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冷敷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医用冷敷贴。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商务交流的日益广泛,医用面膜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医用面膜是一种敷在脸上的医疗美容护肤品,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面膜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增加弹性。
3.现有医用面膜的结构不一,当遇到一些面部微胖人群时,其面膜不能够覆盖满脸部的两侧,即耳根处。在贴敷时,现有面膜本体容易发生褶皱,导致贴敷不均称。现有的医用面膜不能很好的对人体进行物理退热、脸体表面特定部位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冷敷贴。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医用冷敷贴,包括面膜层和聚乙烯薄膜保护层,所述面膜层和聚乙烯薄膜保护层的外形形状与人体脸部轮廓相同,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中部的上侧设有一双第一眼部通孔,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的中部设有u形切割线,位于聚乙烯薄膜保护层中部的下侧且于所述u形切割线的下方设有横向切割线,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的纸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小通孔,所述面膜层中部的上侧设有一双第二眼部通孔,所述面膜层的中部设有u形切割槽,位于面膜层中部的下侧且于所述u形切割槽的下方设有横向切割槽,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贴附于面膜层的上侧,所述第一眼部通孔的位置位于第二眼部通孔的正上侧,所述u形切割线的位置位于u形切割槽的上侧,所述横向切割线的位置位于横向切割槽的上侧,所述凝胶层的成分由医用纯化水、水、1,3-丙二醇、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大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玫瑰纯露、洋甘菊纯露、薰衣草纯露和月见草油组成,所述凝胶层胶敷于面膜层上。
6.作为优选,所述面膜层和聚乙烯薄膜保护层外形轮廓呈椭圆状。
7.作为优选,所述u形切割槽上端处的两侧与一双第二眼部通孔之间均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下孔处与u形切割槽的上端部之间为易扯断的面膜层。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眼部通孔的内孔大小小于第二眼部通孔的内孔大小。
9.作为优选,所述面膜层的外轮廓大小大于聚乙烯薄膜保护层的外轮廓。
10.作为优选,所述面膜层由斜经线和斜纬线一上一下交错设置形成平纹结构,所述斜经线和斜纬线的平纹结构中横向一上一下交错设置有横向织线,所述斜经线、斜纬线和横向织线均由无纺布构成。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2.通过将聚乙烯薄膜保护层贴附于面膜层的上侧,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聚乙烯薄
膜保护层有助于用户更好的贴敷在脸部,使其贴敷更平整的有益效果,在将本实用新型装进包装袋时,需要将其折叠,小通孔使凝胶层能够溢流在包装袋中,在使用面膜层摊开后,小通孔又能将凝胶层均匀的凝结在面膜层上,实现面膜层上凝胶层均匀凝附的效果;第一眼部通孔的位置位于第二眼部通孔的正上侧,u形切割线的位置位于u形切割槽的上侧,横向切割线的位置位于横向切割槽的上侧,在贴敷本实用新型时能够有效的与脸部器官部位对应贴合,实现有助于用户贴敷位置更好;面膜层外形轮廓呈椭圆状,实现面膜层两侧能够贴敷到用户的脸颊边缘处的效果,因用户的脸型不同,可将开孔的下孔处与u形切割槽的上端部之间易扯断的面膜层扯断,实现能够使面膜层中部更好的贴敷在鼻梁的两侧的效果;面膜层由斜经线和斜纬线一上一下交错设置形成平纹结构,斜经线和斜纬线的平纹结构中横向一上一下交错设置有横向织线,斜经线、斜纬线和横向织线之间的交错设置使面膜的抗拉扯性更好,面膜层的边缘处不易拉扯变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的物理降温、冷敷理疗,通过物理降温、冷敷理疗缓解闭合性软组织各种不适症状,如软组织扭伤、挫伤、ipl治疗等引起的疼痛、眼疲劳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聚乙烯薄膜保护层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面膜层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1中a部放大的一种织造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面膜层;2、聚乙烯薄膜保护层;3、凝胶层;21、第一眼部通孔;22、u形切割线;23、横向切割线;24、小通孔;11、第二眼部通孔;12、u形切割槽;13、横向切割槽;14、开孔;15、斜经线;16、斜纬线;17、横向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9.