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
背景技术:
2.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恶化,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源性休克临床急重症,必须快速紧急抢救治疗,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位,端坐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症状,体位管理是最佳护理实践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调整体位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3.例如公开号为cn214285563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心衰患者用上半身固定垫,该组件通过约束带与病床边沿连接固定而稳定放置于病床上进行使用,灵活方便。在半身垫上设置的头部固定垫和腰部固定垫可分别对患者的头部和腰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患者安全有效的保持半卧位的姿势,且头部固定垫和腰部固定垫可通过固定带与固定孔的连接来调节其位于半身垫上的位置,并且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之间的间距以及左固定垫和右固定垫之间间距均可调,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半身固定垫可更好的适应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但在该方案中,只通过固定支撑的方式去缓解心衰,缓解心衰效率低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了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两翼垫,所述两翼垫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若干个背垫,若干个所述背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置在所述背垫的内部,用于按摩患者背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背垫,当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背垫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保证端坐体位,通过两翼垫环绕病人腰部两侧防止侧倒,通过魔术贴可调整两翼垫的高度,提升舒适度,通过按摩组件可对患者的背部穴位进行按摩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心衰的症状。
8.较佳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块,所述按摩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垫的内部,所述按摩块的内部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按摩块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套设在所述按摩块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外圆壁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移动柱的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按摩块的外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动马达,通过电动马达驱动轴转动带动挤压块转动,挤压块的凸部抵住活动板,通过挤压块转动使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移动挤压复
位弹簧使移动柱进行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缓解心衰的症状。
10.较佳的,所述移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按摩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按摩头,通过按摩头避免移动柱前端对背垫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同时提升按摩的舒适度。
12.较佳的,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气垫槽,所述气垫槽的内部套设有充气坐垫,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充气槽,所述充气槽与所述气垫槽相连通,所述充气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坐垫的充气孔固定安装在一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充气管,充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气泵,当患者长时间成端坐体位时,患者的下肢受到压力可能会形成压疮,通过气泵对充气坐垫进行充气抬高下肢,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生成的效果。
14.较佳的,所述背垫的外部套设有帆布保护套,所述帆布保护套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帆布保护套,通过帆布保护套可对背垫进行保护,再次每次使用完后可拆卸下帆布保护套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提升安全性,通过帆布保护套上的魔术贴可根据患者的上肢长度来调整背垫的高度,提升体位垫的适用性。
16.较佳的,所述背垫的顶面设置有颈枕。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颈枕,当患者端坐体位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颈枕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当患者体位前倾或环抱式时,通过颈枕可与患者面部贴合,提高舒适度保持呼吸通畅。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设置背垫,当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背垫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保证患者成端坐体位,通过两翼垫环绕病人腰部两侧防止侧倒,通过魔术贴可调整两翼垫的高度,提升舒适度缓解心衰的症状,通过电动马达驱动轴转动带动挤压块转动,挤压块的凸部抵住活动板,通过挤压块转动使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移动挤压复位弹簧使移动柱进行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通过按摩改善血液循环,提升缓解效率。
20.通过设置充气管,充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气泵,当患者长时间成端坐体位时,患者的下肢受到压力可能会形成压疮,通过气泵对充气坐垫进行充气抬高下肢,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生成的效果,通过帆布保护套可对背垫进行保护,再次每次使用完后可拆卸下帆布保护套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提升安全性,通过帆布保护套上的魔术贴可根据患者的上肢长度来调整背垫的高度,提升体位垫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块拆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底座;2、两翼垫;3、背垫;4、按摩块;5、电动马达;6、挤压块;7、活动板;8、移动柱;9、复位弹簧;10、通孔;11、按摩头;12、气垫槽;13、充气坐垫;14、充气槽;15、充气管;16、帆布保护套;17、颈枕。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考图1和图3,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两翼垫2,两翼垫2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背垫3,背垫3的内部设置有按摩组件,用于按摩患者背部,通过设置背垫3,当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背垫3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保证端坐体位,通过两翼垫2环绕病人腰部两侧防止侧倒,通过魔术贴可调整两翼垫2的高度,提升舒适度,通过按摩组件可对患者的背部穴位进行按摩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心衰的症状,按摩组件包括按摩块4,按摩块4固定安装在背垫3的内部,按摩块4的内部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5,电动马达5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6,按摩块4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0,按摩块4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移动柱8,移动柱8的外圆壁面套设有复位弹簧9,移动柱8的一端穿过通孔10延伸至按摩块4的外部,通过设置电动马达5,通过电动马达5驱动轴转动带动挤压块6转动,挤压块6的凸部抵住活动板7,通过挤压块6转动使活动板7移动,通过活动板7移动挤压复位弹簧9使移动柱8进行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缓解心衰的症状。
27.参考图1和图2,移动柱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按摩头11,通过设置按摩头11,通过按摩头11避免移动柱8前端对背垫3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同时提升按摩的舒适度,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气垫槽12,气垫槽12的内部套设有充气坐垫13,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充气槽14,充气槽14与气垫槽12相连通,充气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的一端与充气坐垫13的充气孔固定安装在一起,通过设置充气管15,充气管15的内部安装有气泵,当患者长时间成端坐体位时,患者的下肢受到压力可能会形成压疮,通过气泵对充气坐垫13进行充气抬高下肢,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生成的效果,背垫3的外部套设有帆布保护套16,帆布保护套16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通过设置帆布保护套16,通过帆布保护套16可对背垫3进行保护,再次每次使用完后可拆卸下帆布保护套16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提升安全性,通过帆布保护套16上的魔术贴可根据患者的上肢长度来调整背垫3的高度,提升体位垫的适用性,背垫3的顶面设置有颈枕17,通过设置颈枕17,当患者端坐体位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颈枕17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当患者体位前倾或环抱式时,通过颈枕17可与患者面部贴合,提高舒适度保持呼吸通畅。
28.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电动马达5,通过电动马达5驱动轴转动带动挤压块6转动,挤压块6的凸部抵住活动板7,通过挤压块6转动使活动板7移动,通过活动板7移动挤压复位弹簧9使移动柱8进行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缓解心衰的症状,充气管15的内部安装有气泵,当患者长时间成端坐体位时,患者的下肢受到压力可能会形成压疮,通过气泵对充气坐垫13进行充气抬高下肢,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生成的效果,通过帆布保护套16可对背垫3进行保护,再次每次使用完后可拆卸下帆布保护套16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提升安全性,通过帆布保护套16上的魔术贴可根据患者的上肢长度来调整背垫3的高度,提升体位垫的适用性,通过设置颈枕17,当患
者端坐体位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颈枕17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当患者体位前倾或环抱式时,通过颈枕17可与患者面部贴合,提高舒适度保持呼吸通畅。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