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对地面的清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清洁装置主要对地面来进行拖地清洁处理,为了实现取得更好的拖地清洁效果,部分清洁装置设置水平旋转的拖布,通过拖布的运动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更好,其拖布的运动主要实现对地面有较大的摩擦力来提升对地面的清洁度,拖布的水平旋转动力不涉及到带动清洁装置的移动,因此现有的拖布的水平旋转的速度无法较好的来适应清洁装置的稳定移动的需求。
3.同时,现有的清洁装置功能单一,清洁装置主要有手持结构的拖地机和自移动结构的拖地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但是手持拖地只能实现用户通过手动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导致用户的使用强度较大;自移动结构下拖地机自移动行走来对地面清洁处理过程中,当用户需要对室内局部较脏的地面进行清洁处理时,此时自移动结构的拖地机无法来及时有效的对地面进行处理,导致现有结构的拖地机无法较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洁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清洁装置存在的拖布运动速度无法较好的适应清洁装置稳定移动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清洁装置无法较好的来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清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并列分布的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均设置为可贴合地面水平旋转运动的结构;当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贴合地面水平旋转运动时产生的动力可作为清洁装置移动的动力;设置清洁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至少包括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v1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v2,且v1和v2的最大值均大于100毫米每秒;清洁装置还包括推杆部,当推杆部安装在位时设置推杆部与装置主体相连且设置为可相对装置主体旋转的结构,并设置当推杆部带动清洁装置移动时至少包括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w1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w2,且w1和w2的最大值均大于150度每秒。
7.前述的清洁装置,设置当清洁装置在沿当前方向直线移动时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q1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q2,q1和q2均小于2000毫米每秒。
8.前述的清洁装置,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控制单元,且装置主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还设置有驱动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电性相连,控制单元内设置有控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阈值a,且设置有当通过推杆部带动清洁装置移动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阈值b,并设置阈值a不等于阈值b。
9.前述的清洁装置,设置阈值a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a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a2,且设置阈值b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b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b2,并设置至少包括a1和a2均小于b1或b2。
10.前述的清洁装置,设置b1或b2为a1和a2的m倍,且m大于等于1.5。
11.前述的清洁装置,控制单元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阈值c,阈值c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c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的速度为c2,并设置c1不等于c2。
12.前述的清洁装置,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压逢部,压逢部位于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之间的中部位置并分别对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外沿位置部分形成压接结构。
13.前述的清洁装置,设置当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贴合地面时相对地面有不均衡的压力且当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水平旋转时相对地面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作为清洁装置移动的动力。
14.前述的清洁装置,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设置为相对地面呈倾斜结构且倾斜角度为p,并设置为由装置主体的中部朝向装置主体的侧部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在倾斜结构下至少使得第一旋拖件的中心至外沿位置呈与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且至少使得第二旋拖件的中心至外沿位置呈与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
15.前述的清洁装置,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上方设置有数量为一个及以上的压件,压件用于接触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一部分来形成向下施加压力的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方案的清洁装置具备多功能的使用效果,清洁装置可以形成手持结构来使得用户手持带动清洁装置在地面上移动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清洁装置也可以形成自移动结构来使得清洁装置在地面上自移动行走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清洁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
18.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水平旋转的速度的限定,实现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在水平旋转过程中可以带动清洁装置进行稳定移动行走,提升清洁装置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9.本方案通过设置当推杆部带动清洁装置移动时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水平旋转的速度的限定,实现清洁装置在推杆部带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也可以带动清洁装置稳定地移动,可以有效防止清洁装置偏位的问题发生。
20.本方案通过设置清洁装置在自移动结构下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水平旋转的速度与清洁装置在手持结构下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水平旋转的速度的大小关系限定,如阈值a不等于阈值b,实现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水平旋转的速度可以更好地来适应清洁装置的使用状态,可以稳定地来对清洁装置进行切换使用选择执行自移动结构或手持式结构,提升清洁装置的稳定性,且提升用户切换使用的便捷性。
21.本方案还通过设置压逢部来解决清洁装置在对地面清洁过程中存在的漏缝的问题,使得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之间的中部位置能够紧密接触地面进行清洁处理,防止出现漏缝的问题。
