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洁效果的施釉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上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清洁效果的施釉线。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日用陶瓷生产厂家均是采用人工上釉方式,即工人将坯体浸入釉料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取出,釉料即留在坯体表面。这种方式,不仅操作周期长,工作效率低,并且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企业的成本也不断上升,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陶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在坯体表面上涂上一层釉料,该釉料经高温煅烧后和坯体牢固结合在一起,釉料能增加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目前,大多陶瓷生产企业还是采用人工上釉方式,人工上釉的方式受人工因素影响较大,釉料覆盖在坯体上不均匀,上釉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严重制约了陶瓷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清洁效果的施釉线,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清洁效果的施釉线,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传送带、旋转座、料缸、高压风机、出风口、旋转伸缩座、伸缩杆、负压头、滑杆、滑动件及工作台,所述旋转座设在工作台的上方,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料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送带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高压风机紧靠所述第一传送带,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高压风机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高压风机面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滑杆设在所述工作台的内部,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的上方,所述旋转伸缩座设在所述滑动件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伸缩座的内部,所述负压头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
5.优选地: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用于运输陶瓷件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在所述料缸的一旁,并部分嵌入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
6.优选地: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用于为陶瓷件进行加温烘干的加温组件,所述加温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部分包裹所述第二传送带。
7.优选地:所述加温组件设有帮助发热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等距分布嵌入到所述加温组件的内部表面,所述发热管为可拆卸结构。
8.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有用于防止杂质飞出的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传送带、旋转座、料缸、高压风机、出风口、旋转伸缩座、伸缩杆、负压头、滑杆、滑动件及工作台,所述旋转座设在工作台的上方,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料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传送带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高压风机紧靠所述第一传送带,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高压风机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高压风机面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滑杆设在所述工作台的内部,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的上方,所述旋转伸缩座设在所述滑动件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伸缩座的内部,所述负压头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装有高压风机,可以吹去陶瓷胚表面的杂质灰尘,加温机构可以提高上釉的工作效率,负压口和伸缩杆的配合,代替了人工浸釉,减少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另一视角;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放大图。
13.图中标号:
14.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旋转座,4-料缸,5-高压风机,6-出风口,7-旋转伸缩座,8-伸缩杆,9-负压头,10-加温组件,11-发热管,12-滑杆,13-滑动件,14-工作台,15-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清洁效果的施釉线,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传送带1、旋转座3、料缸4、高压风机5、出风口6、旋转伸缩座7、伸缩杆8、负压头9、滑杆12、滑动件13及工作台14,所述旋转座3设在工作台14的上方,与所述工作台1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3为圆形座,可调速旋转,所述料缸4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送带1设在所述工作台14的一侧,所述高压风机5紧靠所述第一传送带1,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固定连接,所述高压风机5设有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设在所述高压风机5面向第一传送带1的一侧,所述滑杆12设在所述工作台14的内部,所述滑动件1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12的上方,所述旋转伸缩座7设在所述滑动件13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8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伸缩座7的内部,所述负压头9设在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
17.其中,所述工作台14还设有用于运输陶瓷件的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二传送带2设在所述料缸4的一旁,并部分嵌入到所述工作台1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送带2可调正反向移动和速度。
18.其中,所述工作台14还设有用于为陶瓷件进行加温烘干的加温组件10,所述加温组件10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4的上表面,部分包裹所述第二传送带2,所述加温组件10成“n”型状,可多角度对陶瓷件进行加温。
19.其中,所述加温组件10设有帮助发热的发热管11,所述发热管11等距分布嵌入到所述加温组件10的内部表面,所述发热管11为可拆卸结构。
20.其中,所述出风口6设有用于防止杂质飞出的滤网15,所述滤网15与所述出风口6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孔为菱形状。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传送带1、旋转座3、料缸4、高压风机5、出风口6、旋转伸缩座7、伸缩杆8、负压头9、滑杆12、滑动件13及工作台14,所述旋转座3设在工作台14的上方,与所述工作台14固定连接,所述料缸4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送带1设在所述工作台14的一侧,所述高压风机5紧靠所述第一传送带1,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固定连接,所述高压风机5设有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设在所述高压风机5面向第一传送带1的一侧,所述滑杆12设在所述工作台14的内部,所述滑动件1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12的上方,所述旋转伸缩座7设在所述滑动件13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8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伸缩座7的内部,所述负压头9设在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装有高压风机5,可以吹去陶瓷胚表面的杂质灰尘,加温机构可以提高上釉的工作效率,负压口和伸缩杆8的配合,代替了人工浸釉,减少了人力成本。
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