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9  1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


背景技术:

2.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
3.沉井里一般有挖机然后下雨时不工作挖机也一直在井里不会吊出来一直淋雨也会损坏挖机可以适用于雨水多的地方
4.国内申请号为cn201811120194.3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能够有效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沉井施工的影响,保护了井内施工作业设备,较少了重复用工、保证了井底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能够有效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沉井施工的影响,保护了井内施工作业设备,较少了重复用工、保证了井底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用于矩形沉井,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防雨结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的防雨支架、在所述防雨支架上对称设置的两块防雨顶板,所述防雨顶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架顶部对称的两侧设有安装横梁,两根所述安装横梁之间设有搬运滑道,所述搬运滑道与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用于搬运碎石的提升斗和驱动所述提升斗提升的电机。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雨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中轴线上的长支杆和设于两侧的短支杆,两侧的所述短支杆通过加强横梁与所述长支杆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雨顶板一端与所述长支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支杆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防雨顶板靠近与所述短支杆连接处向内凹进设有流水槽。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流水槽两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搬运滑道一侧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转动主轴横穿一根所述安装横梁后末端与另一根所述安装横梁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包括提升转轴,所述提升转轴上缠绕有连接所述提升斗的绳索。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转动主轴连接的线性连接部和与
所述搬运滑道连接的跟随滑动部,所述线性连接部上设有允许所述转动主轴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设有能和所述转动主轴啮合的内螺纹。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直线电机安装在直线电机安装架上,所述直线电机安装架设于所述支架上。
16.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设计架设在矩形沉井上的防雨棚,有效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沉井施工的影响,保护了井内施工作业设备,较少了重复用工、保证了井底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申请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的立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申请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中缺少部分防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20.图3为本申请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22.图5为本申请中流水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实验数据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4.实施例:
25.如图1-5所示,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用于矩形沉井0,其中所述矩形沉井0可能与地面000齐平也可能高出地面000。本申请方案包括支架1和设于所述支架1顶部的防雨结构2,所述防雨结构2包括与所述支架1顶部连接的防雨支架21、在所述防雨支架21上对称设置的两块防雨顶板22,所述防雨顶板22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架1顶部对称的两侧设有安装横梁11,两根所述安装横梁11之间设有搬运滑道3,所述搬运滑道3与提升装置4连接,所述提升装置4包括用于搬运碎石的提升斗41和驱动所述提升斗41提升的电机42。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设计架设在矩形沉井上的防雨棚,有效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沉井施工的影响,保护了井内施工作业设备,较少了重复用工、保证了井底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
27.在天气降雨时,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防雨结构可有效阻挡雨水对井内施工的阻碍,同时设计流水槽221,将滑落至边缘的雨水通过所述流水槽221从排水口2211中流出,防止降雨排水后两侧形成水帘,防止水帘在大风情况下继续影响井内施工。更进一步的,可以在所述排水口处连接排水管道。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雨支架21包括设于所述支架1中轴线上的长支杆211和设于两侧的短支杆212,两侧的所述短支杆212通过加强横梁213与所述长支杆211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雨顶板22一端与所述长支杆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支杆212连接。
30.进一步的,所述防雨顶板22靠近与所述短支杆212连接处向内凹进设有流水槽221。
31.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221两端设有排水口2211。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搬运滑道3一侧设有直线电机5,所述直线电机5的转动主轴51横穿一根所述安装横梁11后末端与另一根所述安装横梁11连接,所述转动主轴51与所述提升装置4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4还包括安装座43,所述电机4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43上,所述电机42包括提升转轴421,所述提升转轴421上缠绕有连接所述提升斗41的绳索。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43包括与所述转动主轴51连接的线性连接部431和与所述搬运滑道3连接的跟随滑动部432,所述线性连接部431上设有允许所述转动主轴51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设有能和所述转动主轴51啮合的内螺纹。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电机5安装在直线电机安装架12上,所述直线电机安装架12设于所述支架1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用于矩形沉井(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设于所述支架(1)顶部的防雨结构(2),所述防雨结构(2)包括与所述支架(1)顶部连接的防雨支架(21)、在所述防雨支架(21)上对称设置的两块防雨顶板(22),所述防雨顶板(22)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架(1)顶部对称的两侧设有安装横梁(11),两根所述安装横梁(11)之间设有搬运滑道(3),所述搬运滑道(3)与提升装置(4)连接,所述提升装置(4)包括用于搬运碎石的提升斗(41)和驱动所述提升斗(41)提升的电机(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支架(21)包括设于所述支架(1)中轴线上的长支杆(211)和设于两侧的短支杆(212),两侧的所述短支杆(212)通过加强横梁(213)与所述长支杆(2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顶板(22)一端与所述长支杆(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支杆(2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顶板(22)靠近与所述短支杆(212)连接处向内凹进设有流水槽(22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221)两端设有排水口(22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滑道(3)一侧设有直线电机(5),所述直线电机(5)的转动主轴(51)横穿一根所述安装横梁(11)后末端与另一根所述安装横梁(11)连接,所述转动主轴(51)与所述提升装置(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4)还包括安装座(43),所述电机(4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43)上,所述电机(42)包括提升转轴(421),所述提升转轴(421)上缠绕有连接所述提升斗(41)的绳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3)包括与所述转动主轴(51)连接的线性连接部(431)和与所述搬运滑道(3)连接的跟随滑动部(432),所述线性连接部(431)上设有允许所述转动主轴(51)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设有能和所述转动主轴(51)啮合的内螺纹。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5)安装在直线电机安装架(12)上,所述直线电机安装架(12)设于所述支架(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用于矩形沉井,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防雨结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的防雨支架、在所述防雨支架上对称设置的两块防雨顶板,所述防雨顶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架顶部对称的两侧设有安装横梁,两根所述安装横梁之间设有搬运滑道,所述搬运滑道与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用于搬运碎石的提升斗和驱动所述提升斗提升的电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自排水式防雨棚,设计架设在矩形沉井上的防雨棚,有效防止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沉井施工的影响,保护了井内施工作业设备,较少了重复用工、保证了井底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业条件。业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河萍 王云和 朱文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