承砖台114与限位片1141之间还设有限位弹簧1142,进而,在经限位片1141与砌块砖贴合后,因没有外物的阻挡限位片1141,限位片1141同时易于产生晃动,即通过限位弹簧1142可对于限位片1141在贴合砌块砖侧表面时进行弹性力的支撑,即使得限位片1141贴合的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加的稳定,降低其易于经震动离开砌块砖侧壁的可能。
27.为了使得限位片1141不影响限位杆115对砌块砖的阻挡效果,从而对限位片1141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限位片1141的一端高度尺寸大于限位杆115,且限位片1141的一端与限位杆115均可呈连接贯穿,进而,当承砖台114与限位片1141均贯穿连接限位杆115,即限位杆115可依旧沿着横向的位置来回滑动,不受阻挡限制,使得限位片1141的设立不影响限位杆115的使用效果。
28.为了提高砌块砖下放的角度尽可能的与铺设道路面贴合,在承砖台114的表面端均经设置的固定架1143连接有横条1144,横条1144的表面一端经设置的多组接触弹簧1145可与砌块砖壁端适配接触,进而,当砌块砖沿着承砖台114的一端出口处下落时,砌块砖侧表面会与接触弹簧1145接触,接触弹簧1145本身较小的弹性力会限制砌块砖下放时易于形成倾斜的角度,即使得砌块砖在到达铺设道路上时与最终离开承砖台114表面时的倾斜角度呈一致,从而来使得砌块砖的铺设时尽可能的达到便捷与实用,其便捷即是尽可能的节约人力二次修整,实用即是可一次性与需要铺设在的位置良好贴合。
29.为了提高承砖台114的稳定,以实现更好的道路铺设,在固定块113的底部表面做出结构的设计改进,在固定块113的下方经设置的安装板116的一端安装有螺杆117,螺杆117呈内杆与外杆螺纹连接的杆体,且外杆固定与安装板116的一侧端部,进而,当承砖台114的内部放置多个砌块砖时,因砌块砖本身的重量原因易于使得承砖台114的固定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即通过螺杆117的内螺纹杆向外转出与承砖台114的表面接触,对于承砖台114产生一种力的支撑,来防止承砖台114因承受过大的砌块砖重量产生位置的滑动偏移,进而使得承砖台114可更好的进行道路铺设作业。
30.为了使得承砖台114可形成同一位置多层次的道路铺设,在安装板116的表面做出合理设计,在安装板116与固定块113之间设有液压杆118,进而,当已对于某一位置区域表
面进行铺设后,需要对铺设后的表面上进行二次铺设或者多层铺设时,通过液压杆118支撑向上,上方固定块113会沿着固定杆111的体表滑动位移,同步使得承砖台114与地表的接触高度发生变化,即远离地表,从而,在达到所需要的高度时,液压杆118关闭,即可再次重复上述铺设操作。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