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6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2.sncr系统中尿素母管使用时间过长,使用时通流面积小,整条管道内部结垢堵塞严重,尿素流量小无法满足两台炉的用量需求。
3.经过捅管、割管清理、酸洗后仍无法彻底清理干净;为了满足用量需求,确保环保指标正常排放,因此,设计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使其便于决sncr系统中尿素母管内部结垢堵塞的问题,增加一路旁路管道平时可作备用,且两条管如等效电路一样可走循环。同时增加酸罐可定期对管道进行循环酸洗,可以保证管道常年通畅,系统稳定运行,使得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实用性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从左往右分别安装有一号炉、二号炉,所述一号炉与二号炉的底端中部共同连接有旧主管道,所述旧主管道贯穿支撑座且延伸至其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旧连接管道、二号管道,所述旧连接管道与二号管道的上下均对称设有第一dn手动阀,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右壁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尿素小罐,所述二号管道的右侧连接有一号辅管道,所述一号辅管道与尿素小罐相连接,所述旧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一号主管道,所述一号主管道与尿素小罐相连接,所述一号主管道的外侧设有第二dn25电动阀,所述旧主管道的左侧连接有四号管道,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左壁通过安装板安装有酸罐,所述四号管道与酸罐相连接,所述旧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三号管道,所述环形管道的上下两端均对称设有尿素喷射泵。
7.优选的,所述旧主管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dn25电动阀。
8.优选的,所述三号管道靠近酸罐的一端设有第三dn25电动阀,所述三号管道与酸罐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酸罐的容积为1m
³

10.优选的,所述一号主管道、一号辅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的管道材料使用为不锈钢304材质,直径为32mm。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先铺设一条尿素旁路四号管道,并将其与旧主管道通过三通弯头与其连接起来,并在二号管道与旧连接管道上分别铺设连接一号主管道,将一号主管道与尿素小罐连接起来,并在一号主管道的一端安装一个第二dn电动阀,平时指标低的时候,可以走尿素
循环,保证管道里有流量通过,这样管道不容易结垢堵塞,同时可节约物料。
13.2、通过在环形管道上也通过三通弯头连接上三号管道,将三号管道的另一端与酸罐连通并在靠近酸罐的一端安装一个第三dn25电动阀,通过尿素喷射泵来控制通过量,管道材料使用为不锈钢304,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弯头,增加酸系统循环可定期清理管道,管道内壁附着的结垢会回到酸罐内,有效的避免管道常年累积结垢的问题,但是要控制好清洗的频次,频次太高会对减少管道的使用寿命。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其便于决sncr系统中尿素母管内部结垢堵塞的问题,增加一路旁路管道平时可作备用,且两条管如等效电路一样可走循环。同时增加酸罐可定期对管道进行循环酸洗,可以保证管道常年通畅,系统稳定运行,使得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原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a部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中:一号炉1、二号炉2、旧主管道3、第一dn25电动阀4、一号主管道5、第二dn25电动阀6、尿素小罐7、一号辅管道8、二号管道9、旧连接管道10、第一dn25手动阀11、旧分管道12、环形管道13、三号管道14、第三dn25电动阀15、酸罐16、四号管道17、尿素喷射泵18、支撑座19。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3,一种无堵塞尿素循环给料系统,包括支撑座19,支撑座19的上端左右两侧从左往右分别安装有一号炉1、二号炉2,一号炉1与二号炉2的底端中部共同连接有旧主管道3,旧主管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dn25电动阀4,便于控制好清洗的频次。
21.旧主管道3贯穿支撑座19且延伸至其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旧连接管道10、二号管道9,旧连接管道10与二号管道9的上下均对称设有第一dn25手动阀11,所述支撑座19的内侧右壁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尿素小罐7,所述二号管道9的右侧连接有一号辅管道8,所述一号辅管道8与尿素小罐7相连接,所述旧连接管道10的一端连接有一号主管道5,所述一号主管道5与尿素小罐7相连接,一号主管道5的外侧设有第二dn25电动阀6,旧主管道3的左侧连接有四号管道17,支撑座19的内侧左壁通过安装板安装有酸罐16,酸罐16的容积为1m
³
,便于存储的容量适当,不易沉积杂质。
22.一号主管道5、一号辅管道8、二号管道9、三号管道14、四号管道17的管道材料使用为不锈钢304,直径为32mm,便于有效的避免管道常年累积结垢的问题。
23.所述四号管道17与酸罐16相连接,旧连接管道10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道13,环形管道13的一端连接有三号管道14,三号管道14靠近酸罐16的一端设有第三dn25电动阀15,三号管道14与酸罐16相连接,便于走尿素循环,保证管道里有流量通过。
24.环形管道13的上下两端均对称设有尿素喷射泵18。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铺设一条尿素旁路四号管道17,并将其与旧主管道3通过三通弯头与其连接起来,并在二号管道9与旧连接管道10上分别铺设连接一号主管道5,将一号主管道5与尿素小罐7连接起来,并在一号主管道5的一端安装一个第二dn25电动阀6,平时指标低的时候,可以走尿素循环,保证管道里有流量通过,这样管道不容易结垢堵塞,同时可节约物料,在环形管道13上也通过三通弯头连接上三号管道14,将三号管道14的另一端与酸罐16连通并在靠近酸罐16的一端安装一个第三dn25电动阀15,通过尿素喷射泵来控制通过量,管道材料使用为不锈钢304,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弯头,增加酸系统循环可定期清理管道,管道内壁附着的结垢会回到酸罐内,有效的避免管道常年累积结垢的问题,但是要控制好清洗的频次,频次太高会减少管道的使用寿命。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