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2.环保意识的传递方式有千万种。为了让人们注重环保,通常会使用到显示屏展示关于环保技术的一些信息。近年来技术飞速发展,线上交互展示系统可与观众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视觉效果的设计,可以使得观众对于环保技术和实时渲染生成的场景叠加,产生强烈真实感,实现各种震撼的视觉体验,提高环保技术的展示效果。
3.目前在交互展示系统中,拼接式液晶屏拼接固定装置结构复杂,不易进行快速定位安装,从而影响拼接屏的装配效率。
4.如何发明一种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旨在改善拼接屏不易进行快速定位安装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包括墙体和固定组件。
7.所述墙体两侧开设有音响出音口,所述墙体中间部位设有拼接屏,所述墙体位于所述拼接屏上侧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拼接屏之间设有雷达眼,所述墙体位于所述拼接屏两侧设有检修门,所述拼接屏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侧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侧连接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块、伸缩弹簧和螺纹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移动块插接与所述固定孔,所述移动块上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块插接于所述卡槽,所述伸缩弹簧连接于所述移动块,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墙体。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摄像头螺栓固定于所述墙体,所述检修门铰接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拼接屏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伸缩弹簧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块,通过转动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连接块移动,通过所述伸缩弹簧带动所述移动块移动,使得所述移动块插接于所述固定孔内,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所述卡块向下移动,和所述卡槽插接连接,即安装固定完毕,当需要进行拆卸时,通过手动向上移动所述升降杆,带动所述升降弹簧拉动所述卡块,脱离所述卡槽,即可向外拆卸,若手动转动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连接块带动所述伸缩弹簧向内移动,带动所述移动块向内收缩,实现所述墙体安装痕迹微小。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连通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所述滑槽方便所述卡块上下移动。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卡块焊接固定于所述滑板,通过所述滑板带动所述卡块上下移动,避免所述卡块脱离所述滑槽。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升降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所述升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杆。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弹簧螺栓固定于所述滑板,所述连接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升降弹簧,所述连接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升降杆。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升降杆呈e字型设计,所述墙体开设有转动腔和移动腔,所述转动腔和所述移动腔相连通。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通过所述升降杆带动所述连接板向上移动,方便进行拆卸安装。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腔。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移动板和所述移动块一体化设计,方便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腔内移动。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弹簧,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
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移动板螺栓固定于所诉伸缩弹簧,所述螺纹杆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蜗轮。
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转动腔内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传动。
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由于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传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蜗杆带动所述第一蜗轮进行转动,使得所述连接块在所述螺纹杆上滑动,使得所述伸缩弹簧带动所述移动块移动。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一蜗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啮合传动有第二蜗杆。
2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蜗轮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蜗杆。
2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二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第二蜗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2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轮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蜗杆,通过手动转动所述第二蜗杆,带动所述第二蜗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蜗杆发生转动,由于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性,即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该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示意图。