22.本方案中的清洁装置的移动动力主要通过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接触地面水平旋转时产生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可以设置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为倾斜结构来实
现,也可以通过设置压件来实现,整体结构均较简单,清洁装置的可靠性更高。
23.本方案的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的结构实现可以作为清洁装置移动的动力,即使清洁装置在手持结构下也可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来移动,用户只需要通过推杆部来带动清洁装置移动即可,不需要费力推动推杆部来使得清洁装置移动,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果,减轻了用户的操作强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清洁装置内部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25.图2为装置主体上设置压逢部的示意图;
26.图3为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且推杆部安装在位的示意图;
27.图4为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呈倾斜结构来带动清洁装置移动的示意图;
28.图5为设置压件来使得第一旋拖件和第二旋拖件带动清洁装置移动的示意图;
29.图6为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且未安装推杆部的立体示意图;
30.图7为清洁装置的仰视示意且未安装推杆部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清洁装置,100-装置主体,1001-控制单元,1002-第一驱动单元,1003-第二驱动单元,101-第一旋拖件,102-第二旋拖件,103-推杆部,104-压缝部,105-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3.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1,如图1至图7构成所示,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主要在地面上来执行拖地清洁任务,清洁装置1可以形成手持结构来使得用户手持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清洁装置1也可以形成自移动结构来使得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自移动行走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使得清洁装置1具备多功能使用效果,清洁装置1能够更好的来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
34.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清洁装置1的使用环境下,当清洁装置1来形成手持结构时,即为用户手持来使用清洁装置1进行对地面的清洁处理时,用户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对地面的清洁处理,这样有利于节省用户的时间且降低用户的操作强度,即为用户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地面的清洁处理,且对地面的清洁处理的效果不会降低;当清洁装置1形成自移动结构时,即为用户放置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自移动行走来对地面进行拖地清洁处理时,此时用户不需要频繁参与,用户希望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形成来对地面的各个区域位置进行拖地清洁处理,清洁装置1移动行走的覆盖范围大、工作时间长,此时对应需要清洁装置1持续工作时间长,且能够稳定地在地面上移动行走,实现对室内地面的全面覆盖来进行拖地清洁处理,针对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来更好的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
35.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上设置有并列分布的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均设置为可贴合地面水平旋转运动的结构;当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水平旋转运动时产生的动力可作
为清洁装置1移动的动力,即为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水平旋转运动过程的旋转动力可以作为清洁装置1进行在地面上移动的动力源,这样使得清洁装置1无需设置驱动轮结构,整体结构更简单,且成本更低,还能够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形成对装置主体100的底部的大面积覆盖来取得大面积、大摩擦力的拖地清洁效果。
36.本方案设置清洁装置1在移动过程中至少包括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v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v2,且v1和v2的最大值均大于100毫米每秒,可以理解为,清洁装置1在形成自移动结构下,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自移动行走来对地面进行拖地清洁处理,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101的水平旋转的速度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的速度来实现清洁装置1能够稳定的进行自移动行走,防止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频繁出现卡顿的问题,设置v1和v2的最大值均大于100毫米每秒,此时v1和v2对应的为线速度,在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水平旋转来通过旋转运动的动力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进行移动行走的结构下可以防止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出现水平旋转卡顿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清洁装置1进行平稳的移动行走,提升移动行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7.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还可以构成手持结构,清洁装置1还包括推杆部103,当推杆部103安装在位时设置推杆部103与装置主体100相连且设置为可相对装置主体100旋转的结构,用户可以手持推杆部103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同时推杆部103设置为可旋转的结构方便用户来手持使用,有利于调整手持使用的角度,并设置当推杆部103带动清洁装置1移动时至少包括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w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w2,且w1和w2的最大值均大于150度每秒,此时w1和w2对应的可以为角速度,在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水平旋转时可以实现快速对地面的强力去污清洁处理效果,此时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水平旋转的速度相对较快且对地面的清洁处理效果更好,用户可以通过推杆部103来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来实现对地面的快速清洁处理效果。
