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测量装置是用于对压力系统进行压力测量的装置,一般指压力表,压力系统的组成包括管道部件、阀类控制以及提供能量的泵装置,根据压力系统的要求不同,对组成压力系统的各个部件的承压范围以及控压精度也各有高低,现有技术中的压力测量装置不仅安装复杂,且气密精密性不高,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使用不方便。
3.故需要提供一种压力测试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测试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压力测量装置不仅安装复杂,且气密精密性不高,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测试装置,包括设置有用于连接测试品的第一气流通道和连接合格品的第二气流通道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通的平衡组件、设置在所述平衡组件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通的控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平衡组件另一侧用于测试合格品数据和测试品数据的测试组件。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第一进气阀和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进气阀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阀的一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放气孔和第二放气孔,所述第一放气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阀的一侧,所述第二放气孔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阀的一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第一进气阀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进气阀与所述底板之间。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用于测试气流的压力变送器和用于检测测试品数据和合格品数据的微压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所述平衡组件的一侧,所述压力变送器和微压变送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微压变送器与所述底板之间。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衡组件包括用于平衡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的平衡阀,所述平衡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衡组件还包括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平衡阀之间。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包括进气孔和用于连接测试品和合格品的测试孔,所述进气孔位于底板靠近所述控制组件的一侧,所述测试孔位
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测试组件的一侧。
14.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测试装置,其通过第一进气阀控制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内,第二进气阀控制气流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内,平衡阀将平衡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阀,将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压保持相似或相同,压力变送器对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气压进行检测,用于测试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压是否相同或相似,微压变换器用于检测合格品和测试品的数据,由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结构对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管路热效应均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测试品的数据和合格品的数据,从而判断测试品是否合格,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测试品与合格品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便捷,测试的气密精密性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测试装置的底板的侧视图。
18.图3为图2中沿a-a剖切线所做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现有技术中的压力测量装置不仅安装复杂,且气密精密性不高,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使用不方便。
21.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压力测试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22.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测试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测试装置的底板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所做的剖面图。
23.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24.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测试装置,包括设置有用于连接测试品的第一气流通道111和连接合格品的第二气流通道112的底板11、设置在底板11上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的平衡组件14、设置在平衡组件 14一侧且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的控制组件12、以及设置在平衡组件14另一侧用于测试合格品数据和测试品数据的测试组件13,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位于底板11内,平衡组件
14位于设置在底板11上且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平衡组件14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的压力,以用于使第一气流通道111 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气流相同,控制组件12位于平衡组件14的一侧,控制组件12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 内,测试组件13位于平衡组件14的另一侧,测试组件13用于测试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气压以及用于测试合格品数据和测试品数据,通过平衡组件14和控制组件12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 112,使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管路热效应均相同,从而使测试品和合格品测试出来的数据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以保证测出来的数据的真实性,以用于直观的观察测试品是否合格,压力测试装置安装简单,且气密精密性高,安装和拆卸便捷,使用方便。
26.控制组件12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的第一进气阀121和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第二气流通道112的第二进气阀122,第一进气阀121位于第二进气阀122的一侧,底板11上还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放气孔 113和第二放气孔114,第一放气孔113位于第一进气阀121的一侧,第二放气孔114位于第二进气阀122的一侧,控制组件12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23和第二密封件124,第一密封件123位于第一进气阀121与底板11之间,第二密封件 124位于第二进气阀122与底板11之间,第一进气阀12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 相通,第一进气阀121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第一密封件123用于密封第一进气阀121,防止第一进气阀121在开启的过程中气流泄漏,防止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第一放气孔113位于第一进气阀121的一侧,第一放气孔113用于将测试过后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的气流排出,第二进气阀 122与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第二进气阀122用于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第二密封件124用于密封第二进气阀122,防止第二进气阀122在开启的过程中气流泄漏,防止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第二放气孔114位于第二进气阀122的一侧,第二放气孔114用于将测试过后第二气流通道112 内的气流排出。
