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油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排链传动式大提升力注入头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连续油管制造工艺及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作为“万能作业机”的连续油管设备在国内外使用越来越普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油气井作业范围,如酸化、压裂、油井控制、完井、测试、防沙、测井等。同时随着作业井深的不断增加,作业类型的不断拓展,设备所使用的连续油管管径和长度也不断增加,管径由原先的1.5-2寸逐渐向2-3.5寸发展,长度由原先的5000m逐渐向7000至10000m发展。
3.注入头装置是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核心部件,注入头的提升能力,决定了整套设备使用的油管的管径和长度,油管越长管径越大,油管自身重量越大,所需的注入头提升力就越大。
4.目前注入头普遍采用双排链式设计,但对于大提升力注入头,尤其是16 万磅以上的注入头装置,这种双排链式传动的安全系数会不足,为此必须不断的加大链条节距,以获得更高的安全系数,但由于链节距的增加,链条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会更突出,链条运行抖动严重,设备噪声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箱体尺寸既不会增加太多,又可获得更高的安全系数的四排链传动式大提升力注入头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四排链传动式大提升力注入头装置,包括驱动系统1、框架2、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张紧系统4、箱体5、底座6和夹紧系统7,所述框架2和箱体5设置于底座6上,所述驱动系统1、张紧系统4和夹紧系统7均与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连接,所述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包括四排式链条17。在满足同等使用条件下四排链式注入头,其链条可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同时四排链轮驱动下,链条可选较小节距,链轮可设计较多齿数,链传动多边形效应减弱,震动小,设备运行更稳定可靠。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系统1包括减速机8、花键轴10、制动器15和液压马达16,所述液压马达16与制动器15连接,所述制动器 15与花键轴10连接,所述花键轴10与减速机8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系统1为两组,两组驱动系统1斜角对称设置,一组驱动系统1的液压马达16与另一组驱动系统1的减速机8 位于框架2的同一侧。驱动系统1采用斜角对称的方式布置,本体重量分布均衡,设备更加紧凑。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花键轴10上套有四排式驱动链轮9,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9一端通过轴承13与轴承座14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座14上设置有内端盖11,所述轴承座14与所述内端盖11之间设置有油封12。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9与四排式链条17连接,所述四排式链条17与四排式从动链轮18连接,所述四排式链条17上设置有油管夹持块22。油管夹持块22用于抱紧连续油管,驱动系统1驱动四排式链条17传动,从而使连续油管克服自身重力和井壁摩擦力而上下运动。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9和所述四排式从动链轮18采用17齿四排式结构,链条节距选用iso40a/asme200或 iso48a/asme240。满足大提升力设计要求,可用于14万磅、16万磅、20 万磅及更大提升力注入头。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系统7包括异型夹持板19、夹持板 20和滑轨板21,所述滑轨板21设置于四排式链条17上,所述异型夹持板 19和夹持板20依次设置于滑轨板21上,两块异型夹持板19位于两端,若干块夹持板20位于中间。夹紧系统7为油管夹持块22抱紧连续油管提供夹紧力,所述异型夹持板19设置有凸起,滑轨板21两端的两块异型夹持板19 上的凸起均朝向于滑轨板21的端部,可有效减小滑轨板21端部的形变量。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链条可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同时四排链轮驱动下,链条可选较小节距,链轮可设计较多齿数,链传动多边形效应减弱,震动小,设备运行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入头装置侧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系统总成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链条总成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条总成局部正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系统侧视图;
21.其中:1、驱动系统,2、框架,3、链轮链条传动系统,4、张紧系统,5、箱体,6、底座,7、夹紧系统,8、减速机,9、四排式驱动链轮,10、花键轴,11、内端盖,12、油封,13、轴承,14、轴承座,15、制动器,16、液压马达,17、四排式链条,18、四排式从动链轮,19、异型夹持板,20、夹持板,21、滑轨板,22、油管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入头装置侧视图。
25.底座6上设置有框架2和箱体5,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驱动系统1、张紧系统4和夹紧系统7与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连接。
26.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系统总成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27.驱动系统1包括减速机8、花键轴10、制动器15和液压马达16,所述液压马达16与制动器15连接,所述制动器15与花键轴10连接,所述花键轴10与减速机8连接。所述驱动系统1
为两组,两组驱动系统1斜角对称设置,一组驱动系统1的液压马达16与另一组驱动系统1的减速机8位于框架 2的同一侧。驱动系统1采用斜角对称的方式布置,本体重量分布均衡,设备更加紧凑。所述花键轴10上套有四排式驱动链轮9,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 9一端通过轴承13与轴承座14连接。所述轴承座14上设置有内端盖11,所述轴承座14与所述内端盖11之间设置有油封12。
28.如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链条总成侧视图及本实用新型链条总成局部正视图。
29.所述链轮链条传动系统3包括四排式链条17。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9与四排式链条17连接,所述四排式链条17与四排式从动链轮18连接,所述四排式链条17上设置有油管夹持块22。所述四排式驱动链轮9和所述四排式从动链轮18采用17齿四排式结构,链条节距选用iso40a/asme200或 iso48a/asme240。满足大提升力设计要求,可用于14万磅、16万磅、20 万磅及更大提升力注入头。
30.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系统侧视图。
31.所述夹紧系统7包括异型夹持板19、夹持板20和滑轨板21,所述滑轨板21设置于四排式链条17上,两块异型夹持板19和四块夹持板20依次设置于滑轨板21上,两块异型夹持板19位于两端,四块夹持板20位于中间。上端的异型夹持板19与最上端的夹持板20配合形成上夹紧组,位于中间的两块夹持板20配合形成中夹紧组,最下端的夹持板20与下端的异型夹持板 19配合形成下夹紧组,实现上中下夹紧功能。所述异型夹持板19设置有凸起,上端的异型夹持板19上的凸起朝向于滑轨板21的上端,下端异型夹持板19上的凸起朝向于滑轨板21的下端,可有效减小滑轨板21端部的形变量。夹紧系统7与油管夹持块22相互配合,夹紧系统7为油管夹持块22抱紧连续油管提供夹紧力,驱动系统1驱动四排式链条17传动,从而使连续油管克服自身重力和井壁摩擦力而上下运动。
32.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