38.为了更好的实现清洁装置1在自移动结构下来稳定地进行移动行走,本方案设置当清洁装置1在沿当前方向直线移动时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q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q2,q1和q2均小于2000毫米每秒,此时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可以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稳定地进行直线移动,如可以直线向前移动或直线向后移动,有利于提升清洁装置1自移动行走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清洁装置1移动打滑的问题,提升清洁装置1移动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9.本方案中,为了实现清洁装置1能够更好的适应用户的使用要求,本方案在装置主体100内设置有控制单元1001,且装置主体100内还设置有驱动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第一驱动单元1002以及还设置有驱动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第二驱动单元1003,控制单元1001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10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03电性相连,控制单元1001内设置有控制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阈值a,且设置有当通过推杆部103带动清洁装置1移动时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阈值b,并设置阈值a不等于阈值b,实现清洁装置1在形成自移动结构的自移动行走清洁地面的过程中和清洁装置1在形成手持结构的用户通过推杆部103带动移动清洁地面的过程中对应的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具有相同的水平旋转状态,即为阈值a不等于阈值b来对应使得第一旋拖件101
和第二旋拖件102在清洁装置1的两种结构下具有不相等的水平旋转运动速度,以便清洁装置1能够通过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速度的不同来更好的适应用户对清洁装置1的使用需求,提升清洁装置1的适用性,同时用户可以稳定地来对清洁装置1进行切换使用选择执行自移动结构或手持式结构,提升清洁装置1的稳定性,且提升用户切换使用的便捷性。
40.可选地,第一驱动单元1002和第二驱动单元1003分别设置有电机,电机实现带动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运动。
41.具体地,在设置阈值a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a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a2,且设置阈值b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b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b2,并设置至少包括a1和a2均小于b1或b2,来使得清洁装置1在自移动结构下的自移动行走清洁地面的过程中存在的水平旋转的速度a1和a2相对较低,a1和a2可以为线速度或角速度,则在清洁装置1额定的电量下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相同的时间内对电量的使用量较小,可以实现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形成来对地面的各个区域位置进行拖地清洁处理,实现清洁装置1移动行走的覆盖范围大、工作时间长,并实现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稳定的移动行走来长时间工作对地面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同时使得清洁装置1在手持结构下的用户通过推杆部103带动移动清洁地面的过程中存在的水平旋转的速度b1和b2相对较高,b1和b2可以为线速度或角速度,则在清洁装置1额定的电量下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相同的时间内对电量的使用量较大,可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快速地完成对地面进行强力去污清洁处理,这样有利于节省用户的时间且降低用户的操作强度;可见本方案的设置可以实现清洁装置1更好的来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
42.优选地,本方案设置b1或b2为a1和a2的m倍,且m大于等于1.5,通过限定可实现清洁装置1在自移动结构下进行自移动行走的过程中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的速度相对较低,有利于使得清洁装置1进行稳定的移动行走,降低清洁装置1移动打滑的问题,同时可以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可以对地面进行稳定的清洁处理,同时通过限定可以实现清洁装置1在手持结构下用户通过推杆部103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的速度相对较高,有利于用户来快速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且不会降低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实现在短时间内的强力去污清洁效果,使得清洁装置1能够更好的适应用户对清洁装置1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43.本方案中,控制单元1001内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阈值c,阈值c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为c1和控制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为c2,并设置c1不等于c2,这样使得清洁装置1在移动的过程中,主要为清洁装置1在自移动结构下来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101水平旋转的速度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速度不相等,此时可以为线速度不相等或角速度不相等,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1001可以控制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进行转向移动,如左转弯、右转弯,可以理解的是当c1等于c2时清洁装置1可以执行直线移动,因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速度相等则对应产生的不均衡的摩擦力也相等,本方案通过设置c1和c2不相等,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水平旋转时产生的不均衡的摩擦力不相对,
则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带动清洁装置1来进行转弯移动,以便更好的控制清洁装置1在室内地面上自移动行走。
44.为了解决清洁装置1存在漏缝的问题,本方案的装置主体100上设置有压逢部104,压逢部104位于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之间的中部位置并分别对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外沿位置部分形成压接结构,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之间的中部位置的外沿位置能够在压逢部104的压接下来紧密接触地面,可以理解的是,因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为软性结构,因此在装置主体100的中部位置即为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外沿相接触的位置在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的过程中会向上被甩动,此时容易使得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来清洁地面时存在一段漏缝无法被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清洁处理到,本方案通过压逢部104可以解决漏缝的问题,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更全面。
45.其中,压逢部104设置为向下来压接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外沿位置的底部能够接触到地面来进行有效清洁处理。
