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驾驶室,以及一种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工程车辆驾驶室一般是通过螺栓与机身刚性连接在一起。现有的驾驶室虽然具有提高驾驶员操纵舒适性、降低驾驶员疲劳强度的功能和用途,但还存在如下缺点:驾驶室相对于机身不可移动,限制了驾驶员的视野,影响了机器的维修性能。
3.如图1和图2所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1844658u,授权公告日为2020.11.03)“一种可移动调节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1'、导轨2'、驾驶室底盘3'、油缸4'、回转支撑10'和托举轮20',驾驶室1'安装在驾驶室底盘3'上方,回转支撑10'设于驾驶室1'和驾驶室底盘3'之间;驾驶室底盘3'底部的两侧枢接有导向轮5',导向轮5'与导轨2'滑接;两导轨2'沿驾驶室1'左右方向设于驾驶室1'下方;油缸4'设置在驾驶室底盘3'的下侧,且位于导轨2'中间,油缸4'的缸体固定铰接在机身15'上,该油缸4'的活塞杆与驾驶室底盘3'铰接以驱动驾驶室底盘3'沿着导轨往复滑动,从而驱动驾驶室1'相对机身15'侧向移动,驾驶室1'侧移至一侧时,驾驶室1'底部的元件容易露出,提高了机器的维修性能。此专利中的驾驶室1'是一个整体结构,驾驶室1'的底板12'和驾驶室本体11'之间并没有分开,二者是一体的,装配驾驶室1'时,要先把驾驶室1'整体先焊接好后安装在车身上,然后再对驾驶室1'内部的座椅等部件一一进行安装,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驾驶室。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程车辆。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驾驶室,包括一驾驶室主体、一底板和两导轨机构,所述驾驶室主体锁付连接于底板上;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一导轨和一滑动件,两所述导轨分别设于底板相对的两侧且沿底板的前后方向布设,两所述滑动件分别设于驾驶室主体底部,并与两导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件与导轨滑配连接,所述驾驶室主体通过滑动件和导轨可实现相对底板前后移动。
7.基于上述设计,便于各驾驶室内各零部件的预装,优化安装工艺;可以腾出驾驶室后侧的空间,方便维修。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分体式驾驶室,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地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包括一竖板;每个所述导轨均开口横向向外锁付于一竖板上;所述导轨横截面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具有一翻边;两所述滑动件锁付于驾驶室主体相对的两侧内壁底部,所述滑动件为一长
条形结构,该滑动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且所述几字形结构的两边沿均嵌入导轨并分别卡持于两所述翻边内。
10.所述导轨的翻边内壁与滑动件的边沿之间设有复数个滚珠,使滑动件相对导轨滑动更顺畅。
11.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导轨开口朝上设于底板上,所述滑动件的横截面为一倒t形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连接于驾驶室主体底部,且所述滑块的下端嵌入导轨中,并可沿导轨滑动。
12.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减震器,该底板的下方为一车架,所述减震器固接于底板与车架之间,减震器起到减震作用,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
13.还包括一支座、一支架、一座椅和两第一滑轨机构,所述底板、支座、支架和座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支架的左右两边分别固接有一扶手箱;每个所述第一滑轨机构均包括一第一上滑轨和一第一下滑轨,所述第一上滑轨锁付于支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下滑轨锁付于支座的上表面,两第一上滑轨和两第一下滑轨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滑轨与第一下滑轨滑配连接,所述座椅和支架通过第一上滑轨、第一下滑轨可实现相对支座前后位移调节;可以根据操作人员身高和手臂长短来调节座椅与方向盘等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调整操作舒适性。
14.还包括两第二滑轨机构,每个所述第二滑轨机构均包括一第二上滑轨和一第二下滑轨,所述第二上滑轨锁付于座椅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下滑轨锁付于支架的上表面,两第二上滑轨和两第二下滑轨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滑轨与第二下滑轨滑配连接,所述座椅通过第二上滑轨、第二下滑轨可实现相对支架前后位移调节,如此座椅相对于支架可以前后移动调整位移,二次调整舒适性。
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所述的分体式驾驶室,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架,所述分体式驾驶室设于车架上。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的驾驶室的主视图;
17.图2为现有的驾驶室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驾驶室的分解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驾驶室的整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机构与驾驶室主体实施例二的配合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工程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工程车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10的前端是指人在驾驶室10中工作时人体朝向前方的方向,驾驶室10的后端为相反的一端;驾驶室主体1、底板2和导轨机构3a等部件的前后方向与驾驶室10的一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3,一种分体式驾驶室10,包括一驾驶室主体1、一底板2、两导轨机构3a、一支座5、一支架6、一座椅7、两第一滑轨机构8和两第二滑轨机构9,所述驾驶室主体1锁付连接于底板2上;所述导轨机构3a包括一导轨31a和一滑动件32a,两所述导轨31a分别设于底板2相对的两侧且沿底板2的前后方向布设,两所述滑动件32a分别设于驾驶室主体1底部,并与两导轨31a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件32a与导轨31a滑配连接,所述驾驶室主体1通过滑动件32a和导轨31a可实现相对底板2前后移动。
