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配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消毒盒。
背景技术:
2.无线耳机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通讯,相较于有线耳机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为了保障耳道健康,需要经常对无线耳机的耳塞及耳塞套进行消毒。
3.现有的无线耳机消毒盒是通过紫外光灯发射紫外线对耳塞及耳塞套进行消毒杀菌,然而,耳塞套的内侧壁上经常会黏附着耳道分泌物等污物,但现有的无线耳机消毒盒不具有清理耳塞套内污物的功能,一方面影响无线耳机的美观卫生,另一方面也会阻挡紫外线对耳塞套进行杀菌,降低了消毒杀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消毒盒,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耳机消毒盒不具有清理耳塞套内污物的功能、影响无线耳机的美观卫生且降低消毒杀菌效果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消毒盒,用于对无线耳机进行消毒,所述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耳塞及耳塞套,所述耳塞套套设于所述耳塞上,所述无线耳机消毒盒包括消毒盒主体及清理机构;
6.所述消毒盒主体具有一消毒腔,所述消毒腔内用于收容所述耳塞及所述耳塞套;
7.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轴、清理刷及驱动件,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消毒腔内,所述清理刷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清理刷沿着所述耳塞套的内侧壁移动。
8.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由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9.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0.优选地,所述清理刷包括横杆及竖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一刷体,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二刷体;当所述清理刷跟随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刷体沿着所述耳塞的外壁移动,所述第二刷体沿着所述耳塞套的内侧壁移动。
11.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消毒盒主体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消毒盒主体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耳机主体。
13.优选地,所述消毒盒主体内嵌设有第一磁体,所述耳机主体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相配合的第二磁体。
14.优选地,所述消毒腔内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用于发射紫外线。
15.优选地,所述无线耳机消毒盒还包括消毒盒盖体,所述消毒盒盖体用于盖设于所述消毒盒主体上。
16.优选地,所述消毒盒主体内嵌设有第三磁体,所述消毒盒盖体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配合的第四磁体。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无线耳机装入无线耳机消毒盒内后,通过驱动件带动转轴转动,以带动清理刷沿着耳塞套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刮除耳塞套的内侧壁上黏附的污物,使无线耳机保持美观卫生,并提高无线耳机消毒盒的消毒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消毒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的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的无线耳机消毒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无线耳机、2-无线耳机消毒盒、11-耳机主体、111-第二磁体、12-耳塞、13-耳塞套、21-消毒盒主体、211-定位槽、212-第一磁体、213-第三磁体、22-清理机构、221-转轴、222-清理刷、2221-横杆、2222-竖杆、2223-第一刷体、2224-第二刷体、223-驱动件、2231-驱动电机、2232-传动件、22321-第一齿轮、22322-第二齿轮、224-轴承、23-紫外线灯、24-消毒盒盖体、241-第四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1及无线耳机消毒盒2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无线耳机消毒盒2用于对无线耳机1进行消毒,所述无线耳机1包括耳机主体11、耳塞12及耳塞套13,所述耳塞套13套设于所述耳塞12上。
25.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无线耳机消毒盒2包括消毒盒主体21及清理机构22;所述消毒盒主体21具有一消毒腔,所述消毒腔内用于收容所述耳塞12及所述耳塞套13,所述清理机构22包括转轴221、清理刷222及驱动件223,所述转轴221转动设置于所述消毒腔内,所述清理刷222固定于所述转轴221上,所述驱动件223与所述转轴221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221转动,以带动所述清理刷222沿着所述耳塞套13的内侧壁移动。
26.在使用时,将无线耳机1装入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后,通过驱动件223带动转轴221转动,以带动清理刷222沿着耳塞套13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刮除耳塞套13的内侧壁上黏附的污物,使无线耳机1保持美观卫生,并提高无线耳机消毒盒2的消毒杀菌效果。
27.为了具体实现驱动件223的功能,请参照图3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23包括驱动电机2231及传动件2232,所述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经由所述传动件2232与所述转轴221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221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231的能量
来源于无线耳机消毒盒2自带的可充电电池。
28.为了具体实现传动件2232的功能,请参照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2232包括第一齿轮22321及第二齿轮22322,所述第一齿轮22321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22322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221上,所述第二齿轮22322与所述第一齿轮22321啮合,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231带动第一齿轮22321转动,第一齿轮22321带动第二齿轮22322转动,第二齿轮22322带动转轴221转动,以带动清理刷222沿着耳塞套13的内侧壁移动。
29.为了提高清理效果,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清理刷222包括横杆2221及竖杆2222,所述横杆2221的一端与所述转轴22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221上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一刷体2223,所述竖杆2222与所述横杆22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222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二刷体2224;当所述清理刷222跟随所述转轴221转动时,所述第一刷体2223沿着所述耳塞12的外壁移动,所述第二刷体2224沿着所述耳塞套13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可同时对耳塞12及耳塞套13进行清理。
30.为了减少转轴221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请参照图3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清理机构22还包括轴承224,所述轴承224套设于所述转轴221上,所述轴承224的内圈与所述转轴221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24的外圈与所述消毒盒主体21固定连接。
31.为了防止无线耳机1在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移动,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盒主体21上还开设有定位槽211,所述定位槽211用于收容所述耳机主体11,以对耳机主体11进行限位,防止无线耳机1在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移动。
32.为了便于快速将无线耳机1装入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盒主体21内嵌设有第一磁体212,所述耳机主体11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212相配合的第二磁体111,从而通过第一磁体212与第二磁体111的磁吸力,配合定位槽211对耳机主体11的限位,快速将无线耳机1准确装入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
33.为了实现无线耳机消毒盒2的消毒杀菌功能,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腔内设置有紫外线灯23,所述紫外线灯23用于发射紫外线,从而对无线耳机1进行消毒杀菌。
34.为了防止无线耳机1脱离无线耳机消毒盒2,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消毒盒2还包括消毒盒盖体24,所述消毒盒盖体24用于盖设于所述消毒盒主体21上。
35.为了方便将消毒盒主体21盖设于消毒盒主体21上,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毒盒主体21内嵌设有第三磁体213,所述消毒盒盖体24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三磁体213相配合的第四磁体241,从而通过第三磁体213与第四磁体241之间的磁吸力实现消毒盒盖体24与消毒盒主体21的扣合。
3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4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消毒盒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将无线耳机1装入无线耳机消毒盒2内后,将消毒盒盖体24盖合于消毒盒主体21上,接着驱动电机2231经由第一齿轮22321及第二齿轮22322带动转轴221转动,以带动清理刷222沿着耳塞套13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刮除耳塞套13的内侧壁上黏附的污物,使无线耳机1保持美观卫生,并提高无线耳机消毒盒2的消毒杀菌效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