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蒸汽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液浓缩系统。
背景技术:
2.药液浓缩系统是应用于中西药轻化工等行业的液体蒸发浓缩和收膏的主要工艺设备,主要由加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凝液接收器等组成,可利用料液自循环而使料液不断的蒸发和浓缩,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存在极大的能源消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加热器内用于加热稀溶液使溶液中溶媒蒸发所消耗的蒸汽;二是经汽化的溶媒蒸汽再次冷凝成溶媒液体时在冷凝器中所需要的冷却水,在其生产过程中,前者需供给热量,而后者却需要带走热量,当产量越大(即蒸发量越大)时,供给的热量也会越多,所需的蒸汽就越多,同时所需消耗的冷却水也就越多,由此可知,在单效浓缩器中,被加热的溶液所产生的溶媒蒸汽含有大量的热能,不但没有得到利用,相反还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冷却它,从而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药液浓缩系统,可实现蒸汽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药液浓缩系统,包括一级加热罐、一级蒸发罐、二级加热罐、二级蒸发罐及蒸汽处理排放装置,一级加热罐及二级加热罐的外壁均采用双层壁结构,双层壁结构之间形成蒸汽腔,一级加热罐连接有与其蒸汽腔相连通的蒸汽入口管,一级加热罐与二级加热罐之间连接有一级蒸汽管,一级加热罐及一级蒸发罐的周壁之间连接有一级药汽管,一级加热罐及一级蒸发罐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级药液排出管,一级蒸发罐与二级加热罐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二级加热罐与二级蒸发罐之间连接有二级药汽管,二级加热罐与二级蒸发罐的底部之间连接二级药液排出管,二级加热罐的蒸汽腔通过连接管连通二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的顶端连通蒸汽处理排放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加热罐包括加热罐体,加热罐体底部固设有三脚支撑座。
7.进一步地,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可供打开或关闭的顶盖。
8.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蒸发罐包括蒸发罐体,蒸发罐体底部设有三个支撑脚,蒸发罐体的高度位置高于加热罐体。
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一端连接于蒸发罐体顶部,其另一端连接于二级加热罐侧壁。
10.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罐体上设有可视窗,以供观察蒸发罐体内液位。
11.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罐体上设有气压表,以供监测蒸发罐体内气压。
12.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加热罐与一级加热罐的底部均连接进水支管,进水支管连接于一根主管上,每根进水支管及主管上分别设有阀门,主管还设有水泵。
13.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处理排放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冷却器及储水罐,二级蒸发罐顶部连接气液分离器一端,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器,冷却器的底部设有储水罐,以供收集冷凝水并排放,气液分离器靠近冷却器的一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至冷却器,以供气液分开进行入冷却器进行冷却后最终流入储水罐。