29.请再参阅图3和图5-6,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底板2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地设有一固定板33,两固定板33沿底板2的前后方向布设,该固定板33包括一竖板331。每个所述导轨31a均开口横向向外锁付于一竖板331上,即所述导轨31a开口朝向水平面方向并朝向底板2的外部方向;所述导轨31a横截面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具有一翻边311;两所述滑动件32a锁付于驾驶室主体1相对的两侧内壁底部,所述滑动件32a为一长条形结构,该滑动件32a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且所述几字形结构的两边沿均嵌入导轨31a并分别卡持于两所述翻边311内。所述导轨31a的翻边311内壁与滑动件32a的边沿之间设有复数个滚珠(未图示),使滑动件32a与导轨31a之间的滑动摩撑力减小,滑动件32a相对导轨31a滑动更顺畅。
30.请再参阅图3-4和图8-9,驾驶室主体1通过导轨机构3a可以相对底板2往前移动,从而在驾驶室主体1后部形成维修空间,驾驶室10底下的部件容易露出,方便维修。在正常工作时驾驶室10受到的冲击力很大,为了避免冲击力经常作用在导轨机构3a上,将驾驶室主体1和底板2用螺栓等固定件固定,要推拉驾驶室主体1之前先拆开固定好的螺栓,完成维修后再固定上螺栓。
31.请再参阅图3-5,所述底板2、支座5、支架6和座椅7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支架6的左右两边分别固接有一扶手箱11;每个所述第一滑轨机构8均包括一第一上滑轨81和一第一下滑轨82,所述第一上滑轨81锁付于支架6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下滑轨82锁付于支座5的上表面,两第一上滑轨81和两第一下滑轨82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滑轨81与第一下滑轨82滑配连接,所述座椅7和支架6通过第一上滑轨81、第一下滑轨82可实现相对支座5前后位移调节。所述支座5内布置有动力机cpu、保险盒、继电器和控制器等部件方便集中维修;所述扶手箱11内安装有液压管路;座椅7、扶手箱11固定在支架6上三者形成一个小整体,小整体通过第一滑轨机构8可以相对支座5前后移动,根据操作人员身高和手臂长短来调节小整体与方向盘等部件之间的距离,以调整操作视野和操作方向盘的舒适性。每个所述第二滑轨机构9均包括一第二上滑轨91和一第二下滑轨92,所述第二上滑轨91锁付于座椅7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下滑轨92锁付于支架6的上表面,两第二上滑轨91和两第二下滑轨92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上滑轨91与第二下滑轨92滑配连接,所述座椅7通过第二上滑轨91、第二下滑轨92可实现相对支架6前后位移调节。第二上滑轨91和第二下滑轨92可前后相对滑动,如此座椅7相对于支架6可以前后移动调整位移,二次调整舒适性。
32.请再参阅图3,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减震器4,该底板2的下方为
一车架20,所述减震器4固接于底板2与车架20之间;驾驶室10通过减震器4和车架20固定在一起,工程机械的工况一般较为恶劣,减震器4起到减震作用,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
33.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主体1和底板2分开,有利于驾驶室主体1内各零部件安装和扶手箱11内液压管路的预装,待各功能元件全部在底板2上安装好后再吊装驾驶室主体1至底板2上固定好,很好地改善了安装工艺。
34.实施例二
35.本部分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36.请再参阅图7,导轨机构3b的结构不同,所述导轨机构3b包括一导轨31b和一滑动件32b,两所述导轨31b分别设于底板2相对的两侧且沿底板2的前后方向布设,两所述滑动件32b分别设于驾驶室主体1底部,并与两导轨31b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件32b与导轨31b滑配连接,所述驾驶室主体1通过滑动件32b和导轨31b可实现相对底板2前后移动。
37.请再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导轨31b开口朝上设于底板2上,所述滑动件32b的横截面为一倒t形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连接于驾驶室主体1底部,且所述滑块的下端嵌入导轨31b中,并可沿导轨31b滑动。
38.实施例三
39.请再参阅图3-4和图7,一种分体式驾驶室10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40.a、通过紧固件将减震器4固定在车架20上面,底板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四个减震器4上面,减震器4对驾驶室10和驾驶室10人员提供减振作用;
41.b、支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2上;第一上滑轨81通过螺栓锁付于支架6下表面,第一下滑轨82通过螺栓锁付于支座5的上表面,将支架6安装在支座5上并装配第一上滑轨81与第一下滑轨82;将第二下滑轨92锁付于支架6的上表面,将第二上滑轨91锁付于座椅7的下表面,将座椅7安装在支架6上并装配第二上滑轨91与第二下滑轨92;
42.c、将导轨31a,31b安装于底板2的固定板33上或底板2上,滑动件32a,32b安装于驾驶室主体1底部,吊装驾驶室主体1至底板2上,将所述滑动件32a,32b装配于所述导轨31a,31b上,最后通过螺栓将驾驶室主体1和底板2锁紧连接。驾驶室主体1通过滑动件32a,32b和导轨31a,31b可相对底板2前后移动,在驾驶室10和机罩之间让出空间,方便维修。
43.实施例四
44.请再参阅图3和图7-8,一种工程车辆100,包括车辆本体200和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驾驶室10,所述车辆本体200包括车架20,所述分体式驾驶室10设于车架2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