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
背景技术:
2.石灰竖窑是用于烧制石灰的、外形竖立的窑,石灰竖窑是一个筒状窑体,物料从窑顶加入,煅烧后从窑底排出。根据竖窑内温度变化及分布,将竖窑从上至下分为三个区域: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在预热带,物料借助烟气的热量进行预热;在煅烧带,物料借助于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进行煅烧;在冷却带,煅烧好的物料与鼓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物料本身被冷却,而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煅烧带做助燃空气。为了保证物料煅烧过程各段充分完整地进行,竖窑内三带应维持一定高度,并力求稳定。石灰竖窑一般采用的是圆盘出灰机或者螺锥出灰机,出灰机排料口排出的灰料温度依然比较高,温度较高的灰料会影响灰料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可以对出灰机排料口排出的灰料进行降温,同时可以对送入到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包括中空柱形导流筒、电机和防尘罩;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的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板,中空柱形导流筒的腔体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的外侧面左端设有出水口,中空柱形导流筒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左端的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收集槽,第一环形收集槽的外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第一环形收集槽紧靠出水口设置,所述防尘罩的外侧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收集槽,第二环形收集槽的外侧面上端设有进水管,第二环形收集槽通过密封轴承与中空柱形导流筒转动连接,第二环形收集槽与散热腔相通,防尘罩的右端面设有进料嘴,防尘罩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上端的第二支架连接有锥形导气罩,锥形导气罩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出气管,锥形导气罩的内侧面设有螺旋导气板,锥形导气罩的下端面与中空柱形导流筒相通。
5.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支架,散热支架的外侧面设有回转轴承,回转轴承的外侧面下端设有轴承支架。
6.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的外侧面中部设有第二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的外侧面下端设有第一支架。
8.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嘴的出料口设置在中空柱形导流筒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0.1、本装置可以对出灰机排料口排出的灰料进行再次降温处理,同时可以对送入到
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处理,减小了能耗的同时,又可以提高灰料的排料效率;
11.2、螺旋导气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灰料随着气流从中空柱形导流筒中溢出,通过散热腔可以对中空柱形导流筒进行降温,通过电机可以带动中空柱形导流筒旋转完成灰料的转移。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4.图中:1螺旋导料板、2第一环形收集槽、3排液管、4轴承支架、5电机、6第一齿轮、7第一支架、8第二环形收集槽、9防尘罩、10进料嘴、11第二支架、12出气管、13锥形导气罩、14进水管、15第二齿轮、16回转轴承、17散热支架、18中空柱形导流筒、19散热腔、20螺旋导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包括中空柱形导流筒18、电机5和防尘罩9;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支架17,散热支架17的外侧面设有回转轴承16,回转轴承16的外侧面下端设有轴承支架4,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外侧面中部设有第二齿轮15,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5相啮合设置,通过电机5可以带动中空柱形导流筒18旋转完成灰料的转移,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板1,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腔体内设有散热腔19,散热腔19的外侧面左端设有出水口,通过散热腔19可以对中空柱形导流筒18进行降温,中空柱形导流筒18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左端的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收集槽2,第一环形收集槽2的外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3,第一环形收集槽2紧靠出水口设置,防尘罩9的外侧面下端设有第一支架7,防尘罩9的外侧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收集槽8,第二环形收集槽8的外侧面上端设有进水管14,第二环形收集槽8通过密封轴承与中空柱形导流筒18转动连接,第二环形收集槽8与散热腔19相通,防尘罩9的右端面设有进料嘴10,进料嘴10的出料口设置在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防尘罩9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上端的第二支架11连接有锥形导气罩13,锥形导气罩13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出气管12,锥形导气罩13的内侧面设有螺旋导气板20,螺旋导气板20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灰料随着气流从中空柱形导流筒18
中溢出,锥形导气罩13的下端面与中空柱形导流筒18相通,本装置可以对出灰机排料口排出的灰料进行再次降温处理,同时可以对送入到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处理,减小了能耗的同时,又可以提高灰料的排料效率。
18.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将进料嘴10与出灰机的出料口相连,将出气管12与送风机的进气口相连,灰料经由进料嘴10进入到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由电机5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带动中空柱形导流筒18旋转,冷空气经由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左端面进入到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由冷空气对灰料进入降温,冷空气经加热后进入到锥形导气罩13的内部,冷空气在锥形导气罩13的内部螺旋上升进入到送风设备的内部,可以有效减小扬尘,与此同时,将降温水通过进水管14送入到散热腔19的内部,可以对中空柱形导流筒18进行降温。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柱形导流筒(18)、电机(5)和防尘罩(9);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板(1),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腔体内设有散热腔(19),散热腔(19)的外侧面左端设有出水口,中空柱形导流筒(18)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左端的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收集槽(2),第一环形收集槽(2)的外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3),第一环形收集槽(2)紧靠出水口设置,所述防尘罩(9)的外侧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收集槽(8),第二环形收集槽(8)的外侧面上端设有进水管(14),第二环形收集槽(8)通过密封轴承与中空柱形导流筒(18)转动连接,第二环形收集槽(8)与散热腔(19)相通,防尘罩(9)的右端面设有进料嘴(10),防尘罩(9)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上端的第二支架(11)连接有锥形导气罩(13),锥形导气罩(13)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出气管(12),锥形导气罩(13)的内侧面设有螺旋导气板(20),锥形导气罩(13)的下端面与中空柱形导流筒(18)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外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散热支架(17),散热支架(17)的外侧面设有回转轴承(16),回转轴承(16)的外侧面下端设有轴承支架(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外侧面中部设有第二齿轮(15),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5)相啮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9)的外侧面下端设有第一支架(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嘴(10)的出料口设置在中空柱形导流筒(18)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灰机末端降温出灰装置,包括中空柱形导流筒、电机和防尘罩;所述中空柱形导流筒的内部设有螺旋导料板,中空柱形导流筒的腔体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的外侧面左端设有出水口,中空柱形导流筒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左端的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收集槽,第一环形收集槽的外侧面下端设有排液管,本装置可以对出灰机排料口排出的灰料进行再次降温处理,同时可以对送入到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处理,减小了能耗的同时,又可以提高灰料的排料效率,螺旋导气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灰料随着气流从中空柱形导流筒中溢出,通过散热腔可以对中空柱形导流筒进行降温,通过电机可以带动中空柱形导流筒旋转完成灰料的转移。转移。转移。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江 韩彦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千百度窑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