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切削机床,尤其涉及一种长条片状直刀的磨削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2.长条片状直刀是一种在造纸、印刷、纺织、纤维、食品、林业、塑料、木业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的呈长条形的片状刀具,在其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刀体平面及刃口斜面进行磨削加工。现有的直刀磨床包括一作为直刀片磨削工作台的电磁吸盘,待磨削的直刀片由电磁吸盘吸附固连在电磁吸盘的工作面上,由砂轮对直刀的相关表面进行磨削,这样的直刀磨床每次可磨削一张直刀,对于大批量直刀生产而言,不能满足产能需求,效率急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刀共磨智能磨床,它能同时进行多刀磨削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刀共磨智能磨床,包括床身、通过床身导轨活动支承于床身上的磨头座和通过竖直导轨支承在磨头座上的磨头,在所述床身上设有至少两列相互平行的电磁吸盘,各列电磁吸盘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床身导轨的长度方向,在电磁吸盘端面设有转轴,电磁吸盘通过转轴支承在床身上;在床身的端面安装有吸盘调节锁定装置,该吸盘调节锁定装置包括有与转轴固连的蜗轮,每一列电磁吸盘对应设有一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转动支承在调节锁定装置座上;在调节锁定装置座上还设有蜗轮锁定机构,每一蜗轮对应设有一蜗轮锁定机构,该蜗轮锁定机构包括一锁定块和一锁定驱动器,锁定驱动器可驱动锁定块沿蜗轮径向移动与蜗轮贴紧;所述磨头的轴线竖直设置于电磁吸盘的上方,磨头轴线在床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应于各列电磁吸盘总宽度a的中部。
5.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床身上设有至少两列相互平行的电磁吸盘,各列电磁吸盘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床身导轨的长度方向,在电磁吸盘端面设有转轴,电磁吸盘通过转轴支承在床身上,则每列电磁吸盘均可以相对于床身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可以适应直刀片刃口与侧面磨削的要求,而两列电磁吸盘相互平行,则每列电磁吸盘上所吸附的直刀片可以用一磨头同时进行磨削,相比于现有直刀磨床每次只能磨削一直刀片而言,同一磨头可以同时磨削至少两直刀片,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6.又由于在床身的端面安装有吸盘调节锁定装置,该吸盘调节锁定装置包括有与转轴固连的蜗轮,每一列电磁吸盘对应设有一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转动支承在调节锁定装置座上,在调节锁定装置座上还设有蜗轮锁定机构,每一蜗轮对应设有一蜗轮锁定机构,该蜗轮锁定机构包括一锁定块和一锁定驱动器,锁定驱动器可驱动锁定块沿蜗轮径向移动与蜗轮贴紧,则通过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可以驱动电磁吸盘方便地相对于床身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每列电磁吸盘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角度的刃口斜面的磨削以及在刃口斜面与侧面之间切换被磨削表面,在电磁吸盘工作角度确定之后,蜗轮锁定机构通过锁定驱动器
驱动锁定块与蜗轮贴紧而将蜗轮锁定周向位置,从而保证相应的一列电磁吸盘保持工作位置而保证磨削过程顺利进行。
7.还由于所述磨头的轴线竖直设置于电磁吸盘的上方,磨头轴线在床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应于各列电磁吸盘总宽度a的中部,则所设置的磨头在床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可以保证同一磨头能对各列电磁吸盘上的待磨削直刀片同时进行磨削,也能保证同一磨头能对各列电磁吸盘的工作面同时进行自磨,以保证电磁吸盘工作表面的精度,从而实现对直刀片的多刀共磨,提高工作效率。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每列所述电磁吸盘上设有角度传感器。采用该实施方式,可精确测量电磁吸盘的工作角度,便于磨削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安装面平行于电磁吸盘的工作面。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角度传感器直接检测到电磁吸盘工作面的角度变化,提高测量精度。
1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列所述电磁吸盘中各电磁吸盘之间通过转轴相固连。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保证处于同一列的各电磁吸盘在纵向通过转轴得到稳定的支承,并保证整列电磁吸盘工作角度调节的一致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蜗轮端面的轴肩插接于调节锁定装置座上对应的蜗轮支承孔内。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蜗轮得到稳定的支承,适应蜗轮锁定机构锁定方式的结构要求。
