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变电站及开闭站开关柜的分合闸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分别是遥控操作和就地操作。遥控操作是通过变电站监控机对开关柜进行远方操作,就地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利用开关柜上的分合闸手把实现开关柜的分合闸。开关柜的分合闸手把如图1所示。目前,对于开关柜分合闸的操作首选是远程遥控操作,当因通讯故障等导致远程遥控无法操作时,就需要就地操作,如果开关柜在就地操作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
4.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开关柜分合闸包括分合闸手把,所述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控制单元以及控制手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圆柱状,其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分合闸手把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壳上与所述连接件带所述卡槽的端面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电机电源接口;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紧急控制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所述紧急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远距离连接,配置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分合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机电源接口相连接,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分合控制信号向所述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柜分合闸的分合。
5.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开设有所述开口的侧面上设有永磁铁。
6.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把手。
7.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的圆弧面上设有指示标记;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观察口。
8.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包括矩形箱体以及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与所述矩形箱体相铰接,另一端设有锁扣。
9.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矩形箱体内设有至少一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矩形箱体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格;所述控制单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格内。
10.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矩形箱体的外部设有拎手。
11.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参数为:功率为10w,转速为10转每分钟,工作电压为直流12v。
12.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不锈钢材质。
13.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永磁铁的吸力为100n。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可适用于变电站、开闭站、环网柜内的开关柜,并且不需要改动开关柜本体结构以及开关柜内二次回路,节省了安装成本;当远程遥控无法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手柄向控制单元发送分合控制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分合控制信号向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机相应地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分合闸手把相应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来实现开关柜的分闸或合闸;由于控制手柄与控制单元为远距离连接,极大地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开关柜分合闸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的连接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的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的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22.10、分合闸手把;
23.20、控制箱;21、矩形箱体;22、箱盖;23、控制单元;24、控制面板;25、紧急控制接口;26、电源输出接口;27、分隔板;28、锁扣;29、拎手;
24.30、连接装置;31、外壳;32、电机;33、连接件;34、卡槽;35、电机电源接口;36、开口;37、永磁铁;38、把手;39、观察口;
25.40、控制手柄;41、220v电源输入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其中开关柜分合闸包括分合闸手把10,分合闸手把10的结构如图1所示。
28.请参考图2至图6,所述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包括连接装置30、控制单元23以及控制手柄40;所述连接装置30包括外壳31;所述外壳31内设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呈圆柱状,其远离所述电机32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卡槽34;所述卡槽34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分合闸手把10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壳31上与
所述连接件33带有所述卡槽34的端面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开口36;所述开口36的形状尺寸与分合闸闸盘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壳31上还设有电机电源接口35。在使用时,该连接装置固定在开关柜上,其中开口36正对分合闸闸盘,分合闸手把10卡在连接件33的卡槽34内。
29.所述控制单元23包括控制面板24;所述控制面板24上设有紧急控制接口25和电源输出接口26;所述控制手柄40通过所述紧急控制接口25与所述控制单元23远距离连接,配置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23发送分合控制信号;具体地,控制手柄40通过长电线连接在控制面板24上的紧急控制接口25上,这里电线的长度以能够确保离开关柜足够远为宜,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一般为50米,所述控制手柄40上设有两个按钮,分别为分闸按钮和合闸按钮,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按下分闸按钮/合闸按钮,将分合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23通过所述电源输出接口26与所述电机电源接口35相连接,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分合控制信号向所述电机32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柜分合闸的分合;具体的,所述电源输出接口26与所述电机电源接口35之间通过电线相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分合控制信号来向电机32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机32相应地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连接件33带动分合闸手把10相应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来实现开关柜的分闸或合闸。
30.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还可以包括远程遥控器,远程遥控器的有效遥控距离为100米;所述远程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无线连接,控制单元内置遥控模块,用于接收远程遥控器发送的分合闸信号,控制根据接收的分合闸信号向所述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柜分合闸的分合。由于远程遥控器及其与控制单元的连接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故此处不再赘述。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优先选择通过远程遥控器来发送分合闸信号。
31.优选的,所述外壳31开设有所述开口36的侧面上设有永磁铁37,在使用时,通过永磁铁37的磁力将连接装置30固定在开关柜上。
32.优选的,所述外壳31上还设有把手38,把手38的设置便于连接装置30的拆装与携带。
33.优选的,所述连接件33的圆弧面上设有指示标记;所述指示标记可采用在连接件33的圆弧面上张贴标签的形式,或者是将指示标记直接刻在连接件33的圆弧面上,指示标记包括分闸标记和合闸标记两种;所述外壳31上还开设有观察口39,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口39来观察指示标记,从而知晓当前分合闸手把10所处的位置。
34.请进一步参考图4,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23安装在控制箱20内;既可以对控制单元23起到保护作用,又便于携带;所述控制箱20包括矩形箱体21以及箱盖22;所述箱盖22的一端与所述矩形箱体21相铰接,另一端设有锁扣28。
35.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21内设有至少一块分隔板27;所述分隔板27将所述矩形箱体21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格;所述控制单元23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格内。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了三块分隔板27,三块分隔板27将矩形箱体21的内部分隔成了四个容纳格,所述控制单元23位于其中一个容纳格内,另外的三个容纳格可用于存放电源线、工具等。
36.优选的,所述矩形箱体21的外部设有拎手29,便于携带。
37.优选的,所述电机32的参数为:功率为10w,转速为10转每分钟,工作电压为直流
12v(考虑到人体的安全电压小于36v)。由于电机的工作电压为直流12v,则控制单元23需要输出12v的直流电压;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控制单元23包括蓄电池,电机32的电机电源接口与控制面板24上的12v电源输出接口相连接,由蓄电池直接提供12v的的工作电压;第二种是:控制单元23的控制面板24上设置220v电源输入接口41,通过220v电源线取用交流220v电压,通过电源转换器转化为直流12v电压,控制单元将12v直流电传输至控制单元的电路板,并经控制面板上的12v电源输出接口与电机电源接口相连,为电机32提供12v的的工作电压。
38.优选的,所述外壳31为不锈钢材质。
39.优选的,所述永磁铁37的吸力为100n。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分合闸紧急操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可适用于变电站、开闭站、环网柜内的开关柜,并且不需要改动开关柜本体结构以及开关柜内二次回路,节省了安装成本;当远程遥控无法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手柄向控制单元发送分合控制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分合控制信号向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机相应地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分合闸手把相应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来实现开关柜的分闸或合闸;由于控制手柄与控制单元为远距离连接,极大地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4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