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台桌布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2.台桌布,为覆盖于台、桌面上用以防污或增加美观的物品。也被称为:桌布,因为习惯性的是覆盖于桌子上的,所以也称桌布。
3.桌布制备成型时,为了方便对其进行封装运输,通常对其桌布进行折贴封装,然而,目前采用人工手动折叠的方式,人工长时间工作造成身体疲劳,从而造成台桌不折叠效率较低,继而影响对台桌折叠工作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台桌不折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框,所述驱动框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底板内部的翻转辊,所述转盘的一端与翻转辊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翻转辊的一端固定有静电发生器,所述翻转辊的外壁固定有静电条,所述驱动框的外壁与翻转辊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底板的顶端远离限位条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固定有绝缘框,所述绝缘框的一侧位于底板的上方固定有两组橡胶杆,所述橡胶杆的外壁套接有粘性擦布。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代替人工手动折叠的方式,缩短对桌布折叠所需要的耗时,同时,从而方便人工快捷的将折叠后的桌布取下,降低人工工作负担。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延伸至底板内部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一端位于驱动框的内部安装有二号电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带动驱动辊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桌布进行移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框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旋转门,且旋转门一端与驱动框外壁通过锁扣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其一二号电机进行维修更换。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框和限位框的一侧位于底板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内部固定有多组滚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折叠桌布时出现褶皱的现象,使得桌布可水平的移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框的两侧固定有正磁石,且限位框与正磁石接触位置处设有负磁石。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拉动绝缘框与限位框分离,继而方便将折叠后的桌布取下。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弧形槽、翻转辊、静电发生器和静电条相互配合,代替人工手动折叠的方式,缩短对桌布折叠所需要的耗时,从而提高对桌布折叠的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杆、粘性擦布、绝缘框和限位条相互配合,使得桌布折叠在橡胶杆的外壁,从而方便人工快捷的将折叠后的桌布取下,降低人工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框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电机与驱动辊连接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条侧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立体图。
24.图中:1、底板;2、驱动框;3、弧形槽;4、翻转辊;41、静电发生器;42、静电条;5、驱动辊;6、橡胶杆;61、粘性擦布;7、绝缘框;8、限位条;9、限位框;10、一号电机;11、转盘;12、滑槽;13、二号电机;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7.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框2,驱动框2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电机10,一号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底板1内部的翻转辊4,转盘11的一端与翻转辊4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2,翻转辊4的一端固定有静电发生器41,翻转辊4的外壁固定有静电条42,驱动框2的外壁与翻转辊4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3,底板1的顶端远离限位条8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框9,限位框9的内部固定有绝缘框7,绝缘框7的一侧位于底板1的上方固定有两组橡胶杆6,橡胶杆6的外壁套接有粘性擦布61,使得折叠后的桌布固定在橡胶杆6的外壁,从而方便人工将折叠后的桌布取下。
28.请参阅图1,底板1的顶端设有延伸至底板1内部的驱动辊5,驱动辊5的一端位于驱动框2的内部安装有二号电机13,二号电机13输出端带动驱动辊5旋转,从而打动桌布进行移动。
29.请参阅图2,驱动框2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旋转门,且旋转门一端与驱动框2外壁通过锁扣固定,拨动锁扣与驱动框2外壁分离,且推动旋转门围绕合页转动打开,从而可对一号电机10与二号电机13进行维修。
30.请参阅图1,驱动框2和限位框9的一侧位于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条8,限位条8的内部固定有多组滚轮14,驱动辊5带动桌布移动,从而带动滚轮14滚动,从而使得桌布在底板1的顶端进行移动。
31.请参阅图1,绝缘框7的两侧固定有正磁石,且限位框9与正磁石接触位置处设有负磁石,推动绝缘框7进入限位框9的颞部,使得正磁石与负磁石相互接触,通过正负磁石之间的磁力从而将绝缘框7固定在限位框9的内部。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外界的电源与装置接通电性,且将桌布从滚轮14的底端输送至底板1顶端,使得桌布一端位于静电条42的顶端,接着启动静电发生器41对静电条42输送静电,使得桌布吸附在静电条42的顶端,接着启动一号电机10带动转盘11旋转,转盘11随之带动翻转辊4沿着弧形槽3做弧形轨迹运动,从而将桌布翻转至橡胶杆6的顶端,使得桌布与粘性擦布61接触,同时关闭静电发生器41,且启动一号电机10反转,继而通过转盘11带动翻转辊4与桌布分离且恢复初始位置,接着启动二号电机13,二号电机13输出端带动驱动辊5旋转,从而底板1顶端桌布再次移动至静电条42的顶端,再次启动一号电机10,通过转盘11与翻转辊4将桌布末端折叠至橡胶杆6的上方,再次启动一号电机10翻转,继而通过转盘11带动翻转辊4复位,接着向远离限位框9的一侧拉动绝缘框7,使得绝缘框7带动橡胶杆6移动至一侧,人工将其折叠后桌布竖直向上,使得桌布与粘性擦布61分离,从而可对折叠后的桌布进行封装。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框(2),所述驱动框(2)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电机(10),所述一号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底板(1)内部的翻转辊(4),所述转盘(11)的一端与翻转辊(4)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2),所述翻转辊(4)的一端固定有静电发生器(41),所述翻转辊(4)的外壁固定有静电条(42),所述驱动框(2)的外壁与翻转辊(4)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3),所述底板(1)的顶端远离限位条(8)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框(9),所述限位框(9)的内部固定有绝缘框(7),所述绝缘框(7)的一侧位于底板(1)的上方固定有两组橡胶杆(6),所述橡胶杆(6)的外壁套接有粘性擦布(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有延伸至底板(1)内部的驱动辊(5),所述驱动辊(5)的一端位于驱动框(2)的内部安装有二号电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2)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旋转门,且旋转门一端与驱动框(2)外壁通过锁扣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2)和限位框(9)的一侧位于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条(8),所述限位条(8)的内部固定有多组滚轮(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7)的两侧固定有正磁石,且限位框(9)与正磁石接触位置处设有负磁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桌布自动折叠装置,涉及台桌布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框,所述驱动框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底板内部的翻转辊,所述转盘的一端与翻转辊接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翻转辊的一端固定有静电发生器,所述翻转辊的外壁固定有静电条,所述驱动框的外壁与翻转辊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底板的顶端远离限位条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弧形槽、翻转辊、静电发生器和静电条相互配合,代替人工手动折叠的方式,缩短对桌布折叠所需要的耗时,从而提高对桌布折叠的效率。桌布折叠的效率。桌布折叠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金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