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维修的排线。
背景技术:
2.排线是一种常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的线缆,一般排线都是由数条导线平行排列组合而成,每一条导线都有一层绝缘层来独立传输信号。
3.目前,排线一般包括多根导线并排合成的排线线缆和排线接头,一般在排线接头上开设有插接孔,其排线线缆的一端插接入插接孔内,并通过粘黏剂将排线线缆的一端粘黏在插接孔内,当粘黏剂干燥后,便能够使用。
4.但是,上述排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排线线缆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损坏的排线线缆从排线接头上拔出,再将新的排线线缆插入插接孔内,并通过粘黏剂将排线线缆粘黏在插接孔内,待粘黏剂干燥后便能够使用,其对排线线缆的更换较为麻烦,不方便对排线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维修的排线,其优点在于方便对排线进行维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排线线缆、第一排线接头壳、第二排线接头壳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合围成插接孔,所述排线线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卡接固定在插接孔内,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置有固定口,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压紧并滑移抵紧在固定口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线的排线线缆损坏需要更换时,推动固定块,使得滑移抵紧在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的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从而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打开,将损坏的排线线缆取下,将新的排线线缆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再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对接,使得排线线缆的一端被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包围卡紧,再将相互对接的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滑移入固定口内,使得固定块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紧密压紧固定在一起,从而完成对损坏的排线线缆的更换,其更换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粘黏剂,进而使得对排线的维修更加方便。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用于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从固定块上脱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通过固定块压紧固定在一起时,防脱组件能够避免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下来,使得固定块对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固定的更加紧密。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弹簧和防脱杆,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与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防脱杆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防脱孔,所述防脱孔与固定口相连通,所述防脱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滑移卡接在防脱孔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拆开时,首先通过按压防脱杆,使得防脱杆往放置槽内移动并陷入放置槽内,推动固定块,使得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下来,从而将需要更换的排线线缆取下,再将排线线缆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接着将第一排线接头壳贴合固定在第二排线接头壳上,按压防脱杆并驱使固定块移动,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滑移抵接在固定口内,当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接头壳完全抵接在固定口内时,防脱杆在相对应的弹簧的作用下卡接嵌合在防脱孔内,从而避免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落,其结构简单,安装牢固。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位于防脱杆远离弹簧的一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倒角对防脱杆脱离防脱孔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在对排线线缆进行拆卸的过程中,防脱杆能够快速脱离防脱孔,方便拆卸。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和第二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由硅胶材质制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能够使得排线线缆被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卡接的更加紧密牢固,降低排线线缆从插接孔中脱落的概率。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均设置有若干内凹槽,所述橡胶层上均设置有卡接嵌合在相对应的内凹槽内的凸起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橡胶层安装在第一放置槽内和第二放置槽内时,将橡胶层分别靠近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按压橡胶层,使得凸起块卡接嵌合在相对应的内凹槽内,从而将橡胶层分别安装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朝向第二排线接头壳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导向杆,所述第二排线接头壳朝向第一排线接头壳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杆滑移插接在相对应的导向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进行贴合固定时,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靠近,导向杆插接入导向槽内,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贴合时错位开,方便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滑移贴合在固定口内。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的外边沿均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位于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远离排线线缆的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能够使得固定块快速滑移卡接嵌合在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上,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的外边沿对固定块造成干涉,使得固定块能够快速滑移卡接嵌合在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
