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丸抛光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5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丸抛光用装置。


背景技术:

2.抛丸除锈机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把一定粒度的钢丸靠抛头的离心力抛出,被抛出的钢丸与构件猛烈碰撞打击从而达到祛除钢材表面锈蚀的目的的一种方法,而钢丸摩擦除锈装置则是通过钢丸与钢材之间的摩擦,从而去除掉钢材表面锈蚀的一种装置,但是市面上各种的钢丸抛光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75711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钢丸摩擦除锈装置,其虽然实现了防止锈蚀废渣飘向空中或散落地面的好处,但是并未解决现有的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皮带与轮盘的松紧程度会降低,导致皮带与轮盘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钢丸抛光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丸抛光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皮带与轮盘的松紧程度会降低,导致皮带与轮盘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包括:固定架、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处于固定架一侧表面底端,所述升降底座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升降底座顶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块底端处于限位槽内部,所述升降底座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块底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且所述螺纹杆一端处于螺纹槽内部,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套,所述螺纹杆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底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升降底座一侧表面设置有转把,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转把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固定块两侧表面均设置有t型块,且所述t型块处于t型槽内部。
7.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处于固定架顶端表面,所述滚筒顶端表面设置有滚筒盖,所述滚筒与滚筒盖一侧连接处设置有铰链,所述滚筒盖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杆处于定位槽内部,所述定位块一侧表面设置有锁紧螺栓,且所述锁紧螺栓贯穿定位杆内部,所述滚筒顶端一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滚筒盖底端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块,且所述卡块处于卡槽内部。
8.优选的,所述t型块与t型槽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所述t型槽与t型块为活动连接,所述t型块与固定块为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第二锥形齿轮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限位套为活动连接且所述限位套处于第二锥形齿轮顶端表面。
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槽内壁社会自由内螺纹。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顶端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表面设置有皮带。
12.优选的,所述卡槽外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所述卡块内壁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13.优选的,所述滚筒盖与定位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为活动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安装了螺纹杆与螺纹槽,保证了能够升降固定块的高度,通过安装了限位套,保证了螺纹杆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起到调整固定块的作用,通过安装了t型槽与t型块,保证了固定块不会偏移,影响电机的角度。
16.(2)、通过卡槽与卡块外侧表面设置了橡胶套,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安装了定位杆与定位槽,避免了盖紧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所示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固定架,2、升降底座,3、固定块,4、电机,5、皮带,6、滚筒,7、滚筒盖,8、限位槽,9、t型槽,10、t型块,11、转把,12、第一锥形齿轮,13、限位套,14、第二锥形齿轮,15、螺纹杆,16、螺纹槽,17、铰链,18、卡槽,19、卡块,20、定位块,21、锁紧螺栓,22、定位杆,2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钢丸抛光用装置包括:固定架1、升降机构和定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座2,升降底座2处于固定架1一侧表面底端,升降底座2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升降底座2顶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8,固定块3底端处于限位槽8内部,升降底座2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5,固定块3底端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6,且螺纹杆15一端处于螺纹槽16内部,螺纹杆15外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套13,螺纹杆15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4底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2,升降底座2一侧表面设置有转把11,且第一锥形齿轮12与转把11为固定连接,限位槽8内壁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9,固定块3两侧表面均设置有t型块10,且t型块10处于t型槽9内部。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滚筒6,滚筒6处于固定架1顶端表面,滚筒6顶端表面设置有滚筒盖7,滚筒6与滚筒盖7一侧连接处设置有铰链17,滚筒盖7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杆22,滚筒6表面设置有定位块20,定位块20表面开设有定位槽23,且定位杆22处于定位槽23内部,定位块20一侧表面设置有锁紧螺栓21,且锁紧螺栓21贯穿定位杆22内部,滚筒6顶端一侧表面开设有卡槽18,滚筒盖7底端一侧表面设置有卡块19,且卡块19处于卡
槽18内部。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t型块10与t型槽9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t型槽9与t型块10为活动连接,t型块10与固定块3为固定连接。
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15与第二锥形齿轮14为固定连接,螺纹杆15与限位套13为活动连接且限位套13处于第二锥形齿轮14顶端表面。
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15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螺纹槽16内壁社会自由内螺纹。
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3顶端表面设置有电机4,电机4一侧表面设置有皮带5。
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槽18外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套,卡块19内壁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滚筒盖7与定位杆22为固定连接,定位杆22与定位槽23为活动连接。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改装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皮带5的松紧程度调整时,首先转动转把11,转把11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4带动螺纹杆15转动,螺纹杆15在限位套13内部转动,固定块3的高度发生变化,t型块10在t型槽9内部滑动,固定块3带动电机4向下移动,电机4将皮带5向下拉紧,调整合适高度,通过安装了螺纹杆15与螺纹槽16,保证了能够升降固定块3的高度,通过安装了限位套13,保证了螺纹杆15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起到调整固定块3的作用,通过安装了t型槽9与t型块10,保证了固定块3不会偏移,影响电机4的角度,在使用完成本装置之后,滚筒6内部会残留大量铁屑,为了方便打开滚筒盖7清理,首先转松锁紧螺栓21,取出锁紧螺栓21,锁紧螺栓21离开定位杆22内部,将滚筒盖7向上推动,滚筒盖7围绕着铰链17转动,定位杆22离开定位槽23内部,卡槽18离开卡块19内部,然后进行清理,通过卡槽18与卡块19外侧表面设置了橡胶套,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安装了定位杆22与定位槽23,避免了盖紧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3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丸抛光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1)、通过安装了螺纹杆15与螺纹槽16,保证了能够升降固定块3的高度,通过安装了限位套13,保证了螺纹杆15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起到调整固定块3的作用,通过安装了t型槽9与t型块10,保证了固定块3不会偏移,影响电机4的角度。
35.(2)、通过卡槽18与卡块19外侧表面设置了橡胶套,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安装了定位杆22与定位槽23,避免了盖紧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