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68



1.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楞纸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蒸汽瓦楞辊包括筒体、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第一轴头中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穿设蒸汽管和虹吸管,蒸汽管用于向筒体内输送蒸汽,虹吸管用于将筒体的冷凝水排出到筒体外。第二轴头中通常不设置孔,第二轴头仅用于连接筒体和外设的轴承,第一轴头也用与连接筒体和外设的轴承,在外设的动力机构的驱动下,筒体、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共同旋转。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轴头的温度比第二轴头的温度高,导致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热膨胀后的体积不同,对于安装瓦楞辊的机架的各部分造成不均衡的挤压作用力,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瓦楞辊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工作时温差较大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包括筒体、第一轴头、第二轴头、蒸汽管、虹吸管和隔热层,所述筒体中设有加热腔,所述第一轴头的内端与所述加热腔的左部插接相连,所述第二轴头的内端与所述加热腔的右部插接相连,所述第一轴头内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蒸汽管的中部和所述虹吸管的中部均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一轴头的内端面上、所述安装通孔的侧壁上、以及所述第二轴头的内端面上均设有所述隔热层。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一隔热层呈横向设置的筒状,所述第一隔热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铝箔层和第一石棉层,所述第一铝箔层的左右两端翻折后包覆在所述第一石棉层的边缘,所述第一石棉层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铝箔层的左右两端相互粘接,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石棉层相粘接。
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螺钉,所述隔热层还包括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所述第一轴头的内端面和所述第二轴头的内端面上均设有螺孔,所述第一轴头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二隔热层通过所述螺钉和所述螺孔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轴头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三隔热层通过所述螺钉和所述螺孔相互连接。
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隔热层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铝箔层、石棉层和内铝箔层,所述外铝箔层的边缘翻折后包覆在所述内铝箔层的边缘上,所述外铝箔层的边缘与所述内铝箔层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依次连接的副外铝箔层、副石棉层和副内铝箔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副外铝箔层的外边缘翻折后包覆在所述副内铝箔层的外边缘上,所述副外铝箔层的内边缘翻折后包覆在所述副内铝箔层的内边缘上,所述副外铝箔层与所述副内铝箔层密封连接。
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热层和所述第三隔热层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设于所述螺钉的螺柱的外周;所述第二隔热层的边缘和所述第三隔热层的边缘均与所述螺钉的螺头压接相连,所述螺钉的螺头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和所述第三隔热层之间均设有塑胶垫片。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隔热层将加热腔和第一轴头分隔开,并利用隔热层将加热腔和第二轴头分隔开,使得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均不能够快速与加热腔中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的温度都不能快速升高,第一轴头的温度与第二轴头的温度接近。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的剖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热层的剖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热层的剖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热层的侧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隔热层的剖视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隔热层的侧视图。
17.图中:1-筒体,11-加热腔,2-第一轴头,21-安装通孔,3-第二轴头,4-蒸汽管,5-虹吸管,6-第一隔热层,61-第一铝箔层,62-第一石棉层,7-第二隔热层,71-副外铝箔层,72-副石棉层,73-副内铝箔层,8-第三隔热层,81-外铝箔层,82-石棉层,83-内铝箔层,9-螺钉,1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作详细说明。
19.如图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的实施例,具体地:
20.一种轴头温度均匀的瓦楞辊,包括筒体1、第一轴头2、第二轴头3、蒸汽管4、虹吸管5和隔热层,筒体1中设有加热腔11,第一轴头2的内端与加热腔11的左部插接相连,第二轴头3的内端与加热腔11的右部插接相连,第一轴头2内设有安装通孔21,蒸汽管4的中部和虹吸管5的中部均穿设于安装通孔21内;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上、安装通孔21的侧壁上、以及第二轴头3的内端面上均设有隔热层。
2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蒸汽管4向加热腔11输送蒸汽,蒸汽对筒体1进行加热,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通过虹吸管5排出到加热腔11外,利用隔热层将蒸汽和第一轴头2分隔开,并利用隔热层将蒸汽和第二轴头3分隔开,使得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均不能够快速与加热腔11中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第一轴头2和第二轴头3的温度都不能快速升高,第一轴头2的温度与第二轴头3的温度接近。
22.优选的实施例中,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6,第一隔热层6设于安装通孔21内,第一隔热层6呈横向设置的筒状,第一隔热层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铝箔层61和第一石棉层62,第一铝箔层61的左右两端翻折后包覆在第一石棉层62的边缘,第一石棉层62与安装通孔21的内壁贴合,安装通孔21与第一铝箔层61的左右两端相互粘接;安装通孔21与第一石棉层62相粘接。将第一铝箔层61的左右两端翻折后包覆在第一石棉层62的边缘,有利于防止第
一石棉层62吸水;将安装通孔21与第一铝箔层61的左右两端相互粘接,从而将第一隔热层6固定在安装通孔21内。
23.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螺钉9,隔热层还包括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和第二轴头3的内端面上均设有螺孔,螺孔用于连接螺钉9,螺钉9将第二隔热层7固定在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上,螺钉9将第三隔热层8固定在第二轴头3的内端面上。采用螺钉9连接的方式比较可靠,防止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脱落。可以采用螺钉9穿过第二隔热层7后与螺孔连接的方式将第二隔热层7和第一轴头2的内端面连接,也可以将第二隔热层7的边缘压接在螺钉9的螺头和第一轴头2之间。对第三隔热层8和第二隔热层7可采用同样的安装方式。
24.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隔热层8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铝箔层81、石棉层82和内铝箔层83,外铝箔层81的边缘翻折后包覆在内铝箔层83的边缘上,外铝箔层81的边缘与内铝箔层83的边缘密封连接;第二隔热层7包括依次连接的副外铝箔层71、副石棉层72和副内铝箔层73,第二隔热层7的中部设有通孔,副外铝箔层71的外边缘翻折后包覆在副内铝箔层73的外边缘上,副外铝箔层71的内边缘翻折后包覆在副内铝箔层73的内边缘上,副外铝箔层71与副内铝箔层73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防水效果好,避免石棉吸水。
25.更进一步地,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的边缘均设有缺口10,缺口10设于螺钉9的螺柱的外周;第二隔热层7的边缘和第三隔热层8的边缘均与螺钉9的螺头压接相连,螺钉9的螺头与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之间均设有塑胶垫片。缺口10用于避让螺钉9的螺柱,塑料垫片用于保护第二隔热层7和第三隔热层8,避免安装螺钉9的过程中螺钉9将外铝箔层71和副外铝箔层81损坏。
26.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