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接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2



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接电端子,尤指一种具有特殊焊杯设计的接电端子及设有该接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用于充电的电连接器除了传输电力外,也连接并传输讯号,因此电连接器上分别设有接电端子和讯号端子,与匹配的接头或连接器对接后,透过接电端子、讯号端子分别传输电力及讯号。在接电端子方面,由于电动车产业发展蓬勃,运用在电动车的充电用电连接器通常必须承受大电流通过,因此对于接电端子与外接导线的焊接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如何使接电端子方便且确实地与导线完成焊接,是焊接作业的一大重点。
3.再者,由于电连接器的接电端子和导线焊接,导线则须拉出电连接器以外,因此导线在电连接器内部的布置,也会影响上述的焊接作业,为了完成上述作业,电连接器对导线而言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线功能。
4.由上述可知,作为充电功能的电连接器在焊接导线作业上必须考虑作业便利性与导线的布线、理线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接电端子,其于一端具方向性的焊杯,当电连接器设置该接电端子时,即可在适当的方向、位置进行焊接作业,且可利于理线。
6.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前述电连接器的接电端子,其令一圆柱状接电端子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的端部朝一轴向内凹而形成一插孔,该第二端朝轴向内凹而形成一焊杯,该焊杯并具有一朝径向开放的开口。
7.可选的,该接电端子的插孔孔缘形成有一内凹的定位凹缘。
8.可选的,该接电端子位于插孔孔缘处的定位凹缘和该焊杯的开口具有对应关系。
9.可选的,该接电端子位于插孔孔缘处的定位凹缘和该焊杯的开口位于同一侧。
10.可选的,该接电端子的插孔内形成有一孔室,该孔室的孔径大于该插孔的孔缘。
11.由于前述接电端子在第二端上形成有径向开放且贯穿第二端端部的焊杯,因此其设置在一电连接器上时,可使该焊杯的开口朝向该电连接器上匹配设置的理线构造,从而可利于焊接作业且方便理线。
12.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设置有理线构造及前述接电端子,可方便在该电连接器进行焊接作业,并具有理线功能。
13.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电连接器包括:
14.一连接器基座,具有一槽室及一底部,该底部形成有朝外延伸的环壁,环壁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线槽;该槽室内具有一连接部;
15.一个以上的接电端子,设置在该连接器基座的连接部上,该接电端子呈圆柱状且
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的端部朝一轴向内凹而形成一插孔,该第二端朝一轴向内凹而形成一焊杯,该焊杯具有一朝径向开放的开口;该接电端子的第二端穿出该连接器基座的底部,使该焊杯的开口对应该环壁上的线槽。
16.可选的,该接电端子的插孔孔缘形成有一内凹的定位凹缘。
17.可选的,该接电端子位于插孔孔缘处的定位凹缘和该焊杯的开口具有对应关系。
18.可选的,该接电端子位于插孔孔缘处的定位凹缘和该焊杯的开口位于同一侧。
19.可选的,该接电端子的插孔内设有一冠簧,该插孔内形成有一孔室,该孔室的孔径大于该插孔的孔缘,且与该冠簧的外径匹配。
20.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一连接器基座底部的环壁上形成有线槽,而设置在该连接器基座上的接电端子则使其第二端的焊杯以其开口对应该环壁上的线槽;借此,待焊接的导线可经由环壁上的线槽穿入,而顺向地将导线焊接在开口与线槽相对的焊杯上,而利于焊接作业且方便理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接电端子背视角度立体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接电端子正视平面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视角度立体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30.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所示,包括一连接器基座10及一个以上的接电端子20;其中,该连接器基座10具有一槽室11 及一底部,该槽室11内设有一连接部12,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基座10基本上呈现一圆筒状,该槽室11亦为匹配的圆筒状空间,该连接部12同轴地形成在该槽室11内,且该连接部12与槽室11内壁间形成有一环槽。
31.该连接器基座10的底部并以一轴向朝外延伸形成一环壁13,该环壁13匹配连接器基座10的外形而呈筒状,该环壁13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线槽130,在本实施例中,该环壁13上形成有多个线槽130,供外部的导线经该等线槽130 穿至该连接器基座10的底部,以便进行焊接作业。
32.该接电端子20以轴向设在该连接器基座10的连接部12上,请配合参阅图 3、图4所示,该接电端子20由金属构成且呈圆柱状,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沿轴向内凹形成有一插孔21,该第二端则穿出该连接器基座10 的底部,位于该环壁13包围的空间内。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该接电端子20 的第二端端部沿轴向内凹而形成一中空的焊杯22,
该焊杯22具有一朝径向开放的开口220。
33.请参阅图7所示,该接电端子20的第二端穿出该连接器基座10的底部后,其焊杯22以开口220相对该环壁13的线槽130,其意味着当外部的导线经由环壁13上的线槽130穿入该连接器基座10的底部,即可顺向地与该接电端子20 的焊杯22焊接。由上述可知,该接电端子20的焊杯22令其开口220对应该环壁13上的线槽130,借以方便进行焊接作业,但必须说明的是:该焊杯的开口 220与环壁13的线槽130具对应关系,但不必然为正面相对,其基于导线在环壁13内的布线与理线需要,该焊杯22的开口220仍可朝往不同方向,如图7 中所示的另一接电端子20’,其焊杯22’的开口220’即未朝向该环壁13上的线槽 130。
34.再者,如图6所示该接电端子20的前视图,配合图2、图4可以看出,该接电端子20第一端的插孔21孔缘处形成有一定位凹缘210,该定位凹缘210与焊杯22的开口220位于同一角度,由于插孔21孔缘的定位凹缘210与焊杯22 的开口220在位置上具有对应关系,由插孔21的定位凹缘210位置即可确定该焊杯22的开口220方向。
35.前述接电端子20于插孔21孔缘处形成有定位凹缘210,其主要功能在模制电连接器时决定该焊杯22开口220在该连接器基座10上的相对角度,主要是因该接电端子20并非是在连接器基座10的连接部12上预设孔槽,而外部插入方式进行组装,而是将接电端子20放入模具内以射出成型方式形成该连接器基座10,在连接器基座10射出完成后,接电端子20亦完成设置在连接器基座10 的连接部12上。具体而言,接电端子20是以插孔21插设在模具上对应的突出物,但因插孔21与突出物为对应的圆柱形,因此容易在震动时相对转动,而在接电端子20的插孔21孔缘形成定位凹缘210后,亦可在模具的突出物上形成对应的防呆肋,在接电端子20插入后并与其定位凹缘210匹配对接后,即可限制接电端子20转动,又由于定位凹缘210与焊杯22上的开口220具对应关系,因此模具上突出物的防呆肋位置亦同时决定了该焊杯22的开口220方向,具体而言,即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是令焊杯22的开口220对应于环壁13上的线槽 130。
36.另请参阅图2、图8所示,该接电端子20的插孔21内进一步设有一冠簧 30,其与接电端子20构成电性连接,且可与对应插入接电端子20插孔21内的公端插针构成多点接触,以利于传输大电流电源。为方便在该插孔21内安装并固定该冠簧30,该接电端子20的插孔21内形成有一孔室211,该孔室211的孔径大于该插孔21的孔缘,且与冠簧30的外径匹配,意即该冠簧30在撑张状态下安装于该插孔21的孔室211内,并受插孔21孔缘阻挡而固定于插孔21内。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连接器基座的连接部上设有特殊设计的接电端子,接电端子的第二端形成有具径向开口的焊杯,且令该开口对应于连接器基座的环壁上所设线槽,借此可利于进行焊接作业,且方便所焊接导线的布线与整理。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