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变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属于温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温度传感器与变送器的完美结合,以十分简捷的方式把温度信号转换为二线制的电信号传输给显示仪、调节器、记录仪等,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现代工业现场、科研院所温度测控的更新换代产品。
3.现有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在安装时,由于无法进行定位,使得变送器安装的位置出现偏差,容易导致固定螺栓对仪器造成损坏,并且在安装后,安装孔会被杂质堵塞,从而导致不便于进行拆卸。
4.怎样研究出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在安装时无法定位,使得安装出现偏差,对仪器造成损坏,同时安装孔会被杂质堵塞,不便于进行拆卸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7.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包括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主体,所述安装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膨胀管,所述定位膨胀管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推杆,所述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上设置有挡板。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多个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栓。
9.优选的,所述定位膨胀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栓相互配合的卡槽。
10.优选的,所述卡栓的一端设置为弧形。
11.优选的,所述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橡胶块。
12.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一端设置为梯形。
13.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
14.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密封垫的一侧安装有拉杆。
15.优选的,所述拉杆上开设有多个防滑纹。
16.优选的,所述定位膨胀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倒刺。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过定位膨胀管、连接板和推杆的设置,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安装时,首先通过推杆将定位膨胀管延伸至固定孔中,然后将连接板和推杆从定位膨胀管上拆卸下来,利用定位膨胀管在固定孔中卡合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进行定位,从而在使用螺纹进行紧固时,能够防止偏移,
避免螺栓对仪器造成损坏,通过阻尼转轴和挡板的设置,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固定安装后,将挡板通过阻尼转轴转动遮盖在安装孔主体上,使挡板能够对杂质起到阻挡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安装孔主体堵塞,从而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18.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定位膨胀管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板内部剖视图;
22.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橡胶块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2-安装孔主体,3-定位膨胀管,4-连接板,5-推杆,6-阻尼转轴,7-挡板,8-空槽,9-弹簧,10-卡栓,11-卡槽,12-橡胶块,13-密封垫,14-拉杆,15-防滑纹,16-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6.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包括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上的两个安装孔主体2,安装孔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膨胀管3,定位膨胀管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顶部安装有推杆5,通过定位膨胀管3、连接板4和推杆5的设置,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安装时,首先通过推杆5将定位膨胀管3延伸至固定孔中,然后将连接板4和推杆5从定位膨胀管3上拆卸下来,利用定位膨胀管3在固定孔中卡合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进行定位,从而在使用螺纹进行紧固时,能够防止偏移,避免螺栓对仪器造成损坏;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阻尼转轴6,阻尼转轴6上设置有挡板7。通过阻尼转轴6和挡板7的设置,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固定安装后,将挡板7通过阻尼转轴6转动遮盖在安装孔主体2上,使挡板7能够对杂质起到阻挡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安装孔主体2堵塞,从而便于拆卸。
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连接板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多个空槽8,空槽8的内部安装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安装有卡栓10,定位膨胀管3上开设有与卡栓10相互配合的卡槽11,卡栓10的一端设置为弧形。通过空槽8、弹簧9、卡栓10和卡槽11的设置,将连接板4和定位膨胀管3通过卡栓10和卡槽11的卡合进行活动连接,便于将定位膨胀管3推动至固定孔的内部后,通过拉动推杆5即可便于对连接板4进行拆卸,通过将卡栓10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在拆卸时便于卡栓10从卡槽11中脱离。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橡胶块12,橡胶块12的一端设置为梯形,挡板7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13。通过橡胶块12
的设置,能够在挡板7对安装孔主体2遮盖时,对挡板7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挡板7从安装孔主体2上脱离,通过将橡胶块12的一端设置为梯形,方便挡板7进行脱离和遮盖,通过密封垫13的设置,能够增加挡板7与安装孔主体2之间的密封性。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挡板7远离密封垫13的一侧安装有拉杆14,拉杆14上开设有多个防滑纹15,定位膨胀管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倒刺16。通过拉杆14的安装,便于对挡板7拉动,通过防滑纹15的设置,能够增加拉动拉杆14时的摩擦力,避免滑脱,通过倒刺16的设置,使定位膨胀管3与固定孔的卡合更加稳定,防止对连接板4拆卸时导致定位膨胀管3发生松脱。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31.步骤1: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安装时,首先将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防止在固定孔上,然后推动推杆5将定位膨胀管3向固定孔中延伸,定位膨胀管3延伸至固定孔后,利用倒刺16与固定孔进行卡合,然后拉动推杆5即可将连接板4从定位膨胀管3上拆卸下来,最后使用螺栓,将其转动进定位膨胀管3和固定孔中,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主体1进行安装固定;
32.步骤2:固定完成后,推动挡板7通过阻尼转轴6转动,使挡板7遮盖在安装孔主体2上进行封堵,有效的防止杂质和灰尘的进入。
33.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过空槽8、弹簧9、卡栓10和卡槽11的设置,将连接板4和定位膨胀管3通过卡栓10和卡槽11的卡合进行活动连接,便于将定位膨胀管3推动至固定孔的内部后,通过拉动推杆5即可便于对连接板4进行拆卸,通过将卡栓10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在拆卸时便于卡栓10从卡槽11中脱离,通过橡胶块12的设置,能够在挡板7对安装孔主体2遮盖时,对挡板7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挡板7从安装孔主体2上脱离,通过将橡胶块12的一端设置为梯形,方便挡板7进行脱离和遮盖,通过密封垫13的设置,能够增加挡板7与安装孔主体2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拉杆14的安装,便于对挡板7拉动,通过防滑纹15的设置,能够增加拉动拉杆14时的摩擦力,避免滑脱,通过倒刺16的设置,使定位膨胀管3与固定孔的卡合更加稳定,防止对连接板4拆卸时导致定位膨胀管3发生松脱。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