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
背景技术:
2.车用柴油机按汽缸输分有单缸、双缸、四缸、六缸、八缸、12缸,多缸等几十年前,人们曾一度放弃了柴油车,那种体积大、噪声高、发出难闻气味的柴油机形象至今还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的柴油机已成为一种排放清洁、节省能源的动力,是一种可行的过渡性技术解决方案。
3.但是现有的车用柴油机壳体散热效果一般,长时间工作后,其活塞杆位置及进油口位置温度过高,不方便进行快速散热;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用柴油机壳体散热效果一般,长时间工作后,其活塞杆位置及进油口位置温度过高,不方便进行快速散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包括柴油机壳体,所述柴油机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杆连接外壳、润滑油道连接外壳和燃油道连接外壳,所述活塞杆连接外壳和润滑油道连接外壳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活塞杆连接外壳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片,所述润滑油道连接外壳与燃油道连接外壳之间安装有第二散热片,所述柴油机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延伸至柴油机壳体内部分别与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贴合,所述柴油机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水箱。
6.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与柴油机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冷却水箱与柴油机壳体之间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进水管和回水管。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的内表面均嵌入有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密封连接。
8.优选的,所述柴油机壳体的外部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柴油机壳体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和安装板均与柴油机壳体设置为一体结构。
9.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连接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安装口,所述活塞杆安装口设置有两个,所述润滑油道连接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管安装口,所述燃油道连接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安装口,所述燃油道连接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燃油管安装口,所述燃油道连接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
10.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安装有两个,两个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密封连接,所述冷却水箱的下端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
度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循环泵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消防栓门的设置,柴油机长时间使用时,柴油机壳体内部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进行散热,长时间工作,会使得活塞杆连接外壳、润滑油道连接外壳和燃油道连接外壳的温度过高,可通过冷却水箱下端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感应,温度过高后,可通过单片机打开冷却水箱内部的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将冷却水箱内部的冷却液导入水冷管道内部,水冷管道在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的内部循环流动,对活塞杆连接外壳、润滑油道连接外壳和燃油道连接外壳整体的温度进行快速降温,配合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进行快速换热,从而保护柴油机整体机械结构,提升柴油机性能,结构简单,且通过活塞杆连接外壳、润滑油道连接外壳和燃油道连接外壳附近的多个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可有效排热,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箱的内部结构图。
16.图中:1、柴油机壳体;2、冷却水箱;3、活塞杆连接外壳;4、防撞杆;5、润滑油道连接外壳;6、燃油道连接外壳;7、限位槽;8、燃油管安装口;9、润滑油管安装口;10、活塞杆安装口;11、第一槽口;12、第二槽口;13、第一散热片;14、第二散热片;15、安装板;16、第一水冷板;17、水冷管道;18、第二水冷板;19、防护罩;20、温度传感器;21、循环泵;22、进水管;23、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散热型车用柴油机壳体,包括柴油机壳体1,柴油机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活塞杆连接外壳3和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12,活塞杆连接外壳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片1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与燃油道连接外壳6之间安装有第二散热片14,柴油机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第一散热片13和第二散热片14均延伸至柴油机壳体1内部分别与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贴合,柴油机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水箱2,水冷管道17在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的内部循环流动,对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整体的温度进行快速降温,配合第一散热片13和第二散热片14进行快速换热,从而保护柴油机整体机械结构。
19.进一步,冷却水箱2与柴油机壳体1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冷却水箱2与柴油机壳体1之间安装有防护罩19,防护罩19的内部安装有进水管22和回水管23,通过防护罩19可方便拆装进水管22和回水管23,以便维护检修。
20.进一步,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的内表面均嵌入有水冷管道17,水冷管道17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22和回水管23密封连接,通过循环泵21将冷却水箱2内部的冷却液导入水冷管道17内部,水冷管道17在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的内部循环流动。
21.进一步,柴油机壳体1的外部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柴油机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撞杆4,防撞杆4和安装板15均与柴油机壳体1设置为一体结构,通过安装板15进行固定柴油机壳体1,通过防撞杆4可有效提高柴油机壳体1外表面的防护效果。
22.进一步,活塞杆连接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安装口10,活塞杆安装口10设置有两个,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管安装口9,燃油道连接外壳6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安装口10,燃油道连接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燃油管安装口8,燃油道连接外壳6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7,通过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附近的多个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12可有效排热,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
23.进一步,冷却水箱2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21,循环泵21安装有两个,两个循环泵21分别与进水管22和回水管23密封连接,冷却水箱2的下端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温度传感器20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0和循环泵21电性连接,可通过冷却水箱2下端的温度传感器20进行感应,温度过高后,可通过单片机打开冷却水箱2内部的循环泵21,节约能源。
24.工作原理:使用时,柴油机长时间使用时,会使得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的温度过高,柴油机壳体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片13和第二散热片14进行散热,若温度过高,可通过冷却水箱2下端的温度传感器20进行感应,温度过高后,可通过单片机打开冷却水箱2内部的循环泵21,通过循环泵21将冷却水箱2内部的冷却液导入水冷管道17内部,水冷管道17在第一水冷板16和第二水冷板18的内部循环流动,对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整体的温度进行快速降温,配合第一散热片13和第二散热片14进行快速换热,从而保护柴油机整体机械结构,提升柴油机性能,结构简单,且通过活塞杆连接外壳3、润滑油道连接外壳5和燃油道连接外壳6附近的多个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12可有效排热,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