27.测试组件13包括用于测试气流的压力变送器131和用于检测测试品数据和合格品数据的微压变送器132,压力变送器131位于平衡组件14的一侧,压力变送器131和微压变送器132均连接在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 内,测试组件13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33,第三密封件133位于压力变送器131 与底板11之间,压力变送器131位于平衡阀141一侧,压力变送器13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压力变送器131用于测试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压力是否相同,从而保证测试测试品和合格品数据的准确性,微压变送器132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微压变送器132用于测试测试品数据与合格品数据,用于测试时观察测试品是否与合格品数据,能够直观的观察测试品是否合格,第三密封件133用于防止微压变送器132气流泄漏,进一步增加测试的准确性。
28.平衡组件14包括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的气流的平衡阀141,平衡阀141连接在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之间,平衡组件14还包括第四密封件142,第四密封件142位于平衡阀141与底板11 之间,平衡阀14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平衡阀141 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的压力,使第一气流通道111 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的压力相同,从而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9.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均包括进气孔1111和用于连接测试品和合
格品的测试孔1112,进气孔1111位于底板11靠近控制组件12的一侧,测试孔1112位于底板11靠近测试组件13的一侧,进气孔1111用于连接外部的充气组件,用于对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进行充气,合格品连接在第一气流通道111上的测试孔1112上,测试品连接在第二气流通道 112上的测试孔1112上。
30.本实施例中,合格品和测试品可以为球阀和电磁阀,但不限于只测试球阀和电磁阀。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3、第二密封件124、第三密封件133以及第四密封件142可以为密封垫,密封垫为铁氟龙材料,但不限于只使用密封垫。
32.工作原理:
33.底板11设置有纵向贯穿底板11的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第一气流通道111位于第二气流通道112的一侧,底板11上设置有平衡组件 14、位于平衡组件14两侧控制组件12和测试组件13,平衡组件14包括平衡阀141和第四密封件142,平衡阀14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 相通,平衡阀141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气压,第四密封件142位于平衡阀141与底板11之间,第四密封件142用于防止平衡阀141泄漏气流,控制组件12包括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22、第一密封件123以及第二密封件124,第一进气阀12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相通,第二进气阀122与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第一密封件123位于第一进气阀121 和底板11之间,第二密封件124位于第二进气阀122与底板11之间,第一进气阀121用于控制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第二进气阀122 用于控制开启和关闭气流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第一密封件123用于防止第一进气阀121漏气,第二密封件124用于防止第二进气阀122漏气。
34.测试组件13包括压力变送器131、微压变送器132以及第三密封件133,压力变送器131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压力变送器131 用于测试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压力,微压变送器132与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微压变送器132用于检测测试品与合格品的数据,第三密封件133位于微压变送器132和底板11之间,第三密封件133用于防止微压变送器132漏气,底板11还包括第一放气孔113和第二放气孔114,第一放气孔113位于第一进气阀121的一侧,第二放气孔114位于第二进气阀122的一侧,第一放气孔113用于将检测完合格品后的气流排出第一气流通道111,第二放气孔114用于检测检测完测试品后的气流排出第二气流通道112,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均包括进气孔1111和测试孔1112,进气孔1111位于控制组件12的一侧,方便控制组件12关闭和开启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测试孔1112位于检测组件的一侧,方便检测组件对合格品和测试品的压力检测。
35.当要对测试品进行测试时,首先,将压力测试装置安装在机台上,将外部充气组件分别连接在第一气流通道111的进气孔1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的进气孔1111内,将合格品连接在第一气流通道111的测试孔1112上,将测试品连接在第二气流通道112的测试孔1112上,首先,对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进行充气,打开第一进气阀121和第二进气阀122,气流经过第一进气阀121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111内和气流经过第二进气阀122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由于压力变送器131和平衡阀141均与第一气流通道111 和第二气流通道112相通,平衡阀141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的气压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气压是否相同或相近,压力变送器131用于检索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的气压和第二气流通道
112内的气压是否相同或相近,进一步的,通过微压变送器132检测合格品的数据以及测试品的数据,通过观察测试品的数据和合格品的数据判断测试品是否合格,平衡组件14和控制组件12用于平衡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使第一气流通道111和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管路热效应均相同,从而使测试品和合格品测试出来的数据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以保证测出来的数据的真实性,最后,当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放气孔113将第一气流通道111内的气流排出,第二放气孔114 将第二气流通道112内的气流排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且测试的气密精密性高,使用方便。
36.本优选实施例的压力测试装置通过通过第一进气阀控制气流进入到第一气流通道内,第二进气阀控制气流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内,平衡阀将平衡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阀,将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压保持相似或相同,压力变送器对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气压进行检测,用于测试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压是否相同或相似,微压变换器用于检测合格品和测试品的数据,由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结构对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管路热效应均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测试品的数据和合格品的数据,从而判断测试品是否合格,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测试品与合格品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便捷,测试的气密精密性高,使用方便。
37.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