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
背景技术:
2.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3.担架是急诊科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的担架大多由小推车、小推车上的床板、床板上的床垫和床垫上的防护罩组成,现有的防护罩大多是直接掖在床垫底部,在实际的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位于患者头部和腿部的防护罩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的床板上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方铺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左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担架本体的床板左端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右端通过定位组件与担架本体的床板右端连接;
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防护罩左端的多个连接孔、安装于连接孔内的连接环和设置于担架本体的床板左端底部的多个l型连接杆,所述连接环滑动套设于l型连接杆表面;
8.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防护罩右端的多个定位孔、安装于定位孔内的定位环和设置于担架本体的床板右端底部的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环滑动套设于定位柱表面,所述定位柱底部活动插接有用于防止定位环滑脱的防脱板,所述定位柱和防脱板通过u型插销连接,所述定位柱和防脱板内均开设有与u型插销连接一侧配合的销孔,所述定位柱表面连接有由松紧绳组成的绳环,所述u型插销另一侧与绳环插接。
9.进一步,所述u型插销表面开设有防止绳环脱落的弧形凹槽。
10.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与床垫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具体为防水布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环和l型连接杆的配合,将防护罩的左端固定在担架本体的床板左端,再通过定位环和定位柱的配合,将防护罩的右端固定在担架本体的床板右端,并通过定位柱底部的防脱板避免定位环脱落,使得防护罩固定在担架本体上,避免出现防护罩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中担架本体的床板、床垫2和防护罩3的位置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中连接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中定位柱、防脱板和u型插销连接的爆炸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中u型插销的侧视图。
19.图中:1、担架本体;2、床垫;3、防护罩;4、连接组件;41、连接环;42、l型连接杆;5、定位组件;51、定位环;52、定位柱;53、防脱板;54、u型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6,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担架本体1的床板上设置有床垫2,床垫2上方铺设有防护罩3,防护罩3的左端通过连接组件4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连接,防护罩3的右端通过定位组件5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连接;
23.连接组件4包括开设于防护罩3左端的多个连接孔、安装于连接孔内的连接环41和设置于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底部的多个l型连接杆42,连接环41滑动套设于l型连接杆42表面;
24.定位组件5包括开设于防护罩3右端的多个定位孔、安装于定位孔内的定位环51和设置于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底部的多个定位柱52,定位环51滑动套设于定位柱52表面,定位柱52底部活动插接有用于防止定位环51滑脱的防脱板53,定位柱52和防脱板53通过u型插销54连接,定位柱52和防脱板53内均开设有与u型插销54连接一侧配合的销孔,定位柱52表面连接有由松紧绳组成的绳环,u型插销54另一侧与绳环插接,通过连接环41和l型连接杆42的配合,将防护罩3的左端固定在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再通过定位环51和定位柱52的配合,将防护罩3的右端固定在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并通过定位柱52底部的防脱板53避免定位环51脱落,使得防护罩3固定在担架本体1上,避免出现防护罩3脱落的情况。
25.进一步,u型插销54表面开设有防止绳环脱落的弧形凹槽。
26.进一步,防护罩3与床垫2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具体为防水布料。
27.工作原理:当需要跟换防护罩3时,先拉动绳环,接着将u型插销54抽出,使得定位柱52与防脱板53解锁,然后将防护罩3右端的定位环51滑离定位柱52,实现防护罩3右端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脱离,进一步将防护罩3左端的连接环41滑离l型连接杆42,使得防护罩3左端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脱离;
28.进一步,拿取新的防护罩3,反向操作上述的操作,实现新的防护罩3的铺设。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本体(1),所述担架本体(1)的床板上设置有床垫(2),所述床垫(2)上方铺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左端通过连接组件(4)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连接,所述防护罩(3)的右端通过定位组件(5)与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开设于防护罩(3)左端的多个连接孔、安装于连接孔内的连接环(41)和设置于担架本体(1)的床板左端底部的多个l型连接杆(42),所述连接环(41)滑动套设于l型连接杆(42)表面;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开设于防护罩(3)右端的多个定位孔、安装于定位孔内的定位环(51)和设置于担架本体(1)的床板右端底部的多个定位柱(52),所述定位环(51)滑动套设于定位柱(52)表面,所述定位柱(52)底部活动插接有用于防止定位环(51)滑脱的防脱板(53),所述定位柱(52)和防脱板(53)通过u型插销(54)连接,所述定位柱(52)和防脱板(53)内均开设有与u型插销(54)连接一侧配合的销孔,所述定位柱(52)表面连接有由松紧绳组成的绳环,所述u型插销(54)另一侧与绳环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插销(54)表面开设有防止绳环脱落的弧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与床垫(2)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具体为防水布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救护用担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的床板上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方铺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左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担架本体的床板左端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右端通过定位组件与担架本体右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环和L型连接杆的配合,将防护罩的左端固定在担架本体的床板左端,再通过定位环和定位柱的配合,将防护罩的右端固定在担架本体的床板右端,并通过定位柱底部的防脱板避免定位环脱落,使得防护罩固定在担架本体上,避免出现防护罩脱落的情况。免出现防护罩脱落的情况。免出现防护罩脱落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新财
技术研发日:2021.10.0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