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微波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5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变频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微波变频器。


背景技术:

2.传统微波设备磁控管的驱动电源,通常是采用工频高压变压器电路结构,由于其耗能高、体积大、笨重以及功率不可调;因此限制该微波设备的多用性。近年来,微波变频电源因节能省电、可靠性好、宽电压适应、可连续调整功率等优点,正逐步替代传统工频高压变压器电路结构,由于微波变频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通过散热结构将所述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产生的热量排走。
3.现有的微波变频组件及散热结构由于微波变频组件的整体结构设置不合理,通风效率低、整体散热量小、散热效果差,尤其散热时经常出现只能够进行局部地散热,不能够对整体进行均匀的散热,使得整体散热效果不好,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维持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环境,保证使用寿命,所以变频电源外壳与风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微波变频器,包括本体、散热组件、变频组件和控温组件,所述本体包括壳体与盖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密封箱、设置于所述密封箱内部的微型气泵、连接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且穿过所述密封箱侧壁的总管、连接于所述总管侧壁上的分管、连接于所述分管侧壁上的连通管、连接于所述连通管上的气管、开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导风槽、开设于所述盖板上且与所述导风槽相适配的散热孔和开设于所述盖板的顶部且与所述密封箱的顶部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变频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温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变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微波变频电源板、固定于所述微波变频电源板顶部的变频器、固定于所述微波变频电源板顶部的功率元器件、设置于所述微波变频电源板顶部的电阻、连接于所述微波变频电源板顶部的连接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顶部的端子和连接于所述端子上的导线。
8.优选的,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测温仪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信号收发器。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且低于所述固定板的位置安装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内部安装有百叶窗。
10.优选的,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安装有防尘网。
11.优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正面的显示屏、连接于所述壳体正面的调频旋钮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开关。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辅助风扇。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的散热组件,使得微波变频组件壳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增强,通过气泵将外界的冷空气通过气管均匀地吹至壳体的内部,并带有一定的流速,使得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导风槽与散热孔均匀地排出,避免出现散热不均的情况,增强了散热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的控温组件,使得感应内部的温度过高时再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避免了气泵一直工作而降低了气泵的工作效率和散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及时地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本体;101、壳体;102、盖板;103、显示屏;104、调频旋钮;105、开关;
25.200、散热组件;201、固定板;202、密封箱;203、气泵;204、总管;205、分管;206、连通管;207、气管;208、导风槽;209、散热孔;210、通孔;211、百叶窗;212、防尘网;
26.300、变频组件;301、微波变频电源板;302、变频器;303、功率元器件;304、电阻;305、连接器;306、端子;307、导线;
27.400、控温组件;401、控制器;402、测温仪;403、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微波变频器。
31.实施例一:
