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展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边对开式展柜。
背景技术:
2.一般情况下,用于展览的展品都比较贵重,展柜用于防止此类展品在展览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空气侵蚀,也用于隔绝观展人员和展品,保证观展人员近距离观赏展品的同时不会触摸损坏展品。
3.现有展柜都是将柜门设置在一面,柜门打开,露出的展台面积较小,大型展品放入此类展柜十分不便,需要至少两位工作人员合作,先将展品搬移至正对柜门的位置放下,再面向柜门,抬起展品放置在展台上,整个展品搬放的过程十分繁琐,而且大型展品一般质量较大,此类展柜导致的该种展品搬放方式十分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相邻设置至少两个柜门,柜门打开能够露出展台较大面积,便于展品置入的邻边对开式展柜。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邻边对开式展柜,包括展台、柜体,柜体包括有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柜门,每个柜门都位于柜体的不同面,柜门与展台活动连接,柜门能够向远离或靠近展台的方向移动,柜门向远离展台的方向移动时,为从展台的前方移动至展台的侧方或侧后方;至少两个相邻的柜门向远离展台的方向移动后,能够露出展台至少一半的部分。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相邻的柜门打开,能够露出展台一半以上的面积,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将展品从打开的柜门处搬至展台上;柜门的打开方向是从展台的前方至展台的侧方或侧后方,在柜门打开后,不阻碍工作人员搬运展品的道路,使工作人员能够顺畅将展品搬至展台上,中间不用停放展品。
8.优选的,展台与柜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稳固连接展台与柜门的同时,辅助柜门相对展台移动。
10.优选的,每个柜门与柜体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组件。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柜门由一个连接组件带动,即操作一个连接组件带动一个柜门移动,灵活开合单个柜门,防止每个柜门的开合时产生相互干扰。连接组件稳固连接展台和每个柜门。
12.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与展台转动连接、另一端推动柜门移动;伸缩件伸长或缩短,带动柜门向远离或靠近展台的方向移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伸长或缩短,将柜门推离或拉至展台,伸缩件结构建议,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14.优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定轨件,定轨件的两端分别与展台、柜门转动连接,伸缩
件的另一端与定轨件转动连接,伸缩件伸长或缩短,带动定轨件相对展台和柜门转动,带动柜门向远离或靠近展台的方向移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轨件限定了柜门的移动轨迹,即从展台的前方至展台的侧方或侧后方,伸缩件与定轨件配合打开或关闭柜门。
16.优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加固件,加固件的两端分别与展台、柜门转动连接,伸缩件伸长或缩短,带动加固件相对展台和柜门转动。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件用于辅助柜门稳定移动,还用于加强柜门与展台连接的稳固性,防止柜门频繁开合过程中脱离展台。
18.优选的,伸缩件、定轨件、加固件三者在转动过程中,三者的端点依次连线形成的图形始终为平行四边形。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定轨件、加固件三者相互配合,限定柜门开合不变的移动轨迹,保证柜门能够最大程度打开,露出大面积展台,方便展品的置入。
20.优选的,所有柜门打开,露出整个展台;所有柜门关闭,将展台与外部隔离。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柜门打开能够将展台完全露出,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将展品搬放置展台上。
22.优选的,柜体与展台接触的部位、柜门与柜门之间接触的部位均固定有密封条。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柜门将展台与外部隔离时,防止外部的大量空气进入展台,侵蚀展台上放置的展品。
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柜门,所有柜门能够同时打开,并且打开后,能够露出展台一半以上的面积,露出面积足够大,使工作人员不经过停放、换位的步骤就将展品放置在展台上,尤其对于大型展品来说,本展柜柜门的设置方式也能够相对减少人力的耗费。
