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壁贯穿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邮轮、游艇等船舶结构,需要在舱壁上设置贯穿孔,并在贯穿孔中设置管路贯穿装置用来在不同舱室之间传输水、电、气和信号等,由于邮轮多用于载人,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因此舱室布置密集、空间局限。中国船舶集团作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建造方,在对该船型设计阶段调研分析时发现,邮轮需要设置近千个管路贯穿装置,并且还需要满足一定的防火要求和国际规范要求。现有的管路贯穿装置在满足一定防火要求和国际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长度需要尽可能的加长,导致在狭窄密集的空间中,管路很难布局,实际施工困难。管路贯穿装置是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的必备舾装件,如无法满足相关国际规范要求,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建造项目的关键路径的达成与里程碑节点的实现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路贯穿装置长度过长,占据空间大,导致在船体内部管路布局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舱壁贯穿结构。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舱壁贯穿结构,包括:
6.管路贯穿装置,所述管路贯穿装置包括贯穿管路,所述贯穿管路穿过舱壁;
7.分布于所述舱壁的至少一侧的外部管路,所述贯穿管路的至少一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外部管路对接;
8.防火材料,所述防火材料设置在所述舱壁的至少一侧,并包裹所述贯穿管路和所述外部管路。
9.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舱壁的至少一侧设置防火材料,并包裹住贯穿管路和外部管路,能够增强该处的防火性能,在满足一定防火要求的前提下,缩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便于在狭窄密集的空间中进行布局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及便利性。
10.较佳地,所述贯穿管路用于与所述外部管路连接的端部到舱壁的距离不大于450mm。
11.在本方案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较短,容易在空间狭窄的区域布置,便于施工。
12.较佳地,所述防火材料包括第一岩棉,所述第一岩棉沿所述贯穿管路的外周侧设置,并且紧贴所述贯穿管路的外周侧。
13.在本方案中,岩棉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将第一岩棉设置在贯穿管路的外周侧,能够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
14.较佳地,所述第一岩棉的厚度为60mm,密度为100kg/m3。
15.采用厚度为60mm,密度为100kg/m3的岩棉,防火隔热性能更为优异。
16.较佳地,至少在舱壁布置所述防火材料的一侧,所述贯穿管路用于与所述外部管
路连接的端部到舱壁的距离不小于150mm。
17.为填充防火材料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而保证管路贯穿装置在长度缩短的前提下也能够满足防火要求。
18.较佳地,所述防火材料还包括第二岩棉,所述第二岩棉包裹所述第一岩棉和所述外部管路。
19.通过在第一岩棉的外部在设置一层第二岩棉,并且第二岩棉还包裹到外部管路,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隔热性能。
20.较佳地,所述第二岩棉的厚度为40mm,密度为80kg/m3。
21.采用厚度为40mm,密度为80kg/m3的岩棉,防火隔热性能更为优异。
22.较佳地,所述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腹板,所述腹板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腹板设置在所述舱壁的开孔处,所述贯穿管路穿过所述腹板。
23.该管路贯穿装置,通过使贯穿管路穿过腹板,再通过腹板与舱壁进行连接,对舱壁的开孔精度要求相对降低,不仅能够降低施工难度,还可以加强管路贯穿装置相对舱壁的密封性。
24.较佳地,所述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贯穿孔处,所述贯穿管路穿过所述套管。
25.通过设置套管,将贯穿管路穿入套管后,在通过套管与腹板连接,能够对穿过舱壁的贯穿管路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升贯穿管路的可靠性。
26.较佳地,所述贯穿管路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与对应侧的所述外部管路对接,在所述贯穿管路的法兰与所述外部管路的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27.通过设置密封垫片,能够加强相邻贯穿管路连接的密封性。
28.较佳地,所述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舱壁的至少一侧,并紧贴所述舱壁。
29.通过在舱壁至少一侧设置绝缘层,能够进一步提升舱壁的防火和绝缘性能。
3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舱壁的至少一侧设置防火材料,并包裹住贯穿管路和外部管路,能够增强防火性能,在满足一定防火要求和国际规范的前提下,缩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便于在狭窄密集的空间中进行布局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及便利性,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舱壁贯穿结构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舱壁贯穿结构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舱壁贯穿结构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舱壁贯穿结构的示意图;
35.贯穿管路1
36.舱壁2
37.法兰3
38.密封垫片4
39.腹板5
40.套管6
41.绝缘层7
42.第一岩棉8
43.第二岩棉9
44.外部管路10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46.实施例1
47.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舱壁贯穿结构,包括:
48.管路贯穿装置,管路贯穿装置包括贯穿管路1、设置在贯穿管路1两端的法兰3、设置在贯穿管路1中间位置的腹板5,其中,贯穿管路1穿过舱壁2;
49.分布于舱壁2的两侧的外部管路10,贯穿管路1的两端与对应侧的外部管路10对接;
50.防火材料,防火材料设置在舱壁2的一侧,并包裹贯穿管路1和外部管路10。
51.在其他实施例中,外部管路10也可仅设置在舱壁2的一侧,贯穿管路1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外部管路10连接,贯穿管路1的另一端安装法兰盖,以对贯穿管路进行封堵。