14.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底部设有排水管,以供集中排放冷却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药液浓缩系统,通过在一级加热罐及一级蒸发罐之后设置二级加热罐及二级蒸发罐。使得一级加热罐的用于加热的蒸汽腔内的蒸汽能进入二级加热罐的蒸汽腔进行重复利用。一级加热罐内药液加热后产生的蒸汽进入一级蒸发罐后,一部分水蒸汽流入一级加热罐内,另一部分蒸汽形成药液经一级药液排出管回流至一级加热罐内继续加热蒸发,充分利用了加热罐内的药蒸汽,保留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如此,可实现蒸汽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1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药液浓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一级加热罐1、一级蒸发罐2、二级加热罐3、二级蒸发罐4、蒸汽处理排放装置5、蒸汽入口管11、一级蒸汽管12、一级药汽管13、一级药液排出管10、循环管道14、二级药汽管22、二级药液排出管23、药液排放管20、连接管30、加热罐体15、三脚支撑座16、顶盖17、蒸发罐体24、支撑脚25、可视窗26、气压表27、进水支管31、主管32、阀门33、水泵34、气液分离器51、冷却器52、储水罐53、出水管54、排水管55。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液浓缩系统,包括一级加热罐1、一级蒸发罐2、二级加热罐3、二级蒸发罐4及蒸汽处理排放装置5。一级加热罐1及二级加热罐3的外壁均采用双层壁结构,双层壁结构之间形成蒸汽腔。一级加热罐1连接有与其蒸汽腔相连通的蒸汽入口管11,一级加热罐1与二级加热罐3之间连接有一级蒸汽管12,以供一级加热罐1蒸汽腔内蒸汽进入二级加热罐3蒸汽腔内进行利用。一级加热罐1及一级蒸发罐2的周壁之间连接有一级药汽管13,以将一级加热罐1内药液加热后产生的药蒸汽导入一级蒸发罐2内。一级加热罐1及一级蒸发罐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级药液排出管10。一级蒸发罐2与二级加热罐3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14,以供一级蒸发罐2内的蒸汽进入二级加热罐3的蒸汽腔进行再利用。一级加热罐1内的药蒸汽在一级蒸发罐2内一部分以水蒸汽的形式从循环管道14流入二级加热罐3内,另一部分药液经一级药液排出管10回流至一级加热罐1内继续加热蒸发。一级加热罐1及二级加热罐3通过蒸汽对罐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二级加热罐3与二级蒸发罐4之
间连接有二级药汽管22,以将二级加热罐3内药液加热后产生的药蒸汽导入二级蒸发罐4内。二级加热罐3与二级蒸发罐4的底部之间连接二级药液排出管23。二级加热罐3的蒸汽腔通过连接管30连通二级蒸发罐4,二级蒸发罐4的顶端连通蒸汽处理排放装置5,以对剩余的蒸汽进行收集处理。
23.一级药液排出管10及二级药液排出管23上均设置有药液排放管20,以供排放浓缩后的药液。
24.一级加热罐1采用不锈钢制成。一级加热罐1包括加热罐体15,加热罐体15用于容置待浓缩的药材。加热罐体15底部固设有三脚支撑座16,罐体15顶部设有可供打开或关闭的顶盖17。
25.一级蒸发罐2采用不锈钢制成。一级蒸发罐2包括蒸发罐体24,蒸发罐体24底部设有三个支撑脚25。蒸发罐体(24)用于容置待浓缩的药材。蒸发罐体24的高度位置高于加热罐体15,以供蒸汽能快速进入蒸发罐体24内,带出的药液在蒸发罐体24内蒸发去多余水分后通过一级药液排出管10回流至加热罐体15内继续加热。循环管道14一端连接于蒸发罐体24顶部,其另一端连接于二级加热罐3侧壁,以供注入蒸汽至二级加热罐3的双层壁结构之间的蒸汽腔。蒸发罐体24上设有可视窗26,以供观察蒸发罐体24内液位。蒸发罐体24上设有气压表27,以供监测蒸发罐体24内气压,保证气压正常。
26.二级加热罐3与一级加热罐1的结构相同,二级蒸发罐4与一级蒸发罐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二级加热罐3与一级加热罐1的底部均连接进水支管31,两根进水支管31连接于一根主管32上,每根进水支管31及主管32上分别设有阀门33,主管32还设有水泵34,以提供抽吸动力。
27.蒸汽处理排放装置5包括气液分离器51、冷却器52及储水罐53。二级蒸发罐4顶部连接气液分离器51一端,气液分离器51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器52,冷却器52的底部设有储水罐53,以供收集冷凝水并排放。气液分离器51靠近冷却器52的一端设有出水管54,出水管54连接至冷却器52,以供气液分开进行入冷却器52进行冷却后最终流入储水罐53。储水罐53底部设有排水管55,以供集中排放冷却水。
28.本实用新型药液浓缩系统,通过在一级加热罐1及一级蒸发罐2之后设置二级加热罐3及二级蒸发罐4。使得一级加热罐1的用于加热的蒸汽腔内的蒸汽能进入二级加热罐3的蒸汽腔进行重复利用。一级加热罐1内药液加热后产生的蒸汽进入一级蒸发罐2后,一部分水蒸汽流入一级加热罐1内,另一部分蒸汽形成药液经一级药液排出管10回流至一级加热罐1内继续加热蒸发,充分利用了加热罐1内的药蒸汽,保留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如此,可实现蒸汽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29.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