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发展迅速,航运需求快速增加,船艇在航运时,需要使用到水下检测设备,对船艇的正常航运以及船艇水下的情况进行检测,因此就会使用到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
3.但是现有的船艇水下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其内部的密封性较差,长时间的水下工作可能出现检测设备内部进水的情况,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其内部的密封性较差,长时间的水下工作可能出现检测设备内部进水的情况的缺陷。
6.(二)实用新型内容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本体和单片机,所述检测本体的一端安装有防渗水结构,所述防渗水结构包括连接罩、安装框和密封圈,所述连接罩设置于检测本体的一侧,所述连接罩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框,所述检测本体底端的两侧固定有支撑脚,所述检测本体两侧一端安装有防水灯筒,所述检测本体两侧的另一端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检测本体的顶端固定有辅助结构,所述检测本体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所述检测本体内部底端的另一侧安装有gps定位器,所述检测本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单片机;
8.所述单片机的顶端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顶端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且数据处理模块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罩呈透明设置,所述安装框通过密封圈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罩体、螺旋桨、防水马达和连接轴,所述防水马达安装于检测本体一端的一侧,所述防水马达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侧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旋桨。
11.优选的,所述防水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螺旋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在罩体的内部构成转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螺旋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桨关于检测本体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13.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固定环、拉柄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检测本体的顶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贯穿有拉柄,且拉柄外部的两侧安装有复位弹簧。
14.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关于拉柄的垂直中心线呈
对称分布。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防渗水结构,安装时,拿取密封圈,把密封圈放置到检测本体内部的一侧,之后拿取连接罩,把安装框安装到检测本体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将安装框固定于检测本体的内部,通过密封圈可以提高连接罩与检测本体对接时的密封性;
17.通过设置有移动机构,启动防水马达,防水马达的输出端带动连接轴旋转,进而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在旋转时可以对检测本体产生一个动力,使检测本体平稳的移动,进而在水下游动的更平稳,提高了检测设备的精确性;
18.通过设置有辅助结构,通过上提拉柄,拉柄带动检测本体向上提起,把检测本体搬运至工作处,之后松开拉柄,拉柄会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到原来的位置,进而减少检测本体在水中移动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25.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26.1、检测本体;2、防渗水结构;201、连接罩;202、安装框;203、密封圈;3、支撑脚;4、防水灯筒;5、移动机构;501、罩体;502、螺旋桨;503、防水马达;504、连接轴;6、辅助结构;601、固定环;602、拉柄;603、复位弹簧;7、倾角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单片机;10、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1、gps定位器;12、数据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船艇水下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本体1和单片机9,检测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防渗水结构2,检测本体1底端的两侧固定有支撑脚3,检测本体1两侧一端安装有防水灯筒4,检测本体1两侧的另一端安装有移动机构5,检测本体1的顶端固定有辅助结构6,检测本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倾角传感器7,该倾角传感器7的型号可为hwt9052,检测本体1内部底端的另一侧安装有gps定位器11,该gps定位器11的型号可为tk10,检测本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单片机9,该单片机9的型号可为ht66f018;
30.单片机9的顶端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0,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0的顶端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12,且数据处理模块12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该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可为pt100;
31.防渗水结构2包括连接罩201、安装框202和密封圈203,连接罩201设置于检测本体1的一侧,连接罩20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框202,安装框20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03,连接罩201呈透明设置,安装框202通过密封圈203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32.实施例一: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安装时,拿取密封圈203,把密封圈203放置到检测本体1内部的一侧,之后拿取连接罩201,把安装框202安装到检测本体1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将安装框202固定于检测本体1的内部,通过密封圈203可以提高连接罩201与检测本体1对接时的密封性;
33.移动机构5包括罩体501、螺旋桨502、防水马达503和连接轴504,防水马达503安装于检测本体1一端的一侧,防水马达50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轴504,且连接轴504的一侧安装有罩体501,罩体5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旋桨502,防水马达50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504与螺旋桨502固定连接,螺旋桨502在罩体501的内部构成转动结构,螺旋桨502设置有两个,两个螺旋桨502关于检测本体1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34.实施例二: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启动防水马达503,防水马达503的输出端带动连接轴504旋转,进而带动螺旋桨502旋转,螺旋桨502在旋转时可以对检测本体1产生一个动力,使检测本体1平稳的移动,进而在水下游动的更平稳,提高了检测设备的精确性;
35.辅助结构6包括固定环601、拉柄602和复位弹簧603,固定环601固定于检测本体1的顶端,固定环601的内部贯穿有拉柄602,且拉柄602外部的两侧安装有复位弹簧603,复位弹簧603设置有两个,两个复位弹簧603关于拉柄602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3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通过上提拉柄602,拉柄602带动检测本体1向上提起,把检测本体1搬运至工作处,之后松开拉柄602,拉柄602会由于复位弹簧603的弹力复位到原来的位置,进而减少检测本体1在水中移动时的阻力。
37.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拿取密封圈203,把密封圈203放置到检测本体1内部的一侧,之后拿取连接罩201,把安装框202安装到检测本体1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将安装框202固定于检测本体1的内部;
38.其次,上提拉柄602,拉柄602带动检测本体1向上提起,把检测本体1搬运至工作处,之后松开拉柄602,拉柄602会由于复位弹簧603的弹力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启动防水马达503,防水马达503的输出端带动连接轴504旋转,进而带动螺旋桨502旋转,螺旋桨502在
旋转时可以对检测本体1产生一个动力,使检测本体1平稳的移动;
39.最后,gps定位器11可以对船艇的位置进行定位,温度传感器8会对温度进行检测,倾角传感器7会对船艇航行姿态测量,gps定位器11、温度传感器8和倾角传感器7会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12,由数据处理模块12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通过单片机9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0传输给总控制室,进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完成该船艇水下检测设备的使用工作。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