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加工的镀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铜线加工的镀层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活中,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被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为了达到有效防护以及提高性能等目的,往往会选择在铜线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镀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技术中的镀层设备在对铜线进行镀层时,镀层厚薄不均匀,且表面光洁度差,导致铜线的镀层质量低。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铜线加工的镀层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镀层的表面光洁度并使得镀层厚薄均匀。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加工的镀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固定设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圆盘,两个圆盘之间设置有动环,所述动环两端面外边缘位置处均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块,两个圆盘相对端的端面上对应限制块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槽,其中一个圆盘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动环外周面中部固定套设有齿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动环内部设置有镀层组件,两个圆盘的中心位置均水平贯穿设有穿行通道。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块与限制槽的轴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结构。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圆盘上的穿行通道内周面嵌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加热环板。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镀层组件包括有两个空腔和两个呈中空设置的横板,两个空腔分别设置在动环的环壁上关于动环的轴心线呈轴对称设置的位置处,两个横板分别设置在动环内部对应空腔的位置处,且对应设置的空腔与横板之间的两端位置处均连通设有连通管一,两个所述横板的相对侧均安装有喷头,且两个横板之间位于喷头靠近加热环板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擦拭棉二,所述喷头和擦拭棉二交替设有多个,两个横板之间远离加热环板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擦拭棉一,所述擦拭棉一与擦拭棉二的外周面均设置有固定环,且二者均通过固定环与两个横板固定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环与其中一个圆盘相对侧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弧形腔,两个弧形腔闭合形成一个环形腔,且两个弧形腔闭合处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空腔与对应位置处位于动环上的弧形腔之间连通设有连通管二,所述圆盘上的弧形腔一
侧连通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远离弧形腔的一端贯穿对应位置的圆盘并与外部的镀液供应箱连通。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横板相对侧对应喷头的位置处均固定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面向对应位置的横板一侧开设有与喷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防护壳设置为远离对应位置的横板一侧呈敞口设置的弧型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可在进行镀层前,先利用擦拭棉一对铜线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物进行清理,然后利用喷头转动涂覆与擦拭棉二转动涂匀交替进行,使得铜线表面的镀层厚薄均匀,并提高镀层表面的光洁度,且在镀层结束后出料的过程中,还会利用对应穿行通道内周面嵌装的加热环板对铜线表面的镀层进行烘干;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头的位置处远离对应位置的横板一侧设置呈敞口设置的弧型防护壳,可使喷出的镀液在铜线表面进行区域性涂覆,防止镀液溅射到擦拭棉上。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半剖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19.附图标记为:1底座、2支撑架、3动环、4圆盘、5电机、6齿轮、7齿圈、8空腔、9横板、10连通管一、11喷头、12擦拭棉一、13擦拭棉二、14防护壳、15固定环、16穿行通道、17通孔、18加热环板、19连通管二、20弧形腔、21密封圈、22限制槽、23限制块、24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1.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铜线加工的镀层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两端均固定设有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圆盘4,两个圆盘4之间设置有动环3,所述动环3两端面外边缘位置处均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块23,两个圆盘4相对端的端面上对应限制块2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槽22,其中一个圆盘4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动环3外周面中部固定套设有齿圈7,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
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7相啮合的齿轮6,所述动环3内部设置有镀层组件,可以通过电机5来驱动动环3转动,实现对铜线表面的转动镀层,两个圆盘4的中心位置均水平贯穿设有穿行通道16,可使得铜线在进行镀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23.进一步的,所述限制块23与限制槽22的轴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结构,可大大提高动环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4.进一步的,其中一个圆盘4上的穿行通道16内周面嵌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加热环板18,可利用加热环板18对铜线表面的镀层进行烘干。
25.进一步的,所述镀层组件包括有两个空腔8和两个呈中空设置的横板9,两个空腔8分别设置在动环3的环壁上关于动环3的轴心线呈轴对称设置的位置处,两个横板9分别设置在动环3内部对应空腔8的位置处,且对应设置的空腔8与横板9之间的两端位置处均连通设有连通管一10,两个所述横板9的相对侧均安装有喷头11,且两个横板9之间位于喷头11靠近加热环板18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擦拭棉二13,所述喷头11和擦拭棉二13交替设有多个,两个横板9之间远离加热环板18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擦拭棉一12,所述擦拭棉一12与擦拭棉二13的外周面均设置有固定环15,且二者均通过固定环15与两个横板9固定连接,可在进行镀层前,先利用擦拭棉一12对铜线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物进行清理,然后利用喷头11转动涂覆与擦拭棉二13转动涂匀交替进行,使得铜线表面的镀层厚薄均匀,并提高镀层表面的光洁度。
26.进一步的,所述动环3与其中一个圆盘4相对侧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弧形腔20,两个弧形腔20闭合形成一个环形腔,且两个弧形腔20闭合处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21,所述空腔8与对应位置处位于动环3上的弧形腔20之间连通设有连通管二19,所述圆盘4上的弧形腔20一侧连通设有进液管24,且进液管24远离弧形腔20的一端贯穿对应位置的圆盘4并与外部的镀液供应箱连通,可确保动环3在转动涂覆镀层的过程中,镀液能够持续稳定供应,实现铜线的连续涂覆。
2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横板9相对侧对应喷头11的位置处均固定设有防护壳14,且防护壳14面向对应位置的横板9一侧开设有与喷头11相适配的通孔17,所述防护壳14设置为远离对应位置的横板9一侧呈敞口设置的弧型结构,可防止喷头11喷出的镀液溅射到擦拭棉上。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9.在实际使用时,将待镀层的铜线自未嵌装加热环板18的穿行通道16处插入,并进入两个横板9之间的区域进行镀层,在涂覆镀层的过程中,启动电机5带动齿轮6转动,从而驱动齿圈7带动动环3转动,以利用多个喷头11进行转动镀层,且在每个喷头11转动镀层后,会利用擦拭棉二13将铜线表面的镀液抹匀,并且在进行镀层前,还会利用擦拭棉一12对铜线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物进行清理,以提高镀层质量,而镀层结束后的铜线在自另一个穿行通道16穿出时,会被该穿行通道16内周面嵌装的加热环板18对铜线表面的镀层进行烘干,与此同时,在对铜线进行镀层的过程中,通过在动环3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圆盘4之间设置弧形腔20,并利用两个弧形腔20形成一个环腔,让进液管24持续向该环腔内部补充镀液,而该环腔内的镀液则自连通管二19进入空腔8内部,可使得动环3在转动涂覆镀层的过程中,镀液能够持续稳定供应,实现铜线的连续涂覆。
3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