12.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蜗轮支承孔的孔壁上设有导槽,所述锁定块活动插接于该导槽内。采用该实施方式,所设置的导槽为保证锁定块沿蜗轮径向移动提供了保障。
13.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定驱动器为锁定螺栓或气缸或油缸或电动直线驱动装置。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满足锁定块沿蜗轮径向移动与蜗轮贴紧的驱动要求。
14.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刻度盘,该刻度盘位于蜗轮的外端。采用该实施方式,通过所设置的刻度盘可以便于电磁吸盘工作角度的调节并直观地表示出电磁吸盘的工作角度。
15.本实用新型另一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蜗杆的外端与驱动手轮或驱动电机相连。采用该实施方式,手轮或驱动电机均可方便地转动蜗杆以通过蜗轮实现电磁吸盘工作角度的调节。
16.本实用新型又一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床身上设有两列电磁吸盘。采用该实施方式,两列电磁吸盘既满足了多刀共磨、提高磨床工作效率的要求,又具有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多刀共磨智能磨床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刀共磨智能磨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电磁吸盘相关部位的俯视图;
20.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吸盘调节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中a-a部位的剖视图。
22.图中:1-床身、2-转轴、3-转轴支座、4-电磁吸盘、5-磨头、6-床身导轨、7-磨头座、8-竖直导轨、9-吸盘调节锁定装置、10-锁定驱动器、11-刻度盘、12-驱动手轮、13-角度传感器、14-传感器支座、15-调节锁定装置座、16-蜗轮、17-蜗杆、18-锁定块、19-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图1和图2所示的多刀共磨智能磨床中,床身1是本直刀磨床的基础支承构件,在床身1的上平面上安装有两床身导轨6,床身导轨6采用直线导轨副,在床身导轨6上活动支承有磨头座7,磨头座7通过安装在床身1上的水平驱动装置沿床身导轨6完成磨头5的磨削走刀运动,磨头5通过竖直导轨8支承在磨头座7,由安装在磨头座7上的竖直驱动装置驱动完成磨头5的进刀运动。
24.在床身1上设有至少两列相互平行的电磁吸盘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床身1上设有两列电磁吸盘4,各列电磁吸盘4位于两床身导轨6之间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床身导轨6的长度方向,每列电磁吸盘4包括至少一电磁吸盘4,在电磁吸盘4端面设有转轴2,每列电磁吸盘4中各电磁吸盘4之间通过转轴2相固连,电磁吸盘4通过转轴2及安装在床身1上的转轴支座3支承在床身1上;在每列电磁吸盘4上设有角度传感器13,角度传感器13优选采用通过测量静态重力加速度、转换为角度值输出的通用的角度检测传感器产品,该类产品采用电容微型摆锤原理,当倾角单元倾斜时,地球重力在相应的摆锤上会产生重力的分量,相应的电容量会变化,通过对电容量处量放大、滤波,转换之后得出倾角,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是角度测量领域的理想选择,角度传感器13安装在传感器支座14上,传感器支座14固连在末端的转轴2上,角度传感器13的安装面为传感器支座14的上平面,该平面平行于电磁吸盘4的工作面。
25.在床身1的端面安装有吸盘调节锁定装置9,参见图3和图4,该吸盘调节锁定装置9包括有与转轴2固连的蜗轮16,蜗轮16端面的轴肩插接于调节锁定装置座15上对应的蜗轮支承孔内,每一列电磁吸盘4对应设有一蜗轮16,与蜗轮16啮合的蜗杆17转动支承在调节锁定装置座15上,蜗杆16的外端与驱动手轮12相连,通过驱动手轮12可驱动对应的一列电磁吸盘4转动安装角度以适应电磁吸盘4的自磨、被磨削直刀片的刃口斜面或侧面的磨削;在调节锁定装置座15上还设有蜗轮锁定机构,每一蜗轮16对应设有一蜗轮锁定机构,该蜗轮锁定机构包括一锁定块18和一锁定驱动器10,在调节锁定装置座15上的蜗轮支承孔的孔壁上设有导槽19,锁定块18活动插接于该导槽19内,锁定驱动器10可以简单地为一如图所示的旋接于调节锁定装置座15上的锁定螺栓,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或油缸或电动直线驱动装置,锁定驱动器10可驱动锁定块18沿蜗轮16径向移动与蜗轮16上对应轴肩的周面贴紧而锁定蜗轮16的周向位置,使电磁吸盘4保持所调节好的工作位置;在转轴2上安装有刻度盘11,该刻度盘11位于蜗轮16的外端,通过安装在调节锁定装置座上的指针以直观地指示电磁吸盘4的工作位置的角度。
26.磨头5的轴线竖直设置于电磁吸盘4的上方,磨头5轴线在床身1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应于各列电磁吸盘4总宽度a的中部,通过砂轮的端面实施磨削,砂轮的直径对应于所磨削表面的宽度。
27.以上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许多的改进和变换。如在所述床身1上也可以不是设有两列电磁吸盘4,而可以是设有三列或四列电磁吸盘4,可以适应更多直刀片同时磨削的要求,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所述蜗杆16的外端也可以不是与驱动手轮12相连,而可以是与驱动电机相连。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