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机吊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2.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已成为全球风电发展的研究热点。
3.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承担环境保护升级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海上风电不断取得进步。
4.海上风电与陆地风电相比的优势:海上的风速比陆上高20%左右,因而同等发电容量下海上风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70%。如果陆上风机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是2000小时,那海上风机就能达到3000多小时。
5.风机的单机发电容量越大,同一块地方的扫风面积和利用风的能量越多,资源利用的更充分。而单机容量越大,发电机就越大,叶片也就越长。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问题,长近上百米的叶片(拆成两段也有几十米)在陆上是很难运输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直接用船拉过去就好,现有可以做到10mw和12mw的海上风机了,而陆上一般到3mw的风机就算够大了。
6.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随着国家的扶持与补贴政策,近几年来,海上风电迎来了高速发展,出现了“抢装潮”,而且市场中现存的风电安装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造就了许多履带吊装船成功安装海上风电案例(陆地风电已经接近尾声,各履带吊业主转战海上作业)。
7.大型履带吊带超起桅杆(超起配重),根据吊装重量不同、吊装位置的变化(从一个地方吊到一个地方),配重需要来回捣动。配重块约10吨/块,以1600吨履带吊为例,超起配重标准重量为550吨(大小托盘约30吨),即52块配重。
8.如专利号为201720684677.0的实用新型所示,其公开了一种基于甲板驳改造的海上风机单桩沉桩作业驳,参见该专利的附图1(如图1),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其他吊机来回捣动配重,或者增加小型履带吊专门捣动配重,来回捣动十分废时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应用于履带起重机海上吊装设备,至少包括以下组件:
11.吊装船;
12.履带吊机,设置于吊装船上;
13.履带吊机包括主机、履带吊装杆、超起桅杆和配重工装台,主机安装于吊装船上,
履带吊装杆、超起桅杆与主机连接且相互配合,配重工装台设置于吊装船上且与超起桅杆相配合,履带吊装杆、超起桅杆和配重工装台之间通过吊绳连接;
14.履带吊机还包括配重滑移机构,吊装船上设有与配重工装台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弧形滑轨,配重滑移机构设置于配重工装台的底部且与弧形滑轨滑动配合。
15.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该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履带式结构,设置有弧形滑轨以及与该弧形滑轨滑动配合的配重滑移机构,通过该配重滑移机构配合弧形滑轨即可实现配重的来回捣动,移动速度平稳且快速,效率高。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重工装台上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块托盘。由此,配重块托盘便于盛放配重块。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配重块至配重块托盘内,也可以从配重块托盘中取出配重块。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重滑移机构包括耐磨底座和导向轮,耐磨底座设置于配重工装台的底部两端,导向轮安装于耐磨底座且与弧形滑轨滑动配合。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轮安装于耐磨底座且内侧面与弧形滑轨的外侧面滑动配合。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重滑移机构还包括耐磨隔离块,耐磨隔离块设置于耐磨底座与弧形滑轨之间,耐磨隔离块的顶端与所述耐磨底座的底端相抵,底端与弧形滑轨的顶端相抵。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耐磨隔离块为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隔离块。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耐磨底座为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底座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履带吊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配重工装台相连接,用于驱动配重工装台以及安装于配重工装台的配重滑移机构沿着弧形导轨滑动。由此,控制方便。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该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履带式结构,设置有弧形滑轨以及与该弧形滑轨滑动配合的配重滑移机构,通过该配重滑移机构配合弧形滑轨即可实现配重的来回捣动,移动速度平稳且快速,效率高。
附图说明
25.图1为现有技术的海上风机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28.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的配重滑移机构与弧形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4中的附图标记:1-吊装船;2-履带吊机;3-配重块;11-弧形滑轨;20-吊绳;21-主机;22-履带吊装杆;24-配重工装台;25-配重滑移机构;241-配重块托盘;251-耐磨底
座;252-导向轮;253-耐磨隔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图2~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
32.如图2~4所示,该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应用于履带起重机海上吊装设备,至少包括以下组件:
33.吊装船1;
34.履带吊机2,设置于吊装船1上;
35.履带吊机2包括主机21、履带吊装杆22、超起桅杆(图中未示出)和配重工装台24,主机21安装于吊装船1上,履带吊装杆22、超起桅杆与主机21连接且相互配合,配重工装台24设置于吊装船1上且与超起桅杆相配合,履带吊装杆22、超起桅杆和配重工装台24之间通过吊绳20连接。
36.上述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为现有履带起重机海上吊装设备的传统结构,具体可参考图1,在此不再做过多说明。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处于起吊位置时的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移动至吊装位置时的状态图。
38.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吊机2还包括配重滑移机构25。吊装船1上设有与配重工装台24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弧形滑轨11,配重滑移机构25设置于配重工装台24的底部且与弧形滑轨11滑动配合。
39.配重工装台24上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3的配重块3托盘。由此,配重块3托盘便于盛放配重块3。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配重块3至配重块3托盘内,也可以从配重块3托盘中取出配重块3。
40.配重滑移机构25包括耐磨底座251和导向轮252,耐磨底座251设置于配重工装台24的底部两端,导向轮252安装于耐磨底座251且与弧形滑轨11滑动配合。
41.导向轮252安装于耐磨底座251且内侧面与弧形滑轨11的外侧面滑动配合。
42.配重滑移机构25还包括耐磨隔离块253,耐磨隔离块253设置于耐磨底座251与弧形滑轨11之间,耐磨隔离块253的顶端与所述耐磨底座251的底端相抵,底端与弧形滑轨11的顶端相抵。
43.耐磨隔离块253为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隔离块253。
44.耐磨底座251为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底座251。
45.上述的高分子耐磨材料可以为聚乙烯等材料。
46.履带吊机2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配重工装台24相连接,用于驱动配重工装台24以及安装于配重工装台24的配重滑移机构25沿着弧形导轨滑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驱动机构,比如液压缸、导向杆等结构组成。由此,控制方便。
4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该履带吊配重移动装置改变了传统的履带式结构,设置有弧形滑轨11以及与该弧形滑轨11滑动配合的配重滑移机构25,通过该配重滑移机构25配合弧形滑轨11即可实现配重的来回捣动,移动速度平稳且
快速,效率高。
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