实施例:一种医用冷敷贴,如图1-图4所示,包括面膜层1、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和凝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层1和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的外形形状与人体脸部轮廓相同,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中部的上侧设有一双第一眼部通孔21,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的中部设有u形切割线22,位于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中部的下侧且于所述u形切割线22的下方设有横向切割线23,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的纸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小通孔24,所述面膜层1中部的上侧设有一双第二眼部通孔11,所述面膜层1的中部设有u形切割槽12,位于面膜层1中部的下侧且于所述u形切割槽12的下方设有横向切割槽13,所述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贴附于面膜层的上侧,所述第一眼部通孔21的位置位于第二眼部通孔11的正上侧,所述u形切割线22的位置位于u形切割槽12的上侧,所述横向切割线23的位置位于横向切割槽13的上侧,所述凝胶层3的成分由医用纯化水、水、1,3-丙二醇、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大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玫瑰纯露、洋甘菊纯露、薰衣草纯露和月见草油组成,所述凝胶层3胶敷于面膜层1上;
20.本实用新型凝胶层为亲水高分子材料,含70%以上的水分,体表皮肤温度传导到本产品的凝胶层,热量被凝胶内水分子吸收,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可迅速地降
低体表皮肤局部温度,减轻局部皮肤的灼热感、疼痛感和敏感性,从而起到物理降温及冷敷理疗的效果。
21.所述面膜层1和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外形轮廓呈椭圆状,面膜层1两侧能够贴敷到用户的脸颊边缘处的效果。
22.所述u形切割槽12上端处的两侧与一双第二眼部通孔11之间均设有开孔14,所述开孔14的下孔处与u形切割槽12的上端部之间为易扯断的面膜层,因用户的脸型不同,可将开孔14的下孔处与u形切割槽12的上端部之间易扯断的面膜层扯断,实现能够使面膜层1中部更好的贴敷在用户鼻梁的两侧。
23.所述第一眼部通孔21的内孔大小小于第二眼部通孔11的内孔大小,使第二眼部通孔11孔边的面膜层能够依附在第一眼部通孔21的边缘处,使第二眼部通孔11孔边的面膜层不易发生褶皱。
24.所述面膜层1的外轮廓大小大于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的外轮廓,有助于用户使用时更方便的撕下聚乙烯薄膜保护层2。
25.所述面膜层1由斜经线15和斜纬线16一上一下交错设置形成平纹结构,所述斜经线15和斜纬线16的平纹结构中横向一上一下交错设置有横向织线17,所述斜经线15、斜纬线16和横向织线17均由无纺布构成,斜经线、斜纬线和横向织线之间的交错设置使面膜的抗拉扯性更好,面膜层的边缘处不易拉扯变形。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27.使用方法:打开包装,取出医用冷敷贴,将面膜层直接敷贴于面部,揭去聚乙烯薄膜保护层,每日一次,两周为一疗程,第三周时隔天一次长期使用效果更佳,本产品冰箱冷藏后使用效果更佳。
2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聚乙烯薄膜保护层有助于用户更好的贴敷在脸部,使其贴敷更平整的有益效果,在将本实用新型装进包装袋时,需要将其折叠,小通孔使凝胶层能够溢流在包装袋中,在使用面膜层摊开后,小通孔又能将凝胶层均匀的凝结在面膜层上,实现面膜层上凝胶层均匀凝附;第一眼部通孔的位置位于第二眼部通孔的正上侧,u形切割线的位置位于u形切割槽的上侧,横向切割线的位置位于横向切割槽的上侧,在贴敷本实用新型时能够有效的与脸部器官部位对应贴合,实现有助于用户贴敷位置更好;面膜层外形轮廓呈椭圆状,实现面膜层两侧能够贴敷到用户的脸颊边缘处的效果,因用户的脸型不同,可将开孔的下孔处与u形切割槽的上端部之间易扯断的面膜层扯断,实现能够使面膜层中部更好的贴敷在鼻梁的两侧。
29.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