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7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2.将电机两轴承结构改为三轴承的结构,可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加强电机质量。传统三轴承结构为:驱动端采用两套轴承结构,非驱动端采用一套轴承。驱动端两套轴承,其中一套为可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圆柱滚子轴承,而另一套仅仅用于电机轴向定位的深沟球轴承,但存在的缺点是:转轴、驱动端轴承安装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机座、安装于所述机座一端的伸端端盖、安装于所述机座另一端的尾端端盖、设置在所述机座内的轴承组件,所述伸端端盖内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尾端端盖外端组装有尾端外盖,所述尾端端盖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尾端外盖内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深沟球轴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深沟球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单向推力球轴承、内弹簧及外弹簧,所述转轴的轴伸端与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单向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与所述尾端外盖之间,所述内弹簧设置于所述单向推力球轴承与所述尾端外盖之间。
5.所述机座内设有第一内盖,所述第一内盖与所述伸端端盖组装以将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6.所述机座内设有第二内盖,所述第二内盖与所述尾端端盖组装以将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7.所述转轴外套接有卡环,所述卡环靠近所述第二内盖设置。
8.自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面向所述尾端外盖内延伸形成内槽,所述内弹簧安装在所述内槽。
9.所述转轴的轴伸端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与所述第一台阶卡持,所述转轴的尾端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与所述第二台阶部卡持,所述单向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第三台阶卡持。
10.所述伸端端盖外还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转轴套接。
11.所述伸端端盖设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线设置,所述转轴的轴伸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向所述机座外伸出。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轴的轴伸端设置深沟球轴承作为支撑结构,转轴的尾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和单向推力球轴承组合而成,而单向推力球轴承是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用于限制转轴和机座一个方向的
轴向位移,使得转轴更加稳定,尾端外盖处增加内弹簧、外弹簧分别与第二深沟球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抵持,提高第二深沟球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剖视图;
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外壳示意图;
16.图4为图1中转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机,包括机座1、安装于机座1一端的伸端端盖2、安装于机座1另一端的尾端端盖3、设置在所述机座1内的轴承组件4。
19.参见图3,机座1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11,外壳11内部具有第一空腔111,外壳11设有第一进水口112、第一出水口113,第一进水口112、第一出水口113均与第一空腔111连通。工作时,冷却水由第一进水口112进入后,直接灌满整个直通式的第一空腔111,第一空腔111内的冷却水对外壳11内定子铁芯、转子进行冷却降温,最后冷却后的温水由第一出水口113排出,既保证了水流量又保证冷却速度,达到快速冷却电动机的目的。
20.外壳11内安装有定子铁芯12,定子铁芯12内安装有转子铁芯13。轴承组件4包括转轴41,转轴41穿过转子铁芯13。
21.参见图3,机座1上还设有接线盒100,为杜绝电动机的接线盒100从内部输入高温,保证接线盒100正常工作,必须保证接线盒100与电动机本体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下,通过接线盒100的接线板做灌封处理,隔绝与电动机本体热量互通性。
22.参见图1,伸端端盖2设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21,伸端端盖2内端设有与第二安装孔21同轴线的第一安装槽22。转轴41的轴伸端穿过第二安装孔21并向机座1外伸出。参见图1和图2,轴承组件4还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42、第二深沟球轴承43、单向推力球轴承44、内弹簧45及外弹簧46。第一深沟球轴承42安装在第一安装槽22内,转轴41与第一深沟球轴承42转动连接。具体的,参见图4,转轴41的轴伸端设有第一台阶411,第一深沟球轴承42与第一台阶411卡持。
23.参见图1,为了防止第一深沟球轴承42在机座1内轴向窜动,机座1内设有第一内盖5,所述第一内盖5与伸端端盖2组装以将第一深沟球轴承42固定在第一安装槽22内。
24.参见图1,伸端端盖2外还安装有卡箍6,卡箍6与转轴41套接,防止转轴41在机座1内轴向窜动,提高电机使用安全性。
25.参见图2,尾端端盖3设有第一安装孔31,第二深沟球轴承43安装在第一安装孔31,转轴41的尾端与第二深沟球轴承43转动连接。具体的,参见图4,转轴41的尾端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二台阶部412和第三台阶部413,第二深沟球轴承43与第二台阶部412卡持。所述单
向推力球轴承与第三台阶部413卡持。
26.参见图1和图2,尾端端盖3外端组装有尾端外盖7,尾端外盖7内端设有第二安装槽71,自第二安装槽71底面向尾端外盖7内延伸形成内槽72,单向推力球轴承44安装在第二安装槽71内。转轴41的尾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槽71内并与单向推力球轴承44转动连接。外弹簧46设置在第二深沟球轴承43与尾端外盖7之间,内弹簧45安装在内槽72并与单向推力球轴承44抵持。单向推力球轴承是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用于限制转轴41和机座1的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
27.参见图2,为了防止第二深沟球轴承43在机座1内轴向窜动,机座1内设有第二内盖8,所述第二内盖8与所述尾端端盖3组装以将第二深沟球轴承43固定在第二安装槽71内。
28.本实施例下,转轴41外套接有卡环9,卡环9靠近第二内盖8设置。
2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轴41的轴伸端设置深沟球轴承作为支撑结构,转轴41的尾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和单向推力球轴承组合而成,而单向推力球轴承是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用于限制转轴41和外壳11的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尾端外盖7处增加内弹簧45、外弹簧46分别与第二深沟球轴承43、单向推力球轴承44抵持,使得转轴41更加稳定,提高第二深沟球轴承43、单向推力球轴承44安装稳定性。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