附图说明
25.图1为邻边对开式展柜的两个柜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邻边对开式展柜仅打开一个柜门状态下的俯视图。
27.图3为邻边对开式展柜的两个柜门完全关闭状态下的俯视图。
28.图4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记:展台-1、柜体-2、柜门-21、封顶边-22、封底边-23、连接组件-3、伸缩件-31、定轨件-32、加固件-33、支撑件-4。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请参看图1至图4,一种邻边对开式展柜,包括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台1和柜体2,两者的边角相互对应;柜体2沿顶面对角线分割为两个柜门21,柜门21的底部为“l”型、顶部为直角三角形,柜门21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分别固定有“l”型的封顶边22和封底边23,加固整
个柜门21,柜门21的其他部分均为透明材质,例如透明玻璃、透明膜,用于展示展品。
33.展台1顶面与柜门21的封底边23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连接组件3包括伸缩件31、杆状的定轨件32和加固件33;伸缩件31的一端与展台1的顶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定轨件32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伸缩件31能够以其自身与展台1的连接点为轴心相对展台1在水平面内转动,也能够以其自身与定轨件32的连接点为轴心相对定轨件32在水平面内转动;定轨件32的两端分别与展台1、封底边23转动连接,定轨件32能够以其自身与展台1的连接点为轴心相对展台1在水平面内转动,也能够以其自身与封底边23为轴心相对封底边23在水平面内转动;加固件33的两端分别与展台1、封底边23转动连接,加固件33能够以其自身与展台1的连接点为轴心相对展台1在水平面内转动,也能够以其自身与封底边23为轴心相对封底边23在水平面内转动;伸缩件31与加固件33始终平行,伸缩件31和加固件33两者连接展台1的连接点的连线始终平行于定轨件32;伸缩件31伸长或缩短,带动定轨件32和加固件33水平转动。伸缩件31、定轨件32、加固件33三者在转动过程中,三者的端点依次连线形成的图形始终为平行四边形,三者相互配合,限定柜门21开合不变的移动轨迹,保证柜门21能够最大程度打开,露出大面积展台1,方便展品的置入。
34.每个柜门21与展台1连接有一套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稳固连接展台1与柜门21的同时,辅助柜门21相对展台1移动。并且每个柜门21由一个连接组件3带动,操作一个连接组件3带动一个柜门21移动,灵活开合单个柜门21,防止柜门21的在开合过程中发生相互干扰。伸缩件31伸长或缩短,将柜门21推离或拉至展台1,伸缩件31结构简易,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定轨件32限定了柜门21的移动轨迹,即从展台1的前方至展台1的侧方,伸缩件31与定轨件32配合打开或关闭柜门21;加固件33用于辅助柜门21稳定移动,还用于加强柜门21与展台1连接的稳固性,防止柜门21频繁开合过程中脱离展台1。
35.柜门21打开过程中,柜门21从展台1的前方移动至展台1的侧方。两个柜门21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两个柜门21靠近伸缩件31的一面由相互垂直变为相互平行,并位于不同平面内;两个柜门21远离伸缩件31的一面由相互垂直变为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展台1全部露出,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将展品从打开的柜门21处搬至展台1上,柜门21打开的方向不阻碍工作人员搬运展品的道路,使工作人员能够顺畅将展品搬至展台1上,搬运期间不需要停放展品。
36.伸缩件31为电动遥控的油缸或气缸或推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器远程控制伸缩件31伸长或缩短,进而控制柜门21开合。
37.封顶边22和封底边23两者与展台1接触的部位、两个柜门21之间接触的部位均固定有密封条。在柜门21关闭时,防止外部的大量空气进入展台1,侵蚀展台1上放置的展品。
38.展台1最顶部固定有平面的展板,展板与展台1通过支撑件4连接,连接组件3位于展台1与展板之间,展品放置在展板上。
39.本展柜的使用方法为:
40.(1)将两个伸缩件31伸至最长,伸缩件31与定轨件32、加固件33配合打开两个柜门21,露出整个展台1;
41.(2)将展品搬运放置在展台1上;
42.(3)将两个伸缩件31缩至最短,两个柜门21的封底边23均与展台1密封接触,两个柜门21的顶部拼接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顶面,柜体2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完全将展台1
及展台1上的展品与外部隔离。
4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