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源转接线连接端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源转接线大部分运用于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如电脑内部电子元器件的连接、设备控制箱内部电子元器件的连接等等,从而方便各个电子元器件的相互导通。
3.现有市场上的大多数电源连接线的连接头与连接座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头1与连接座2以及安装在连接头与连接座上的连接导线3,连接头1上延伸有若干插接导杆4,且连接座2上卡舍有与插接导杆4一一对应的若干插接槽5。由于上述电源连接线连接端头采用过盈配合,导致连接头与连接座在多次拔插之后容易松动,两者连接牢固性较差,因此还有待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线连接端头的连接结构,其具有可使连接头与连接座安装牢固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源转接线连接端头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连接座以及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若干插接导杆,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插接槽,所述连接头的任一端面转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连接座与连接头相对应的一面设置有与卡接件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件的铰接处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施力扭簧,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卡接件的固定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连接头与连接座相连接时,先将连接头上的卡接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扭簧对卡接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且通过固定件将卡接件固定在连接头上,接着连接头上的插接导杆插入到对应连接座上的插接槽内,再将固定件与卡接件以及连接头分离,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转动并最终与卡接槽相卡接,即可将连接头与连接座安装好。
8.综上,上述通过连接头上的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与连接座上的卡接槽相卡接,可对连接头与连接座进行固定,且由固定件对卡接件与连接头进一步限位,从而达到可使连接头与连接座安装牢固的目的。
9.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呈l字形设置,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与连接头转动连接,且连接轴垂直于卡接件所在的连接头平面上,所述施力扭簧套设于卡接件的转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卡接件以及连接头相固定,所述卡接件远离其铰接处的一端与卡接槽相卡接,所述卡接件上且环绕其转轴设置有两通口,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可与任一通口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固定件为插接于通口与插接孔之间的固定杆。当所述卡接件与卡接槽相卡接时,所述固定杆插接于对应的通孔与插接孔内,使得卡接件与连接头相固定;当所述卡接件脱离卡接
槽时,所述固定杆插接于对应的通孔与插接孔内,使得卡接件与连接头相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通过卡接件与卡接槽对连接头与连接座进行固定时,先将卡接件转动远离插接导杆一端并对施力扭簧施加方向的作用力,接着使得卡接件上的通孔与卡接孔相对应,且将固定杆插入到通孔与卡接孔内,然后将连接头与连接座相连接,拔出卡接件上的固定杆,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转动并与其相卡接,接着再将固定杆插入到对应的通孔与卡接孔内,即可完成连接头与连接座的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中部向外凸起的弹性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插入到通孔与插接孔之间时,通过固定杆为中部向外凸起的弹性件,可使固定杆牢牢卡在通孔与插接孔之间,避免固定杆脱离。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施力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块的设置,可有效通过施力块对固定杆施加作用力,从而方便固定杆的操作。
15.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远离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凸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的设置,可在转动卡接件时,通过对凸块施加作用力来带动卡接件转动,从而方便卡接件的操作。
17.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条。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的设置,可有效在对凸块施加作用力时,通过防滑条避免发生打滑现象。
19.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内壁呈磨砂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内壁呈磨砂设置,可增大插接导杆与插接槽之间的粗糙度,从而避免连接头与连接座轻易脱离。
21.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底壁设置有磁铁,所述插接导杆上设置有铁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导杆插入到插接槽内时,通过磁铁与铁块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连接头与连接座分离。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连接头上的卡接件在施力扭簧的作用下与连接座上的卡接槽相卡接,可对连接头与连接座进行固定,且由固定件对卡接件与连接头进一步限位,从而达到可使连接头与连接座安装牢固的目的;
25.(2)当固定杆插入到通孔与插接孔之间时,通过固定杆为中部向外凸起的弹性件,可使固定杆牢牢卡在通孔与插接孔之间,避免固定杆脱离;
26.(3)当插接导杆插入到插接槽内时,通过磁铁与铁块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连接头与连接座分离。
附图说明
27.图1为现有电源连接线的整体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施力扭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施例凸显磁铁与铁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连接头;2、连接座;3、连接导线;4、插接导杆;5、插接槽;6、卡接件;7、
卡接槽;8、施力扭簧;9、固定件;10、磁铁;11、铁块;12、通口;13、插接孔;14、施力块;15、凸块;16、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3.一种电源转接线连接端头的连接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连接头1、连接座2以及连接导线3,连接头1上延伸有若干插接导杆4,连接座2上开设有若干插接槽5,且插接槽5内壁呈磨砂设置,连接头1的任一端面转动安装有卡接件6,连接座2与连接头1相对应的一面开设有与卡接件6相配合卡接的卡接槽7,卡接件6的铰接处与连接头1之间安装有施力扭簧8,且施力扭簧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头1以及卡接件6相固定,连接头1上安装有用于限位卡接件6的固定件9。
34.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卡接槽7底壁设置有磁铁10,插接导杆4上设置有铁块11。当插接导杆4插入到插接槽5内时,通过磁铁10与铁块11的相互吸力,可有效防止连接头1与连接座2分离。
35.如图2、3所示,卡接件6呈l字形设置,卡接件6的一端与连接头1转动连接,且连接轴垂直于卡接件6所在的连接头1平面上,施力扭簧8套设在卡接件6的转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卡接件6以及连接头1相固定,卡接件6远离其铰接处的一端与卡接槽7相卡接,卡接件6上且环绕其转轴开设有两通口12,连接头1上开设有可与任一通口12相对应的插接孔13,固定件9为插接在通口12与插接孔13之间的固定杆。当需要通过卡接件6与卡接槽7对连接头1与连接座2进行固定时,先将卡接件6转动远离插接导杆4一端并对施力扭簧8施加方向的作用力,接着使得卡接件6上的通孔与卡接孔相对应,且将固定杆插入到通孔与卡接孔内,然后将连接头1与连接座2相连接,拔出卡接件6上的固定杆,卡接件6在施力扭簧8的作用下朝卡接槽7转动并与其相卡接,接着再将固定杆插入到对应的通孔与卡接孔内,即可完成连接头1与连接座2的固定。
36.如图2、3所示,固定杆为中部向外凸起的弹性件。当固定杆插入到通孔与插接孔13之间时,通过固定杆为中部向外凸起的弹性件,可使固定杆牢牢卡在通孔与插接孔13之间,避免固定杆脱离。
37.进一步的,固定杆一端固定有施力块14,可有效通过施力块14对固定杆施加作用力,从而方便固定杆的操作。
38.如图2、4所示,卡接件6远离连接头1的一侧延伸有凸块15,可在转动卡接件6时,通过对凸块15施加作用力来带动卡接件6转动,从而方便卡接件6的操作。
39.进一步的,凸块15上表面延伸有若干防滑条16,可有效在对凸块15施加作用力时,通过防滑条16避免发生打滑现象。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当需要将连接头1与连接座2相连接时,先将连接头1上的卡接件6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扭簧对卡接件6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且通过固定件9将卡接件6固定在连接头1上,接着连接头1上的插接导杆4插入到对应连接座2上的插接槽5内,再将固定件9与卡接件6以及连接头1分离,卡接件6在施力扭簧8的作用下朝卡接槽7转动并最终与卡接槽7相卡接,即可将连接头1与连接座2安装好。
41.综上,上述通过连接头1上的卡接件6在施力扭簧8的作用下与连接座2上的卡接槽
7相卡接,可对连接头1与连接座2进行固定,且由固定件9对卡接件6与连接头1进一步限位,从而达到可使连接头1与连接座2安装牢固的目的。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