52.在本实施中,贯穿管路1选用碳钢管,另外,碳钢管的壁厚应≥3mm,以匹配相关的防火要求。
53.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舱壁2的一侧设置防火材料,并包裹住贯穿管路1和外部管路10,能够增强防火性能,在满足一定防火要求的前提下,缩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便于在狭窄密集的空间中进行布局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及便利性。
54.在本实施例中,贯穿管路1用于与外部管路10连接的端部到舱壁2的距离l为450mm。
55.在其他实施例中,穿管路1用于与外部管路10连接的端部到舱壁2的距离l也可以小于450mm,使得总长小于900mm。
56.在本方案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较短,容易在空间狭窄的区域布置,便于施工。
57.在本实施例中,防火材料具体包括第一岩棉8和第二岩棉9,其中,第一岩棉8设置在舱壁2的一侧,第一岩棉8沿贯穿管路1的外周侧设置,并且紧贴贯穿管路1的外周侧。
58.在本方案中,岩棉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将第一岩棉8设置在贯穿管路1的外周侧,能够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
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岩棉8的厚度为60mm,密度为100kg/m3。通过采用厚度为60mm,密度为100kg/m3的岩棉,防火隔热性能更为优异。
60.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岩棉9与第一岩棉8设置在舱壁2的同一侧,第二岩棉9包裹第一岩棉8的外侧,并同时还包裹外部管路10。
61.通过在第一岩棉8的外部在设置一层第二岩棉9,并且第二岩棉9还包裹到外部管路10,能够进一步提升舱壁贯穿结构的整体防火隔热性能。
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岩棉9的厚度为40mm,密度为80kg/m3。采用厚度为40mm,密度
为80kg/m3的岩棉,防火隔热性能更为优异。
63.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舱壁2单侧的第二岩棉9沿垂直于舱壁2的长度为500mm,能够满足防火要求。
64.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舱壁2单侧的第二岩棉9沿垂直于舱壁2的长度也可以大于500mm,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性能。
65.在本实施例中,管路贯穿装置的腹板5设置有贯穿孔,腹板5设置在舱壁2的开孔处,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舱壁2,贯穿管路1穿过腹板5。
66.贯穿管路1穿过腹板5,通过腹板5与舱壁2连接,对舱壁2的开孔精度要求降低,不仅能够降低施工难度,还可以加强密封性。
6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管路贯穿装置也可不设置腹板5,通过在舱壁2上开孔,将贯穿管路1直接穿过舱壁2,并与舱壁2焊接在一起。
68.在本实施例中,贯穿管路1的两端通过法兰3连接的方式与对应侧的外部管路10对接,在贯穿管路1的法兰3与外部管路10的法兰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4。通过设置密封垫片4,能够加强相邻贯穿管路1连接的密封性。
69.在其他实施例中,法兰3到舱壁2的距离l不小于150mm,同样能够满足防火要求。
70.为填充防火材料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而保证管路贯穿装置在长度缩短的前提下能够满足防火要求。
71.在本实施例中,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绝缘层7,绝缘层7设置在舱壁2的一侧,并紧贴舱壁2,并通过舱壁2上开孔覆盖腹板5。
72.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7也可以设置在舱壁2的两侧,并紧贴舱壁2。
73.通过在舱壁2的至少一侧设置绝缘层7,能够进一步提升舱壁2的防火和绝缘性能。
74.该舱壁贯穿结构,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既可以满足相关国际规范对邮轮建造过程中管路贯穿装置的安装要求,亦能为同样具有空间密集与防火要求的游艇、psv(海工支援船)等其他类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产品。
75.实施例2
76.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舱壁贯穿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7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套管6,套管6设置在腹板5上的贯穿孔处,贯穿管路1穿过套管6。
78.其中,贯穿管路1选用铜镍管或不锈钢管。
7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腹板5,套管6可设置在舱壁2的开孔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80.通过设置套管6,将贯穿管路1穿入套管6后,在通过套管6与腹板5连接,能够对穿过舱壁2的贯穿管路1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升贯穿管路1的可靠性。
81.实施例3
82.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舱壁贯穿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83.如图3所示,防火材料设置在舱壁2的两侧,并包裹贯穿管路1和外部管路10。
84.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舱壁2的两侧设置防火材料,并包裹住贯穿管路1和外部管路
10,能够增强防火性能,在满足一定防火要求的前提下,缩短管路贯穿装置的长度,便于在狭窄密集的空间中进行布局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及便利性。
85.其中,第一岩棉8设置在舱壁2的两侧,第一岩棉8沿贯穿管路1的外周侧设置,并且紧贴贯穿管路1的外周侧。
86.第二岩棉9设置在舱壁2的两侧,第二岩棉9包裹第一岩棉8和外部管路10。
87.岩棉具有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将第一岩棉8和第二岩棉9设置舱壁2的两侧,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火隔热性能。
88.实施例4
89.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舱壁贯穿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90.如图4所示,管路贯穿装置还包括套管6,套管6设置在腹板5上的贯穿孔处,贯穿管路1穿过套管6。
91.通过设置套管6,将贯穿管路1穿入套管6后,在通过套管6与腹板5连接,能够对穿过舱壁2的贯穿管路1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升贯穿管路1的可靠性。
92.其中,贯穿管路1选用不锈钢管。
9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