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彩led天幕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彩led天幕灯。
背景技术:
2.天幕灯是舞台灯具的一种,是营造舞台背景效果的常用灯具之一。现有技术中,天幕灯的光源主要采用卤钨灯,虽然卤钨灯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但是颜色单一,不能满足日益丰富、多变的舞台效果的营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全彩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面板、下盖、后盖和上盖组成的中空的发光腔体,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透光窗;所述发光腔体内部设置有与透光窗对应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出光方向朝向所述透光窗的光源,所述光源出光方向的外侧设置有呈薄壁非对称四棱台结构体的反光罩;所述面板的外侧设置有遮扉组件;
5.所述光源是rgbw全彩led光源。
6.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通过支架与后盖连接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朝向面板的一端为安装光源和反光罩的平面,散热块朝向后盖的一端为鳍片状结构体;所述反光罩的出光端设置有透光板;所述鳍片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7.优选的,所述散热块的鳍片垂直排列,所述下盖和上盖与所述鳍片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下盖气孔和上盖气孔。
8.优选的,所述遮扉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遮扉面板左右和上下的大遮扉和小遮扉,所述大遮扉和小遮扉可分别相对光源进行左右和上下旋转;所述小遮扉上还设置有可相对光源进行左右旋转的副遮扉。
9.优选的,所述反光罩是相对光源左右对称、上下不对称的薄壁四棱台结构体,所述四棱台上侧面与光源轴线的夹角a>45度,所述四棱台下侧面与光源轴线的夹角b≤45度。
10.优选的,所述大遮扉、小遮扉和副遮扉的遮光面设置有不反射或低反射可见光的消光材料。
11.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手柄。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采用rgbw全彩led光源可以解决传统光源颜色单一的缺点,使被照射区域渲染出任意颜色的效果;
14.2、设计非对称四棱台反光罩可以在非中心安装时,使照射面获得均匀的照度,提升视觉效果。
15.3、设计具有可以左、右、上、下旋转遮光的遮扉组件,可以快速、有效的调整出光面大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爆炸图;
18.图3为发光组件示意图;
19.图4为反光罩安装示意图;
20.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21.图6为遮扉组件关闭示意图。
22.其中:发光组件10;光源11;散热块12;散热风扇13;支架14;反光罩15;透光板16;面板20;下盖30;下盖气孔31;后盖40;上盖50;上盖气孔51;手柄60;遮扉组件70;遮扉面板71;大遮扉72;小遮扉73;副遮扉74。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7.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全彩led天幕灯,包括由面板20、下盖30、后盖40和上盖50组成的中空的发光腔体,所述面板20上设置有透光窗,所述发光腔体内部设置有与透光窗对应的发光组件10,所述发光组件10包括出光方向朝向所述透光窗的光源11,所述光源11出光方向的外侧设置有呈薄壁非对称四棱台结构体的反光罩15;所述面板20的外侧设置有遮扉组件70;
28.所述光源11是rgbw全彩led光源。
29.在该实施例中,光源11的光线经反光罩15调整为四棱锥型的光柱后,从面板20的透光窗射出,对舞台的背景进行效果渲染;通过遮扉组件70可以对光柱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被照射区域的大小及形状等;采用rgbw全彩led光源可以解决传统光源颜色单一的缺点,使被照射区域渲染出任意颜色的效果。
30.四棱锥型的光柱在照射面上形成矩形的照射区域,可以较好的适应背景效果渲染而不影响其它区域。
31.进一步的,如图3、4、5所示,所述发光组件10包括通过支架14与后盖40连接的散热块12,所述散热块12朝向面板20的一端为安装光源11和反光罩15的平面,散热块12朝向后
盖40的一端为鳍片状结构体;所述反光罩15的出光端设置有透光板16;所述鳍片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3。
32.进一步的,如图1、2、3所示,所述散热块12的鳍片垂直排列,所述下盖30和上盖50与所述鳍片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下盖气孔31和上盖气孔51。
33.由于热空气的密度较低,鳍片垂直排列并在鳍片对应的位置设置下盖气孔31和上盖气孔51可以利于热空气排出。
34.进一步的,如图1、2、6所示,所述遮扉组件70包括分别设置在遮扉面板71左右和上下的大遮扉72和小遮扉73,所述大遮扉72和小遮扉73可分别相对光源11进行左右和上下旋转;所述小遮扉73上还设置有可相对光源11进行左右旋转的副遮扉74。
35.通过调整大遮扉72和小遮扉73相对于光源11的夹角,可以获得不同大小的出光面,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被照射区域;副遮扉74用于填补大遮扉72和小遮扉73之间的间隙,防止漏光。
36.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所述反光罩15是相对光源11左右对称、上下不对称的薄壁四棱台结构体,所述四棱台上侧面与光源11轴线的夹角a>45度,所述四棱台下侧面与光源11轴线的夹角b≤45度。
37.在使用时,为了不遮挡视线,一般天幕灯不会安装在被照射区域的中间,而是安装的底部或上方,如果采用上下对称的反光罩,会造成照射区域的照度不均匀。而采用上下不对称的反光罩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照度,提升视觉效果。
38.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发光组件10的外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手柄60,手柄60可以方便天幕灯的安装和搬运。
39.进一步的,所述大遮扉72、小遮扉73和副遮扉74的遮光面设置有不反射或低反射可见光的消光材料。
40.使用大遮扉72、小遮扉73和副遮扉74在遮挡光线时,如果不进行消光处理,遮挡处反射的光线会影响渲染效果,该实施例中,在遮光面喷涂消光漆。
41.如图6所示,遮扉组件70在灯具不使用时,可以关闭,以避免发光组件损坏。
42.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