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61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流水线领域,特别是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


背景技术:

2.输送流水线在每个企业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输送流水线的输送能力强大,运输的距离长,为企业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食品生产过程中也广泛应用有输送流水线。
3.现有食品的生产流水线中,对于涉及需要冷藏保存的食品,由于其在灌装封装成产品后需要及时低温储存,所以,在后续进行下一步喷码、贴标流程时,该产品从低温环境取出到室温环境后,其瓶身或罐身的表面会冷凝覆盖有一层水雾,会严重影响喷码及贴标的效果。
4.而目前,通常是采用人工擦拭的方式,逐一对产品表面的冷凝水雾进行去除,不仅效率低下,又耗费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其可解决现有产品表面冷凝水雾需要人工擦除的问题,具有自动化、实用性高的优点。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提供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设于一流水线上,包括有依次设置的阻隔装置、去水雾装置和喷码装置;所述阻隔装置设于去水雾装置的前方,用于控制流水线上的产品间隔输送,使产品依次逐个的经由去水雾装置和喷码装置;所述去水雾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气嘴,用于吹气去除产品表面的水雾;所述喷码装置包括设于去水雾装置后方的喷头,用于对除去水雾后的产品表面进行喷码操作。
8.优选的,所述阻隔装置设于流水线的一入料口处,包括转动盘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安装于入料口一侧,而转动盘的周边伸入到流水线内,与入料口另一侧之间形成一进料工位,流水线输送的产品卡位于进料工位上;所述转动盘转动带动产品离开进料工位。
9.优选的,还包括一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于流水线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导向件、限位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流水线前段,与流水线的一侧边成倾斜设置;导向件与流水线距离较近的一端为近端,该近端与流水线的侧边构成所述入料口;所述限位件一端连接于导向件的近端,而与流水线侧边平行设置,限位件与流水线侧边距离略大于产品的宽度。
10.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多根支撑杆,各支撑杆分别支撑于导向件及限位件上,用于调整导向件和限位件与流水线的侧边之间的距离。
11.优选的,所述去水雾装置,包括有前述压缩空气气嘴、传感器及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空气气嘴的出气口朝向流水线设置;所述传感器位于压缩空气气嘴前方,传感器扫描到产品而控制压缩空气气嘴的出气口吹气;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压缩空气气嘴以提供高压
气体。
12.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气嘴安装于流水线一侧边的固定支架上。
13.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气嘴通过扎带捆绑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14.优选的,所述传感器通过一连接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15.优选的,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机及所述喷头;所述喷头连接喷码机;所述喷头安装于一调节装置而设于去水雾装置的后方,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喷头的位置。
16.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滑杆、滑块、连接杆和安装块;所述连接杆一端可滑动的套置于滑块内,而滑块又可滑动的套置于滑杆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块,安装块用于夹持所述喷头。
17.优选的,设置于所述流水线的一贴标装置前方。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其通过设有去水雾装置,配合阻隔装置,可对流水线上源源不断运输流转的产品进行自动去水雾操作,并利用喷码装置进行喷码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22.符号说明:
23.流水线1入料口11侧边12
24.阻隔装置2转动盘21转动电机22
25.去水雾装置3压缩空气气嘴31出气口311传感器32
26.固定支架34扎带35连接片36
27.喷码装置4喷头41
28.贴标装置5
29.调节装置6滑杆61滑块62连接杆63安装块64
30.限位装置7导向件71近端711限位件72支撑杆73
31.产品10水雾20
32.进料工位a。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3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设于一流水线1上,包
括有依次设置的阻隔装置2、去水雾装置3和喷码装置4;阻隔装置2设于去水雾装置3的前方,用于控制流水线1上的产品10间隔输送,使产品10依次逐个的经由去水雾装置3和喷码装置4;所述去水雾装置3包括压缩空气气嘴31,用于吹气去除产品10表面因冷凝所产生的水雾20;所述喷码装置4包括设于去水雾装置3后方的喷头41,用于对除去水雾20后的产品10表面进行喷码操作。
36.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阻隔装置2位于去水雾装置3的前方,设于流水线1的一入料口11处,包括转动盘21、转动电机22;所述转动盘21安装于入料口11一侧,转动电机22安装在转动盘21下方,用于驱动转动盘21转动,而转动盘21的周边伸入到流水线1内,与入料口11另一侧之间形成一进料工位a,流水线1输送的产品10恰可卡位于进料工位a上;而当转动盘21转动时,可带动产品10离开进料工位a,然后通过控制转动盘21转动的速度慢于流水线1的运动速度,使得前一产品10离开进料工位a并位移一段距离后,后一产品10才可从进料工位a离开,即可以使入料口11处的产品10,依次逐一的通过进料工位a;借此,使流水线1上运输流转到去水雾装置3处的产品10是相互间隔开的,可保证去水雾装置3可逐一对产品10进行吹气除水雾20而不会造成遗漏。
37.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还包括一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设于流水线1上,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导向件71、限位件72和多根支撑杆73,导向件71位于流水线1前段,与流水线1的一侧边12成倾斜设置;导向件71与流水线1距离较近的一端为近端711,该近端711与流水线1的侧边12构成上述入料口11,借此,导向件71可将流水线1上的不同位置的产品10同时导向入料口11;所述限位件72一端连接于导向件71的近端711,而与流水线1侧边12平行设置,限位件72与流水线1的侧边12距离略大于产品10的宽度,用于限位从进料工位a释放的产品10;各支撑杆73分别支撑于导向件71及限位件72上,可用于调整导向件71和限位件72与流水线1的侧边12之间的距离,即可以直接安装于现有常见的流水线上以进行改造,以适用于不同的产品10,节省成本。
38.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去水雾装置3,包括有前述压缩空气气嘴31、传感器32及空气压缩机,所述压缩空气气嘴31安装于流水线1侧边12的固定支架34上,可通过扎带35将气嘴捆绑于固定支架34上,使其出气口311朝向流水线1设置,传感器32通过一连接片36固定于固定支架34上,位于压缩空气气嘴31前方,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连接压缩空气气嘴31以提供高压气体。当传感器32扫描到产品10经过后,控制压缩空气气嘴31的出气口311吹气,以高压气体去除产品10外表面的水雾20,以利于后续喷码装置4的喷码操作,同时也利于后续贴标装置5(现有装置,此处不再做详细描述)进行贴标操作。所述去水雾装置3可设有多个,以进一步提高去水雾20的效果。
39.如图1所示,所述喷码装置4包括喷码机(图中未示)及喷头41,所述喷头41连接喷码机,可对产品10的外表面进行喷印相应的编码、生产日期等;所述喷头41安装于一调节装置6而设于去水雾装置3的后方,可通过调节装置6调节喷头41的位置;调节装置6包括有滑杆61、滑块62、连接杆63和安装块64,连接杆63一端可滑动的套置于滑块62内,而滑块62又可滑动的套置于滑杆61上,连接杆63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块64,安装块64用于夹持上述喷头41,通过调整滑块62和连接杆63以控制喷头41的位置。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流水线去水雾喷码结构,主要通过设有去水雾装置3,配合阻隔装置2,可对流水线1上源源不断运输流转的产品10进行自动去水雾20操
作,并利用喷码装置4进行喷码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并有利于后续的贴标装置5的贴标操作。
41.而限位装置7配合阻隔装置2,可将流水线1上的产品10依次逐个、并受限位而准确的送到去水雾装置3和喷码装置4处进行处理,保证产品10不会在流水线1上偏移而错过去水雾及喷码操作,且限位装置7可以直接安装适配于现有的流水线1上并进行调节,以使用不同的产品,节省成本。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