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5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承环。


背景技术:

2.支承环,也叫支撑环,是一种用于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上的、支撑活塞或活塞杆运动的零件,它能防止活塞或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直接接触和摩擦,起到保护缸体与活塞或活塞杆不被损坏的作用。
3.现有的支承环通常采用开口设计,在活塞杆往复运动中支承环外周面必会与缸体发生直接接触与摩擦,在加上压缩机的长期高强度运动,支承环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很容易使支承环的开口处因受力不均匀发生错位,造成支承环破损等情况,无法正常对活塞完成保护作用,使用寿命短,并且容易造成压缩机故障,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支承环使用寿命的支承环。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支承环,包括支承环本体,所述支承环本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支承环本体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方向相互错列的卸压槽,所述支承环本体外周面上沿其轴向排列开设有多个环形槽,多个所述环形槽均与开口相通,所述开口将环形槽分为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每个所述环形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承压环,所述承压环上设有限制承压环活动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限制承压环位于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承压环,在支承环安装完成后,将承压环移动至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之间,承压环可对支承环的开口处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增加了支承环的稳定性,避免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造成支承环本体开口左右两端因摩擦力而造成错位偏移,而造成支承环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多个承压环,可以使各承压环同时分摊压力,更好的增加承压环的稳定性以及抗压性,更好的增加了支承环的使用寿命。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承压环外周面的凹槽、开设于承压环与凹槽相通且垂直于承压环运动方向的通孔以及滑动设于通孔内的限位杆,所述环形槽上开设有供限位杆插入用于限制承压环滑动的限位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机构的作用在于将承压环定位至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之间,防止承压环在支承环运动的过程中滑出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之间,从而使承压环丧失增加支承环稳定性的作用。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上形成一台阶,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挤压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触于台阶上,一端固定在凹槽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可对限位杆起预紧力的作用,将限位杆挤压于限位块内,防止其滑出,而造成定位机构失去定位作用而使发生承压环偏移。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环背向支承环本体内圈的一侧面未凸出于卸压槽背向支
承环本体内圈的一侧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卸压槽为相互错列设置的,其作用在于使运动过程中挤压造成的气压从卸压槽内排出,防止支承环发生自旋转,减少支承环与缸体的磨损,将承压环背向支承环本体内圈的一侧设有未凸出卸压槽背向支承环本体内圈一侧,作用在于防止支承环高于卸压槽内圈,而堵住卸压槽,造成卸压效果降低。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承压环增加支承环的抗压性、稳定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支承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
15.图2为实施例的支承环本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的承压环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18.图中: 1、支承环本体;2、开口;3、卸压槽;4、环形槽;401、左部槽体;402、右部槽体;5、承压环;6、定位机构;601、凹槽;602、通孔;603、限位杆;604、台阶;7、限位孔;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参考图1至图4,一种支承环,包括支承环本体1,支承环本体1上形成有开口2,支承环本体1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方向相互错列的卸压槽3,支承环本体1外周面上沿其轴向排列开设有多个环形槽4,每个环形槽4均与开口2相通,开口2将环形槽4分为左部槽体401与右部槽体402,每个环形槽4内均滑动设置有承压环5,承压环5背向支承环本体1内圈的一侧面未凸出于卸压槽3背向支承环本体1内圈的一侧面,承压环5上设有限制承压环5滑动的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限制承压环5位于左部槽体401与右部槽体402之间。
21.定位机构6包括开设于承压环5外周面的凹槽601、开设于承压环5与凹槽601相通且垂直于承压环5运动方向的通孔602以及滑动设于通孔602内的限位杆603,环形槽4上开设有多个供限位杆603插入用于限制承压环5滑动的限位孔7,限位杆603上形成一台阶604,限位杆603上套设有挤压限位杆603进入限位孔7的弹簧8,弹簧8一端抵触于台阶604上,一端固定在凹槽601上。
2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承环,包括支承环本体(1),所述支承环本体(1)上形成有开口(2),所述支承环本体(1)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方向相互错列的卸压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本体(1)外周面上沿其轴向排列开设有多个环形槽(4),每个所述环形槽(4)均与开口(2)相通,所述开口(2)将环形槽(4)分为左部槽体(401)与右部槽体(402),每个所述环形槽(4)内均活动设置有承压环(5),所述承压环(5)上设有限制承压环(5)活动的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限制承压环(5)位于左部槽体(401)与右部槽体(4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开设于承压环(5)外周面的凹槽(601)、开设于承压环(5)与凹槽(601)相通且垂直于承压环(5)运动方向的通孔(602)以及滑动设于通孔(602)内的限位杆(603),所述环形槽(4)上开设有供限位杆(603)插入用于限制承压环(5)滑动的限位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03)上形成一台阶(604),所述限位杆(603)上套设有挤压限位杆(603)进入限位孔(7)的弹簧(8),所述弹簧(8)一端抵触于台阶(604)上,一端固定在凹槽(60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环(5)背向支承环本体(1)内圈的一侧面未凸出于卸压槽(3)背向支承环本体(1)内圈的一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承环,包括支承环本体,支承环本体上形成有开口,支承环本体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方向相互错列的卸压槽,支承环本体外周面上沿其轴向排列开设有多个环形槽,多个环形槽均与开口相通,开口将环形槽分为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每个环形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承压环,承压环上设有限制承压环活动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限制承压环位于左部槽体与右部槽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承压环增加支承环的抗压性、稳定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支承环的使用寿命。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支承环的使用寿命。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支承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民 王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迦特氟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