32.结合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微波变频器,包括本体100、散热组件200、变频组件300和控温组件400,本体100包括壳体101与盖板102,散热组件200包括固定于壳体101内部的固定板201、固定于固定板201顶部的密封箱202、设置于密封箱202内部的微型气泵203、连接于微型气泵203的输出端且穿过密封箱202侧壁的总管204、连接于总管204侧壁上的分管205、连接于分管205侧壁上的连通管206、连接于连通管206上的气管207、开设于壳体101侧壁上的导风槽208、开设于盖板102上且与导风槽208相适配的散
热孔209和开设于盖板102的顶部且与密封箱202的顶部相适配的通孔210。
33.变频组件300设置于壳体101的内部,控温组件400设置于壳体101的内部,具体的,传统的散热结构散热效果不好,通过散热组件200增强散热效果,当壳体101的内部温度过高时,通过散热组件200进行散热,首先气泵203进行工作,气泵203通过盖板102顶部的通孔210将壳体101外部的冷空气抽至密封箱202内的气泵203中,气泵203中的气体通过总管204进入到分管205中,再由分管205进入到连通管206中,再由连通管206上的气管207吹向壳体101的内部,从而壳体101内的热空气通过导风槽208被吹至盖板102上的散热孔209,再由散热孔209散发出去,从而带有流速的冷空气将壳体101中的热空气散发出去,达到了增强散热的效果。
34.壳体101的侧壁且低于固定板201的位置安装有散热框,散热框的内部安装有百叶窗211,具体的,通过导风槽208将热空气分为两部分散发出去,另一部分通过导风槽208进入到固定板201的底部,再由底部的百叶窗211将热空气进行疏散,防止热空气过多造成堆积不能第一时间的被排出。
35.壳体101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板201的底部安装有辅助风扇,具体的,通过辅助风扇将固定板201底部的热空气扇至百叶窗211的位置并排出。
36.固定板20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具体的,通过具有导热功能的固定板201,使得上方的热量能够通过具有导热功能的固定板201将少部分的热量从百叶窗211散出。
37.盖板102上且位于通孔210的位置安装有防尘网212,具体的,通过防尘网212防止灰尘从通孔210进入,防止长时间造成灰尘集聚使得密封箱202的内部以及内部的气泵203不易清理。
38.实施例二:
39.结合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变频组件300包括设置于壳体101内部且位于固定板201顶部的微波变频电源板301、固定于微波变频电源板301顶部的变频器302、固定于微波变频电源板301顶部的功率元器件303、设置于微波变频电源板301顶部的电阻304、连接于微波变频电源板301顶部的连接器305、固定于连接器305顶部的端子306和连接于端子306上的导线307,具体的,通过变频组件300实现变频功能,微波变频电源板301上的变频器302进行变频功能,功率元器件303为负载尽可能提供最大电压和电流的乘积,通过控制电阻304的大小实现频率的改变,通过连接器305实现微波变频电源板301与端子306之间的连接,通过端子306与导线307实现变频组件300与外接器件的连接。
40.实施例三:
41.结合图6所示,在上实施例中,控温组件400包括固定于固定板201顶部的控制器401、安装于固定板201上的测温仪402和安装于固定板201上的信号收发器403,具体的,通过控温组件400对壳体101内部的温度进行恒温控制,防止壳体101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内部元的使用寿命,通过测温仪402对壳体101内部的进行监测,当壳体101内部的温度过高时,信号收发器403通过将接收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01并对控制器401发送降温的信号,从而控制器401控制气泵203进行工作,通过散热组件200对壳体101内部的温度散出,能够及时降温的同时解决了气泵203一直工作的不必要性。
42.实施例四:
43.结合图1所示,在上实施例中,本体1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1正面的显示屏103、连
接于壳体101正面的调频旋钮104和设置于壳体101侧壁的开关105,具体的,通过显示屏103显示壳体101内部的温度情况以及变频信息,通过调频旋钮104进行调频,通过开关105实现该装置的关闭与打开。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当壳体101内部的温度过高时,信号收发器403通过将接收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01并对控制器401发送降温的信号,从而控制器401控制气泵203进行工作,通过散热组件200对壳体101内部的温度散出,气泵203进行工作,气泵203通过盖板102顶部的通孔210将壳体101外部的冷空气抽至密封箱202内的气泵203中,气泵203中的气体通过总管204进入到分管205中,再由分管205进入到连通管206中,再由连通管206上的气管207吹向壳体101的内部,从而壳体101内的热空气通过导风槽208被吹至盖板102上的散热孔209,再由散热孔209散发出去,从而带有流速的冷空气将壳体101中的热空气散发出去,达到了增强散热的效果,通过导风槽208将热空气分为两部分散发出去,另一部分通过导风槽208进入到固定板201的底部,再由底部的百叶窗211将热空气进行疏散,防止热空气过多造成堆积不能第一时间的被排出,通过防尘网212防止灰尘从通孔210进入到密封箱202,通过具有导热功能的固定板201,使得上方的热量能够通过具有导热功能的固定板201将少部分的热量从百叶窗211散出,通过辅助风扇将固定板201底部的热空气扇至百叶窗211的位置并排出。
4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