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安装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小型建筑中,为加快建设速度、满足急需以及便于迁移,采用了很多模块化组装或拼装式建筑结构,但因地域不同、需求不同、场地状况不同,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并且各具特色;
3.墙体安装时,为了方便安装,墙体与钢架之间常留有一定间隙,因此在安装后会出现松动,需要通过铆钉固定,在这种安装方式在固定后难以拆卸,且会对墙体造成损伤,使墙体无法在拆卸后二次使用。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模块化钢结构墙体[申请号:201920713472.x],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侧固定板,且底座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侧固定板,所述第二侧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动装置,且第二侧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热装置,且上固定板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后固定板,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包括模块化墙体,所述的模块化墙体两侧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的竖直滑槽一侧侧壁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榫块,所述的榫块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榫接斜面。
[0008]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榫块的截面呈三角形。
[0009]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竖直滑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0010]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榫块内还设有减重结构。
[0011]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减重结构包括设置在榫块内的减重槽,所述的减重槽镂空设置在榫块内侧,且所述的减重槽沿竖直方向贯穿榫块,所述的减重槽的截面形状与榫块的截面形状相同。
[0012]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模块化墙体包括龙骨框架,所述的龙骨框架内设有填充腔,所述的填充腔内设有填充层,所述的龙骨框架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饰板层和外饰板层,所述的外饰板层与龙骨框架之间还设有保温结构,所述的填充腔内还设有预设有用于穿设管线的管路结构。
[0013]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保温结构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0014]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一号穿线管和二号穿线
管,所述的一号穿线管两端沿水平方向贯穿龙骨框架并与竖直滑槽相连,所述的二号穿线管设置在一号穿线管上侧,所述的二号穿线管从模块化墙体一侧的竖直滑槽穿入至填充腔内,所述的二号穿线管上还连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出入线管,所述的出入线管外端贯穿龙骨框架顶部或底部。
[0015]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龙骨框架通过钢材料制成。
[0016]
在上述的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中,所述的填充层通过混凝土浇灌形成或通过建筑废料挤压形成。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将模块化墙体安装到安装架上时,竖直滑槽能够对模块化墙体进行限位,防止模块化墙体安装时出现模块化墙体倾倒的现象,保障施工安全,榫块上的榫接斜面配合安装架上卡槽能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完成后不会出现松动,无需借助外接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损伤模块化墙体,模块化墙体拆卸后能够二次利用,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榫块能够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后各部位连接稳定。
[0019]
2、通过龙骨框架、填充层、内饰板层和外饰板层组合形成的模块化墙体能够在同一装配形成后运输到装配地点进行组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且不会在施工地留下大量建筑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3]
图3是龙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龙骨框架的俯视图。
[0025]
图中:模块化墙体112、竖直滑槽115、榫块117、二号减重槽118、榫接斜面121、龙骨框架122、填充腔123、填充层124、内饰板层125、外饰板层126、保温结构127、管路结构128、保温层129、一号穿线管130、二号穿线管131、出入线管1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模块化的墙体结构,包括模块化墙体112,所述的模块化墙体112两侧设有竖直滑槽115,所述的竖直滑槽115一侧侧壁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榫块117,所述的榫块117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榫接斜面121。
[0027]
本实施例中,将模块化墙体安装到安装架上时,竖直滑槽115能够对模块化墙体进行限位,防止模块化墙体安装时出现模块化墙体倾倒的现象,保障施工安全,榫块117上的榫接斜面121配合安装架上卡槽能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完成后不会出现松动,无需借助外接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损伤模块化墙体,模块化墙体拆卸后能够二次利用,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榫块117能够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后各部位连接稳定。
