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膜,也称作张力或张拉结构体,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建造机场、储存设施、竞技场、活动中心、运动或集会场地、穹顶、博物馆、房屋等,建筑膜在屋顶、天棚、悬挑和其它围护结构体中提供了极大的设计灵活性,它们可常规地制成各种形状,还可利用预组装的模块,使用十分方便,但现有的建筑膜结构通常不能重复使用,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3.在中国专利cn210884758u中公开的一种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该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一底座、支撑板、夹板、固定螺栓和卷筒,使得便于将建筑膜从收放箱中抽出,以便进行安装,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驱动箱和驱动电机,使得便于将建筑膜收回收放箱中,以便下次重新使用,装置通过安装有顶板和压板,使得便于将建筑膜夹紧固定,以便调节建筑膜108伸出部位的长度,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插槽、螺孔和锁紧螺栓,使得便于调节压板的位置,以便固定建筑膜或松开建筑膜,便于调节,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清理板和刷毛,装置通过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槽、干燥板和活性炭吸附层,使得便于起到干燥除湿的作用,以确保收放箱内部的干燥,方便建筑膜的长时间存放,避免其受到潮湿空气及微生物的腐蚀,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卡槽、卡块和拉孔,使得便于安装和拆卸干燥板,以便对其进行更换维修等,从而有利于确保收放箱内部的干燥效果,但是,该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无法调节建筑膜的高度,对建筑膜的高度进行了限制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均开设有孔,所述转轴插接于孔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滚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建筑膜,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建筑膜搭接,所述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盖,所述箱体盖的内部开设有箱体盖通孔所述箱体盖通孔的数量有四个,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四角处开设有箱体螺纹孔,四个所述箱体螺纹孔与四个箱体盖通孔相对应,所述箱体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箱体盖通孔。
6.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膜槽,所述出膜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
块,所述第一清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清洁毛,所述出膜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所述第二清洁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清洁毛,所述建筑膜位于上清洁毛和下清洁毛之间。
7.可选的,所述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的数量有四个。
8.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9.可选的,所述建筑膜远离箱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位于撑板的四角处。
10.可选的,所述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与建筑膜搭接。
11.可选的,所述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与伸缩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与建筑膜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中间开设有限位杆螺纹孔,所述限位杆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该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通过在箱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轴,转轴与滚筒固定连接,实现了电动,节省了人力,通过电动机、转轴、第一支撑柱、孔以及滚筒和挡板之间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收建筑膜和出建筑膜的效率,为工作人员更加省时省力的完成工作,解决了收出建筑膜的困难的情况。
14.2、通过在箱体的一端开设出膜槽,能够使建筑膜有序的进出箱体,避免出现打结混乱的情况,通过在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膜槽,出膜槽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清洁块,第一清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清洁毛,且在出膜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清洁块,第二清洁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清洁毛,更加充分的对建筑膜进行了清洁,方便下次使用,同时通过设置上清洁毛和下清洁毛,也起到了保护建筑膜的效果,实现了建筑膜多次使用的目的。
15.3、通过在箱体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的数量有四个,四个第三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车轮,更加方便总装置的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四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推杆,方便操者对箱体进行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
16.4、通过在伸缩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中间开设限位杆螺纹孔,所述限位杆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旋杆电机,解决了可以调节建筑膜高度的问题,通过限位杆、螺旋杆和螺旋杆电机之间的配合,更加方便的调节建筑膜的高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箱体,2-出膜槽,3-第三支撑柱,4-第四支撑柱,5-支撑架,101
‑ꢀ
电动机,102-转轴,103-第一支撑柱,104-孔,106-滚筒,107-挡板,108-建筑膜,109-第二支撑柱,110-第一支撑轴,111-箱体螺纹孔,112-箱体盖,113-箱体盖通孔,114-螺栓,201-第一清洁块,202-下清洁毛,203-第二清洁块,204
‑ꢀ
上清洁毛,301-支撑杆,302-车轮,401-推杆,501-撑板,502-螺纹孔,503-固定块,504-伸缩架,505-第二支撑轴,506-限位杆,507-限位杆螺纹孔,508-螺旋杆,509-螺旋杆电机,510-电机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方便重复使用的建筑膜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 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1,电动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2,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03,第一支撑柱10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柱103的内部均开设有孔104,转轴102插接于孔104的内部,转轴 10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滚筒106,进而实现了电动,节省了人力,滚筒1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07,阻止建筑膜108脱离滚筒106,滚筒1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建筑膜108,为工作人员更加省时省力的完成工作,解决了收出建筑膜 