线接头壳上,方便安装。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3.1、当排线的排线线缆损坏需要更换时,推动固定块,使得滑移抵紧在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的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从而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打开,将损坏的排线线缆取下,将新的排线线缆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再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相互对接,使得排线线缆的一端被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包围卡紧,再将相互对接的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滑移入固定口内,使得固定块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紧密压紧固定在一起,从而完成对损坏的排线线缆的更换,其更换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粘黏剂,进而使得对排线的维修更加方便;
24.2、当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通过固定块压紧固定在一起时,防脱组件能够避免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下来,使得固定块对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固定的更加紧密;
25.3、当需要将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拆开时,首先通过按压防脱杆,使得防脱杆往放置槽内移动并陷入放置槽内,推动固定块,使得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离下来,从而将需要更换的排线线缆取下,再将排线线缆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接着将第一排线接头壳贴合固定在第二排线接头壳上,按压防脱杆并驱使固定块移动,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线接头壳滑移抵接在固定口内,当第一排线接头壳和第二排接头壳完全抵接在固定口内时,防脱杆在相对应的弹簧的作用下卡接嵌合在防脱孔内,从而避免固定块从第一排线接头壳、第二排线接头壳上脱落,其结构简单,安装牢固。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排线线缆;2、第一排线接头壳;3、第二排线接头壳;4、固定块;5、第一放置槽;6、第二放置槽;7、插接孔;8、防脱组件;801、弹簧;802、防脱杆;803、放置槽;804、防脱孔;9、导向斜面;10、固定口;11、圆弧倒角;12、橡胶层;13、内凹槽;14、凸起块;15、导向杆;1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一种方便维修的排线,如图1所示,包括排线线缆1、第一排线接头壳2、第二排线接头壳3和固定块4,第一排线接头壳2位于第二排线接头壳3的正下方,第一排线接头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5,第二排线接头壳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6,第一放置槽5和第二放置槽6合围成供排线线缆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插接固定的插接孔7,固定块4一侧的侧面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口10,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压紧并滑移抵紧在固定口10内,通过固定块4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压紧固定在一起。
32.参照图2和图3,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远离排线线缆1的一侧的外
边沿均安装有导向斜面9。
33.固定块4通过与导向斜面9的配合,在导向斜面9的导向作用下,能够快速滑移卡接嵌合在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上,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的外边沿对固定块4造成干涉,方便安装。
34.参照图1,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有用于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从固定块4上脱离的防脱组件8。
35.参照图2和图3,防脱组件8包括弹簧801和防脱杆802,第一排线接头壳2与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放置槽803,弹簧801安装在放置槽803内,弹簧801沿其轴线的一端与放置槽803内底壁固定,弹簧801远离放置槽803的一端与防脱杆802固定,在固定块4上开设有与固定口10相连通的防脱孔804,防脱杆802在相对应的弹簧801的作用下滑移卡接在相对应的防脱孔804内,其中,防脱杆802远离相对应的弹簧801的一端安装有圆弧倒角11。
36.当在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进行拆卸时,首先,先通过手部按压防脱杆802,使得防脱杆802往放置槽803内陷入,同时,推动固定块4,使得固定块4从第一排线接头壳2、第二排线接头壳3上脱离下来,从而将需要更换的排线线缆1取下,再将排线线缆1放置在第二放置槽6内,接着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贴合固定在第二排线接头壳3上,按压防脱杆802并驱使固定块4移动,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滑移抵接在固定口10内,当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接头壳完全抵接在固定口10内时,防脱杆802在相对应的弹簧801的作用下卡接嵌合在防脱孔804内,从而避免固定块4从第一排线接头壳2、第二排线接头壳3上脱落,其结构简单,安装牢固。
37.圆弧倒角11对防脱杆802脱离防脱孔804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在对排线线缆1进行拆卸的过程中,防脱杆802能够快速脱离防脱孔804。
38.参照图3,第一放置槽5和第二放置槽6相互朝向的一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由硅胶材质制成的橡胶层12。其中,第一放置槽5和第二放置槽6相互朝向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内凹槽13,在两块橡胶层12上均安装有若干与相对应的内凹槽13相卡接嵌合的凸起块14。
39.排线缆线能够通过橡胶层12的挤压作用,能够使得排线线缆1被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卡接的更加紧密牢固,通过凸起块14卡接嵌合在相对应的内凹槽13内,从而将橡胶层12安装第一放置槽5和第二放置槽6内,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0.参照图3,第一排线接头壳2朝向第二排线接头壳3的一侧的侧面上竖直安装有两根导向杆15,两个导向杆15分别位于第一放置槽5的两侧,第二排线接头壳3朝向第一排线接头壳2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供相对应的导向杆15滑移插接有两个导向槽16。
41.当要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进行贴合固定时,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靠近,导向杆15插接入导向槽16内,避免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贴合时错位开,方便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滑移贴合在固定口10内。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当排线的排线线缆1损坏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时,推动固定块4,使得滑移抵紧在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的固定块4与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脱离,使得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打开,将损坏的排线线缆1取下,接着将新的排线线缆1放置在第二放置槽6内,再将第一排
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相互对接贴合,使得排线线缆1的一端被第一放置槽5和第二放置槽6包围卡紧固定,再将相互对接的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滑移入固定口10内,使得固定块4将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紧密压紧固定在一起,使得排线线缆1被固定在第一排线接头壳2和第二排线接头壳3之间,从而完成对损坏的排线线缆1的更换,其更换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粘黏剂,进而使得对排线的维修更加方便。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