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2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


背景技术:

2.灌肠是用0.1~0.2%肥皂水或者清洁水500~1000ml通过肛门,自肛管经直肠缓缓地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防止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而使大便污染手术台,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可减轻术后腹胀。而老年及重症患者常需清洁或保留灌肠,灌肠后灌肠液及粪便常自肛门流出,难以自行至厕所排便,从而弄脏衣物及床单。
3.市场上的灌肠器通常对于粪便收集袋不具有防护作用,同时肛门管接头与插入部位之间的定位性能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定位组件,且定位组件包括气囊、注气口、旋接口和肛门管接头,所述气囊的左端中部连接有肛门管接头,且气囊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旋接口,所述旋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管的外壁底部,且第二连接管的端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开关阀和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袋、第一刻度标、第一挂环、防护框和固定块,且收集袋的前端外壁右侧贴合有第一刻度标,所述收集袋的左右端外壁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偏离收集袋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左右端焊接有第一挂环。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调速器、茂菲氏滴管和储液袋,且储液袋的前端外壁左侧贴合有第二刻度表,所述储液袋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挂环。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调速器、茂菲氏滴管、储液袋和第二挂环之间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储液袋与第二刻度表之间为粘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所述气囊为椭圆球体结构,且气囊、注气口、旋接口和肛门管接头之间为连通结构。
9.优选的,所述收集袋与第一刻度标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固定块分别与收集袋、防护框之间为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框与第一挂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框的口径大于收集袋的口径。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将调速器、茂菲氏滴管分别置于第一连接管的外壁,利用调速器可以调节储液袋中灌肠液的的流量速度,方便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滴速,
适时关闭,再将第一刻度标粘接于收集袋的外壁,利用第一刻度标可以便于测量排出的量,用以计算患者排便量。
12.1、本实用新型将调速器、茂菲氏滴管分别置于第一连接管的外壁,利用调速器可以调节储液袋中灌肠液的的流量速度,方便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滴速,适时关闭,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速度耐受较差时,而利用开关阀,使其在留置灌肠液期间可关闭,在需要排除灌肠液时打开,同时利用第二刻度表,可以方便精准注入灌肠液量。
13.2、本实用新型将注气口连接于旋接口的外壁,当灌肠需长时间留置肛管时,利用注气口可以加大气囊与使用位置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灌肠管起到一次固定的作用,避免灌肠管脱出,强化定位性,而利用旋接口,便于实现气囊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固定安装性能。
14.3、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刻度标粘接于收集袋的外壁,利用第一刻度标可以便于测量排出的量,用以计算患者排便量,同时将收集袋与防护框之间通过固定块相互连接,利用防护框可以对收集袋起到防护性能,避免收集袋发生破损,将第一挂环固定于防护框的顶部左右端,利用第一挂环,可以实现防护框的立式悬挂性能,而利用收集袋,可以便于收集排除液,以免弄脏床单及衣物,增加护士负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的气囊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连接管;2、定位组件;201、气囊;202、注气口;203、旋接口;204、肛门管接头;3、第二连接管;4、收集组件;401、收集袋;402、第一刻度标;403、第一挂环;404、防护框;405、固定块;5、储液袋;6、开关阀;7、第二挂环;8、调速器;9、茂菲氏滴管;10、第二刻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包括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1的底端安装有定位组件2,第二连接管3连接于第一连接管1的外壁底部,且第二连接管3的端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开关阀6和收集组件4,第一连接管1的外壁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调速器8、茂菲氏滴管9和储液袋5,且储液袋5的前端外壁左侧贴合有第二刻度表10,储液袋5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挂环7;第一连接管1、调速器8、茂菲氏滴管9、储液袋5和第二挂环7之间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储液袋5与第二刻度表10之间为粘接连接,将调速器8、茂菲氏滴管9分别置于第一连接管1的外壁,利用调速器8可以调节储液袋5中灌肠液的的流量速度,方便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滴速,适时关闭,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速度耐受较差时,而利用开关阀6,使其在留置灌肠液期间可关闭,在需要排除灌肠液时打开,同时利用第二刻度表10,可以方便精准注入灌肠液量。
20.如图2所示,定位组件2包括气囊201、注气口202、旋接口203和肛门管接头204,气
囊201的左端中部连接有肛门管接头204,且气囊201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旋接口203,旋接口203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气口202,气囊201为椭圆球体结构,且气囊201、注气口202、旋接口203和肛门管接头204之间为连通结构,将注气口202连接于旋接口203的外壁,当灌肠需长时间留置肛管时,利用注气口202可以加大气囊201与使用位置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灌肠管起到一次固定的作用,避免灌肠管脱出,强化定位性,而利用旋接口203,便于实现气囊201与第一连接管1之间的固定安装性能。
21.如图3所示,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袋401、第一刻度标402、第一挂环403、防护框404和固定块405,且收集袋401的前端外壁右侧贴合有第一刻度标402,收集袋401的左右端外壁设置有固定块405,且固定块405偏离收集袋40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防护框404,防护框404的顶部左右端焊接有第一挂环403,收集袋401与第一刻度标402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固定块405分别与收集袋401、防护框404之间为固定连接,将第一刻度标402粘接于收集袋401的外壁,利用第一刻度标402可以便于测量排出的量,用以计算患者排便量,同时将收集袋401与防护框404之间通过固定块405相互连接,利用防护框404可以对收集袋401起到防护性能,避免收集袋401发生破损;防护框404与第一挂环4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框404的口径大于收集袋401的口径,将第一挂环403固定于防护框404的顶部左右端,利用第一挂环403,可以实现防护框404的立式悬挂性能,而利用收集袋401,可以便于收集排除液,以免弄脏床单及衣物,增加护士负担。
22.综上,该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灌肠器,使用时,首先将肛门管接头204插入肛口位置,由于注气口202连接于旋接口203的外壁,利用注气口202可以加大气囊201与使用位置的接触面积,强化定位性,再利用旋接口203,使得第一连接管1安装于气囊201端部,随即将储液袋5顶部固定的第二挂环7定位悬挂于固定位置,由于第二刻度表10贴合于储液袋5外壁,利用第二刻度表10可以方便精准注入灌肠液量,再调节调速器8,利用调速器8可以调节储液袋5中灌肠液的的流量速度,方便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滴速,适时关闭,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速度耐受较差时,随后由于收集袋401与防护框404之间通过固定块405相互连接,利用防护框404可以对收集袋401起到防护性能,避免收集袋401发生破损,再将防护框404通过第一挂环403立式悬挂于固定位置,利用收集袋401,可以便于收集排除液,以免弄脏床单及衣物,增加护士负担,由于第一刻度标402粘接于收集袋401的外壁,利用第一刻度标402可以便于测量排出的量,用以计算患者排便量,完成排泄后,将利用开关阀6,使其在留置灌肠液期间可关闭,在需要排除灌肠液时打开。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