35.图中:100-墙体;110-音响出音口;120-摄像头;130-雷达眼;140-检修门;160-拼接屏;161-壳体;162-固定孔;163-滑槽;164-卡块;165-滑板;167-升降弹簧;168-连接板;169-升降杆;170-转动腔;180-移动腔;300-固定组件;310-移动块;311-卡槽;312-移动板;320-伸缩弹簧;321-连接块;330-螺纹杆;331-第一蜗轮;350-第一蜗杆;351-第二蜗轮;360-第二蜗杆;361-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7.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包括墙体100和固定组件300。
45.其中,固定组件300固定连接于墙体100,通过固定组件300方便拼接式液晶屏快速定位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46.请参阅图1-5,墙体100两侧开设有音响出音口110,墙体100中间部位设有拼接屏160,墙体100位于拼接屏160上侧设有摄像头120,摄像头120螺栓固定于墙体100,摄像头120和拼接屏160之间设有雷达眼130,墙体100位于拼接屏160两侧设有检修门140,检修门140铰接连接于墙体100,拼接屏160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161,拼接屏160螺栓固定于壳体161,壳体161开设有固定孔162,固定孔162上侧滑动连接有卡块164,卡块164上侧连接有升降弹簧167,升降弹簧167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杆169,升降杆169滑动连接于壳体161。
4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壳体161开设有滑槽163,滑槽163连通于固定孔162,卡块164位于滑槽163内,通过滑槽163方便卡块164上下移动,卡块164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165,滑板165滑动连接于滑槽163,卡块164焊接固定于滑板165,通过滑板165带动卡块164上下移动,避免卡块164脱离滑槽163,升降弹簧167固定连接于滑板165,升降弹簧16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8,连接板168固定连接于升降杆169,升降弹簧167螺栓固定于滑板165,连接板168螺栓固定于升降弹簧167,连接板168螺栓固定于升降杆169,升降杆169呈e字型设计,墙体100开设有转动腔170和移动腔180,转动腔170和移动腔180相连通,升降杆169位于壳体161外部,通过升降杆169带动连接板168向上移动,方便进行拆卸安装。
48.请参阅图2、5,固定组件300包括移动块310、伸缩弹簧320和螺纹杆330,移动块310滑动连接于墙体100,移动块310插接与固定孔162,移动块310上侧设有卡槽311,卡块164插接于卡槽311,伸缩弹簧320连接于移动块310,伸缩弹簧3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1,伸缩弹簧320焊接固定于连接块321,连接块321和螺纹杆330螺纹连接,螺纹杆330转动连接于墙体100。
4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移动块310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12,移动板312滑动连接于移动腔180,移动板312和移动块310一体化设计,方便移动块310在移动腔180内移动,移动板312固定连接于伸缩弹簧320,螺纹杆33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331,移动板312螺栓固定于所诉伸缩弹簧320,螺纹杆330焊接固定于第一蜗轮331,转动腔170内设有第一蜗杆350,第一蜗杆350和第一蜗轮331啮合传动,由于第一蜗杆350和第一蜗轮331啮合传动,通过转动第一蜗杆350带动第一蜗轮331进行转动,使得连接块321在螺纹杆330上滑动,使得伸缩弹簧320带动移动块310移动,第一蜗杆350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351,第二蜗轮351啮合传动有第二蜗杆360,第二蜗轮351焊接固定于第一蜗杆350,第二蜗杆360转动连接于墙体100,第二蜗杆360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61,手轮361焊接固定于第二蜗杆360,通过手动转动第二蜗杆360,带动第二蜗轮351转动,使得第一蜗杆350发生转动,由于蜗轮蜗
杆结构具有自锁性,即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50.请参阅图6,该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的建设思路为(1)数据采集,实现统一接口。实现与其他网站、专利数据库等的接口共享,直接导入需要的信息;(2)多版本逐步推进实施。采取小版本迭代方式执行运营过程中的功能升级和扩展;(3)o2o的高效衔接。面向流程管理和闭环管理,在线上统一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模板化的业务流程,实现o2o高效衔接;(4)重视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端app体现快捷技术需求发布和对接信息的传达,随时随地分享知识、经验和信息;(5)持续改进。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可以部分调整和持续改善,增加新的功能。该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的整体功能有:(1)技术供方板块。技术供方企业在线对接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自身技术特点的技术,满足数据资源的多方面应用;(2)技术需方板块。为国内外有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的企业、管理部门和环保从业人士提供需求信息发布、展示等服务;(3)供需匹配板块。平台紧紧围绕环保技术供需对接这一核心功能,开展信息资源的梳理整合和功能设计,使环保技术需求方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技术,同时实现与技术供给企业的快速有效对接;(4)大数据分析。旨在为解决环保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对环保技术、政策、项目信息、需求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预判,为管理者和环保需求方提供全面的咨询预测等服务;(5)热点专题。本板块主要体现工业园区相关政策、优秀第三方治理案例等信息等。
51.该环保技术线上交互展示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手动转动第二蜗杆360,带动第二蜗轮351转动,使得第一蜗杆350发生转动,由于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性,即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由于第一蜗杆350和第一蜗轮331啮合传动,通过转动第一蜗杆350带动第一蜗轮331进行转动,使得连接块321在螺纹杆330上滑动,使得伸缩弹簧320带动移动块310移动,使得移动块310插接于固定孔162内,由于重力作用,使得卡块164向下移动,和卡槽311插接连接,即安装固定完毕,当需要进行拆卸时,通过手动向上移动升降杆169,带动升降弹簧167拉动卡块164,脱离卡槽311,即可向外拆卸,若手动转动螺纹杆330,通过连接块321带动伸缩弹簧320向内移动,带动移动块310向内收缩,实现墙体100安装痕迹微小。
52.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120、雷达眼130、拼接屏160、升降弹簧167和伸缩弹簧32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53.摄像头120、雷达眼130和拼接屏16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5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