46.本方案的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水平旋转运动时产生的动力作为清洁装置1移动的动力的结构部分主要是设置当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地面时相对地面有不均衡的压力且当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时相对地面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作为清洁装置1移动的动力,在不均衡的压力下当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时会均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通过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进行移动。
47.可选地,设置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运动为相反方向,如第一旋拖件101为顺时针水平旋转则第二旋拖件102为逆时针水平旋转,这样可以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产生的不均衡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相同方向,此时可以实现清洁装置1进行向前移动或者向后移动来进行移动行走。
48.针对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有不均衡的压力的结构有以下两种方式:
49.第一种方式为,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设置为相对地面呈倾斜结构,且设置为由装置主体100的中部朝向装置主体100的侧部方向呈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结构,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接触地面时存在倾斜结构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底部接触地面会形成不均衡的压力,即为在清洁装置1自身重力下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底部接触地面形成不均衡的压力,以便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时在不均衡的压力下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移动。
50.具体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设置相对地面呈倾斜结构的倾斜角度为p,角度p可以根据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面积大小和厚度大小来进行设定,只需要使得在倾斜结构下至少使得第一旋拖件101的中心至外沿位置呈与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且至少使得第二旋拖件102的中心至外沿位置呈与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即为确保了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倾斜结构下有一定的面积接触地面来进行拖地清洁,确保在该接触面积下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能够带动清洁装置1进行移动,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设定。
51.可选地,主要为第一旋拖件101的中心至靠近装置主体100的侧部的外沿位置呈与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且为第二旋拖件102的中心至靠近装置主体100的侧部外沿位置呈与
地面贴合接触的结构,确保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有足够的接触部分来对地面进行清洁,同时确保在接触部分的结构下形成的不均衡的摩擦力能够带动清洁装置1移动,防止出现摩擦力过小的问题发生。
52.第二种方式为,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上方设置有数量为一个及以上的压件105,压件105用于接触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一部分来形成向下施加压力的结构,压件105可以设置为固定在装置主体100上且位于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上方,同时压件105对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形成向下的压力结构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底部贴合地面形成有不均衡的压力,即为在清洁装置1自身重力下使得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底部接触地面形成不均衡的压力,以便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水平旋转时在不均衡的压力下形成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移动。
53.可选地,压件10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压件105可以同时来对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一部分形成压接结构施加压力,压件105可以位于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之间的中部位置,即为第一旋拖件101的外沿位置和第二旋拖件102的外沿位置相邻的位置上来形成同时压接施加压力的效果,这样还可以解决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之间存在拖地清洁漏缝的问题。
54.可选地,压件10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上均设置一个压件105,其中一个压件105来对第一旋拖件101施加压力,其中另一个压件105来对第二旋拖件102施加压力,也可实现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贴合接触地面有不均衡的压力的结构。
55.其中,第一旋拖件101可以设置包括第一旋转盘和第一旋拖布,第一旋拖布安装在第一旋转盘的下方,第一旋转盘与装置主体100相连,压件105可以压接第一旋转盘或第一旋拖布,只需要实现能够使得第一旋拖布的底部贴合地面有不均衡的压力即可。
56.其中,第二旋拖件102可以设置包括第二旋转盘和第二旋拖布,第二旋拖布安装在第二旋转盘的下方,第二旋转盘与装置主体100相连,压件105可以压接第二旋转盘或第二旋拖布,只需要实现能够使得第二旋拖布的底部贴合地面有不均衡的压力即可。
57.本方案的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的结构可以实现对装置主体100的底部进行较大面积的覆盖,整体结构简单,同时实现大面积、大摩擦力的拖地清洁效果。
58.可见,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具备多功能使用效果,当推杆部103安装在装置主体100上时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推杆部103来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移动,即为手持结构;当推杆部103未安装在装置主体100上时此时清洁装置1可以通过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旋转动力产生的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实现带动清洁装置1的移动行走,即为自移动结构;两种结构均可实现清洁装置1来对地面执行拖地清洁处理。
59.工作原理:本方案的清洁装置1主要在地面上移动来执行拖地清洁任务,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同时可以通过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来带动清洁装置1在地面上进行移动,还设置有推杆部103,推杆部103实现清洁装置1可以作为手持结构来实现用户通过推杆部103带动清洁装置1进行移动来执行对地面的清洁处理,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的水平旋转的速度来使得清洁装置1可以进行稳定的移动,在自移动结构下和手持结构下清洁装置1均可稳定地
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来对地面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旋拖件101和第二旋拖件102在自移动结构下和手持结构下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来实现能够好的适应用户切换使用清洁装置1,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6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