[0028]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的榫块117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的竖直滑槽115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0029]
优选地,结合图1-图4所示,榫块117内还设有减重结构。减重结构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且能降低榫块铸造时的材料成本。
[0030]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4所示,减重结构包括设置在榫块117内的减重槽118,所述的减重槽118镂空设置在榫块117内侧,且所述的减重槽118沿竖直方向贯穿榫块117,所述的减重槽118的截面形状与榫块117的截面形状相同。减重槽118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且能降低榫块铸造时的材料成本。
[0031]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模块化墙体112包括龙骨框架122,所述的龙骨框架122内设有填充腔123,所述的填充腔123内设有填充层124,所述的龙骨框架122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饰板层125和外饰板层126,所述的外饰板层126与龙骨框架122之间还设有保温结构127,所述的填充腔123内还设有预设有用于穿设管线的管路结构128。通过龙骨框架122、填充层124、内饰板层125和外饰板层126组合形成的模块化墙体能够在同一装配形成后运输到装配地点进行组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且不会在施工地留下大量建筑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32]
保温结构127能够对屋内进行保温,在寒冷季节能够防止屋内温度散失过快且在天气炎热时降低屋内温度升高的速度,间接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节能环保,预设在填充腔内的管路结构128能够在墙体装配完成后穿设管线,无需后期打孔,方便实用。
[0033]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2所示,保温结构127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129。保温层能够对屋内进行保温,在寒冷季节能够防止屋内温度散失过快且在天气炎热时降低屋内温度升高的速度,间接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可为聚氨酯泡沫、聚苯板、酚醛泡沫等。
[0034]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2所示,管路结构128包括一号穿线管130和二号穿线管131,所述的一号穿线管130两端沿水平方向贯穿龙骨框架122并与竖直滑槽115相连,所述的二号穿线管131设置在一号穿线管130上侧,所述的二号穿线管131从模块化墙体112一侧的竖直滑槽115穿入至填充腔123内,所述的二号穿线管131上还连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出入线管132,所述的出入线管132外端贯穿龙骨框架122顶部或底部。水平设置的一号穿线管130能用于模块化墙体的管线穿设,无需打孔或管线外铺,省时省力且整洁美观,多个模块化墙体之间的一号穿线管端部相连,二号穿线管和出入线管132能用于上下侧的模块化墙体之间的管线穿设。
[0035]
优选地,龙骨框架122通过钢材料制成。
[0036]
具体地说,填充层124通过混凝土浇灌形成或通过建筑废料挤压形成。填充腔的设置能够通过质量较轻的填充材料替换钢材料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方便运输,填充层124通过建筑废料挤压形成能够降低成本,且能消耗一定的建筑废料,减少建筑废料的处理成本。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模块化墙体安装到安装架上时,竖直滑槽115能够对模块化墙体进行限位,防止模块化墙体安装时出现模块化墙体倾倒的现象,保障施工安全,榫块117上的榫接斜面121配合安装架上卡槽能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完成后不会出现松动,无需借助外接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损伤模块化墙体,模块化墙体拆卸后能够二次利用,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榫块117能够使模块化墙体安装后各部位连接稳定;
[0038]
减重结构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且能降低榫块铸造时的材料成本,减重
槽118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且能降低榫块铸造时的材料成本;
[0039]
通过龙骨框架122、填充层124、内饰板层125和外饰板层126组合形成的模块化墙体能够在同一装配形成后运输到装配地点进行组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且不会在施工地留下大量建筑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温结构127能够对屋内进行保温,在寒冷季节能够防止屋内温度散失过快且在天气炎热时降低屋内温度升高的速度,间接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节能环保,预设在填充腔内的管路结构128能够在墙体装配完成后穿设管线,无需后期打孔,方便实用,保温层能够对屋内进行保温,在寒冷季节能够防止屋内温度散失过快且在天气炎热时降低屋内温度升高的速度,间接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节能环保,水平设置的一号穿线管130能用于模块化墙体的管线穿设,无需打孔或管线外铺,省时省力且整洁美观,多个模块化墙体之间的一号穿线管端部相连,二号穿线管和出入线管132能用于上下侧的模块化墙体之间的管线穿设,填充腔的设置能够通过质量较轻的填充材料替换钢材料能够降低模块化墙体的整体重量,方便运输,填充层124通过建筑废料挤压形成能够降低成本,且能消耗一定的建筑废料,减少建筑废料的处理成本。
[004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模块化墙体112、榫块组件114、竖直滑槽115、榫块117、二号减重槽118、榫接斜面121、龙骨框架122、填充腔123、填充层124、内饰板层125、外饰板层126、保温结构127、管路结构128、保温层129、一号穿线管130、二号穿线管131、出入线管132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