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真空旋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269



1.本实用新型为密封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真空旋盖。


背景技术:

2.瓶盖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市面上具有不同形状、不同操作方法的瓶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将食物存储在密封瓶罐中进行保鲜。现有的普通保鲜盒或瓶或罐,保鲜产品时将食物存储保鲜定义为只要容器密封性良好,就可达到保鲜效果。科学证明这是一个误区。虽然,普通保鲜盒或瓶或罐具有密封特性,但内部仍有氧气存在,而氧恰是能否真正保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将保存食品的储罐中的空气抽出,有利于食品保存。
3.现有的真空抽气阀的抽气主要通过抽气阀,且采用单独的泄压孔进行泄压,由于采用两个孔分别进行抽气以及泄压,使得密封性降低,容易导致抽气时出现气体泄漏的现象,延长了抽气时间,等等,因此获得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手动真空旋盖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真空旋盖,包括主体盖,所述主体盖上设有连通主体盖内外两侧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配合有控制第一通道是否连通主体盖内外两侧的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移动件外壁与第一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泄压和抽气的通气通道,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上设有可与通气通道塞堵或分离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位于主盖体外侧,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通道配合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通道上开设有连接通气通道和主体盖内侧的第一穿孔。
5.主体盖上设有第二穿孔,还包括抽真空件,所述抽真空件配合于第二穿孔处,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抽真空件上。还包括与抽真空件连接的盖体,盖体与抽真空件之间形成腔体,盖体的边沿与主体盖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腔体连通第一穿孔和第一间隙。盖体和抽真空件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螺纹结构包括分设于盖体或抽真空件上的第一螺纹、抽真空件或盖体上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或第二螺纹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6.盖体的边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抽真空件的底部和盖体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以使主体盖内部的气体经过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后通过腔体从第一穿孔中流出抽气或流入泄压。
7.抽真空件向上设有延伸环,便于连接真空抽气阀。
8.主体盖上设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内设有轨道环,所述轨道环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轨道环上设有数字,滑块上设有用于数字选中的第二凹槽,可以滑动滑块用来显示密封日期。
9.主体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起,能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帮助主体盖的安装,增加摩擦。
10.第二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一通道底部的内径,能够防止移动件与主体盖脱离。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抽真空件上连接上抽真空阀,用于抽出主体盖内侧的空气,当需要泄压的时候,手动向上提起移动件,使得第一限位环和第一通道分离,实现泄压;本实用新型抽气通道和泄压通道为同一通道,能够增加密封性,防止抽气时出现气体泄漏的现象,增加抽气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立体图一;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立体图二;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真空件立体图;
16.附图标记:1-主体盖;2-第一通道;3-移动件;4-通气通道;5-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7-第一穿孔;8-第二穿孔;9-抽真空件;10-第三限位环;11-斜面;12-密封圈;13-盖体;14-腔体;15-第一间隙;16-第一螺纹;17-第二螺纹;18-第一凹槽;19-第一凸起;20-第二间隙;21-延伸环;22-凹槽环;23-轨道环;24-滑块;25-第二凹槽;26-第二凸起;27-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18.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真空旋盖,包括主体盖,所述主体盖上设有连通主体盖内外两侧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配合有控制第一通道是否连通主体盖内外两侧的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移动件外壁与第一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泄压和抽气的通气通道,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上设有可与通气通道塞堵或分离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移动件的第一端位于主盖体外侧,所述移动件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通道配合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通道上开设有连接通气通道和主体盖内侧的第一穿孔。
19.主体盖上设有第二穿孔,还包括抽真空件,所述抽真空件配合于第二穿孔处,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抽真空件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一体成型在抽真空件上,抽真空件的第一侧还一体成型有第三限位环,抽真空件与主体盖接触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穿孔的直径,且第二穿孔上开设有斜面,在抽真空件和斜面之间放置有密封圈。
20.还包括与抽真空件连接的盖体,盖体与抽真空件之间形成腔体,盖体的边沿与主体盖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腔体连通第一穿孔和第一间隙。盖体和抽真空件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或者采用卡扣结构连接。
21.螺纹结构包括分设于盖体或抽真空件上的第一螺纹、抽真空件或盖体上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或第二螺纹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主体盖内侧的抽真空件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一螺纹,盖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上开设第一凹槽。
22.盖体的边沿上一体成型或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抽真空件的底部和盖体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以使主体盖内部的气体经过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后通过腔体从第一穿孔中流出抽气或流入泄压。
23.抽真空件向上设有延伸环,便于连接真空抽气阀。
24.主体盖上设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内固定轨道环,所述轨道环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轨道环上设有数字,滑块上设有用于数字选中的第二凹槽。
25.主体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起,能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帮助主体盖的安装,增加摩擦,主体盖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26.第二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一通道底部的内径,能够防止移动件与主体盖脱离。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抽真空件上连接上抽真空阀,用于抽出主体盖内侧的空气,当需要泄压的时候,手动向上提起移动件,使得第一限位环和第一通道分离,实现泄压;本实用新型抽气通道和泄压通道为同一通道,能够增加密封性,防止抽气时出现气体泄漏的现象,增加抽气效率。
28.本实用新型装配方便,只需要将抽真空件从外侧向主体盖的内侧插入,盖体位于主体盖内侧与抽真空件螺纹连接,能够保证移动件可控制主体盖内外的连通通道是否连通。
29.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