108的困难的情况,滚筒1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07,滚筒1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建筑膜108,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09,第二支撑柱 109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柱1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110,第一支撑轴110与建筑膜108搭接,提高建筑膜108的进出箱体1时的位置,更好的为清洁建筑膜108提供便利,箱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盖112,箱体盖 112的内部开设有箱体盖通孔113,箱体盖通孔113的数量有四个,箱体1上表面的四角处开设有箱体螺纹孔111,四个箱体螺纹孔111与四个箱体盖通孔113 相对应,箱体螺纹孔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14,螺栓114贯穿箱体盖通孔 113,方便对建筑膜108的更换、维修等工作,且对后期维修提供便利。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膜槽2,出膜槽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块201,第一清洁块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清洁毛202,出膜槽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203,第二清洁块2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清洁毛204,建筑膜108位于上清洁毛204和下清洁毛202 之间,更加充分的对建筑膜108进行了清洁,方便下次使用,同时通过设置上清洁毛204和下清洁毛202,也起到了保护建筑膜108的效果。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3,第三支撑柱3的数量有四个,四个第三支撑柱3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1,支撑杆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302,车轮302的数量有四个,更加方便总装置的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柱4,第
四支撑柱4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四支撑柱4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01,方便操者对箱体进行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建筑膜108远离箱体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板501,撑板501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502,螺纹孔502的数量有四个,四个螺纹孔502分别位于撑板501的四角处为支撑架5的固定提供了方便,使支撑架5更加稳定。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撑板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3,固定块50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块5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架 504,伸缩架504与伸缩架504转动连接,伸缩架5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505,第二支撑轴505与建筑膜108滑动连接,方便调节支撑架5的高度。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架5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506,两个限位杆506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杆螺纹孔507,限位杆螺纹孔507 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旋杆508,其中一个限位杆5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杆电机支杆510,螺旋杆电机支杆510远离支撑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电机509,螺旋杆电机509的输出端与螺旋杆508固定连接解决了可以调节建筑膜108 高度的问题,更加方便的调节建筑膜108的高度。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工作需要建筑膜108的时候,打开电动机 101的开关,是电动机101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02转动,转轴102与滚筒106 固定连接,带动了滚筒106的转动,使建筑膜108通过出膜槽2与第二转轴505 转动连接,提高了建筑膜108的高度,通过调节支撑架5,通过螺旋杆电机509 转动改变了两限位杆506之间的距离,进而解决了改变支撑架5的高度的问题,通过在撑板501的内部开设螺纹孔502,通过螺栓将支撑架5进行固定,当要撤掉建筑膜108的时候,打开电动机101,使滚筒106反转,建筑膜108通过上清洁毛和下清洁毛时,清洁了建筑膜108,更好的保护建筑膜108,实现了建筑膜 108多次使用的目的。
31.综上所述:该重复使用的建筑膜108结构通过在箱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1,电动机101带动转轴102,转轴102与滚筒106固定连接,实现了电动,节省了人力,通过电动机101、转轴102、第一支撑柱103、孔104 以及滚筒106和挡板107之间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收建筑膜108和出建筑膜 108的效率,为工作人员更加省时省力的完成工作,解决了收出建筑膜108的困难的情况;通过在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膜槽2能够使建筑膜108有序的进出箱体1,避免出现打结混乱的情况,通过在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膜槽2,出膜槽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块201,第一清洁块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清洁毛202,且在出膜槽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203,第二清洁块203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清洁毛204,更加充分的对建筑膜108进行了清洁,方便下次使用,同时通过设置上清洁毛204和下清洁毛202,也起到了保护建筑膜 108的效果,实现了建筑膜108多次使用的目的;通过在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3,第三支撑柱3的数量有四个,四个第三支撑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1,支撑杆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302,更加方便总装置的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柱4,第四支撑柱4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四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401,方便操者对箱体进行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通过在伸缩架50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6,所述限位杆506的中间开设有限位杆螺纹孔507,所述限位杆螺纹孔50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
旋杆508,所述螺旋杆5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电机509,解决了可以调节建筑膜108高度的问题,通过限位杆506、螺旋杆508和螺旋杆电机509之间的配合,更加方便的调节建筑膜108的高度。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