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对水泵进行水压检测时,工作人员往往会选择安装水压表在水泵上对其进行水压检测;现有技术中,水压表内部结构复杂,发生损坏时,维修时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水压表内部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压检测装置。其能够实现对水泵中水流进行水压强度检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泵压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盒,检测盒内设有可转动的指针,检测盒的下端部设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设有挡板,安装筒内设有抵靠在挡板上且能够驱使挡板朝向安装筒下端方向运动的第一弹簧,挡板上端设有伸入检测盒内部的顶杆,挡板在水压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顶杆向上运动;检测盒内部中心处设有第一转动轴,指针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且能够随着第一转动轴转动,顶杆与第一转动轴之间设有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连接机构,检测盒上设有指针转动时对应的水压刻度。
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其能够使得水流冲进安装筒内,进而冲击挡板在安装筒内向上运动,使得挡板带动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连接结构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使第一转动轴带动指针转动,指针转动稳定时指尖指向的水压刻度与水流冲击挡板的水流压力相一致,故能够实现检测水泵的水压强度。
7.作为优选,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于顶杆一端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垂直于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朝向检测盒内部中心的侧面上设有沿第二连杆高度方向的齿条,第一转动轴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检测盒内还设有位于第一转动轴与齿条之间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同轴设有与齿条和第一齿轮均啮合的第二齿轮。
8.本实用新型中,使得顶杆的一端在检测盒内带动第一连杆在检测盒内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从而使齿条、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进而实现指针的转动,进而实现对水泵中水压强度的检测。
9.作为优选,检测盒内部设有安装板,连接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与检测盒内壁之间,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伸出安装板设置,通过上述构造,使得连接机构得到较佳的安装。
10.作为优选,检测盒内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供第二连杆穿过的通孔,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第二连杆在检测盒内运动较佳的稳定。
11.作为优选,第一连杆与隔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连杆靠近检测盒上端面的一端与检测盒上端面设有第三弹簧,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向上运动过程中得到较佳的缓冲,从而避免因水压过大导致装置的损坏。
12.作为优选,安装板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圆柱,限位圆柱分别设置在水压刻度
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通过上述构造,指针转至水压刻度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指针的指尖能够抵靠在限位圆柱上,从而避免因第一转动轴转动幅度过大时指针转出水压刻度范围。
13.作为优选,两限位圆柱上均设有按钮,安装板上设有通过按钮打开或关闭的蜂鸣器,指针的指尖转动至水压刻度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能够按动按钮以使蜂鸣器报警;检测盒内部设有用于给蜂鸣器供电的蓄电池。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钮和蜂鸣器的设置,使得指针转至水压刻度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使得指针的指尖能够抵靠在限位圆柱上,进而使得指针的指尖能够按动按钮,进而触发蜂鸣器报警,进而提醒工作人员检查维修水泵。
15.作为优选,安装筒下端部开口处连接有阀门,通过上述构造,较佳的实线装置安装在水泵上。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泵压检测装置的主体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泵压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泵压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20.110、检测盒;120、安装筒;130、阀门;140、指针;150、水压刻度;160、安装板;170、限位圆柱;180、按钮;190、蜂鸣器;210、挡板;211、顶杆;220、第一弹簧;230、第一连杆;240、第二连杆;241、齿条;250、第一齿轮;260、第二齿轮;270、第二弹簧;280、第三弹簧;290、蓄电池;310、第一转动轴;320、第二转动轴;330、隔板;3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压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盒110,检测盒110内设有可转动的指针140,检测盒110的下端部设有安装筒120,安装筒120内设有挡板210,安装筒120内设有抵靠在挡板210上且能够驱使挡板210朝向安装筒120下端方向运动的第一弹簧220,挡板210上端设有伸入检测盒110内部的顶杆211,挡板210在水压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顶杆211向上运动;检测盒110内部中心处设有第一转动轴310,指针140设置在第一转动轴310上且能够随着第一转动轴310转动,顶杆211与第一转动轴310之间设有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310转动的连接机构,检测盒110上设有指针140转动时对应的水压刻度150。
24.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使得水流冲进安装筒120内,进而冲击挡板210在安装筒120内向上运动,使得挡板210带动推杆向上运动,进而使连接结构带动第一转动轴310转动,使第一转动轴310带动指针140转动,指针140转动稳定时指尖指向的水压刻度150与水流冲击挡板210的水流压力相一致,故能够实现检测水泵的水压强度;其中,第一弹簧220始终推着挡板210向安装筒120下端开口方向运动,使得装置不使用时,指针140指向“0”刻度;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25.其中,挡板210一周安装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进而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26.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于顶杆211一端的第一连杆230,第一连杆230的一端设有垂直于第一连杆230的第二连杆240,第二连杆240朝向检测盒110内部中心的侧面上设有沿第二连杆240高度方向的齿条241,第一转动轴310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250,检测盒110内还设有位于第一转动轴310与齿条241之间的第二转动轴320,第二转动轴320上同轴设有与齿条241和第一齿轮250均啮合的第二齿轮260。
27.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使得顶杆211的一端在检测盒110内带动第一连杆230在检测盒110内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240向上运动,从而使齿条241、第一齿轮250以及第二齿轮260相互啮合,进而实现指针140的转动,进而实现对水泵中水压强度的检测。
28.本实施例中,检测盒110内部设有安装板160,连接机构设置在安装板160与检测盒110内壁之间,第一转动轴310的一端伸出安装板160设置,通过上述构造,使得连接机构得到较佳的安装。
29.本实施例中,检测盒110内位于第一齿轮250的下方设有隔板330,隔板330上设有供第二连杆240穿过的通孔331,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第二连杆240在检测盒110内运动较佳的稳定。
3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30与隔板33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70,第二连杆240靠近检测盒110上端面的一端与检测盒110上端面设有第三弹簧280,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第一连杆230以及第二连杆240向上运动过程中得到较佳的缓冲,从而避免因水压强度过大导致装置的损坏。
31.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60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圆柱170,限位圆柱170分别设置在水压刻度150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通过上述构造,指针140转至水压刻度150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指针140的指尖能够抵靠在限位圆柱170上,从而避免因第一转动轴310转动幅度过大时指针140转出水压刻度150范围。
32.本实施例中,两限位圆柱170上均设有按钮180,安装板160上设有通过按钮180打开或关闭的蜂鸣器190,指针140的指尖转动至水压刻度150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能够按动按钮180以使蜂鸣器190报警;检测盒110内部设有用于给蜂鸣器190供电的蓄电池290。
33.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使得指针140转至水压刻度150的最大值处以及最小值处时,使得指针140的指尖能够抵靠在限位圆柱170上,进而使得指针140的指尖能够按动按钮180,进而触发蜂鸣器190报警,进而提醒工作人员检查维修水泵。
34.本实施例中,安装筒120下端部开口处连接有阀门130,通过上述构造,较佳的实线装置安装在水泵上。
35.本实施例的一种泵压检测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将阀门130安装在水泵上,进而打开阀门130使得水流能够顺着阀门130进而安装筒120内,进而挡板210在水压强度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使顶杆211带动第一连杆230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齿条241、第一齿轮250以及第二齿轮260相互啮合,进而实现指针140的转动至对应的水压刻度150,进而实现检测水泵中水压强度的数值的多少。
3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