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0  15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桥梁工程桥面系附属结构中,内侧的防撞护栏施工结束以后,底部位置由于填塞不易控制,会造成漏浆现象。防撞护栏按照设计要求,要切割假缝。而此位置比较特殊,内侧护栏之间的间距通常设计为0.5m,空间较小,在此处施工时移动不方便,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悬挂组件和脚踏平台;悬挂组件包括前竖杆、后竖杆和上横杆,前竖杆和后竖杆均竖直设置,上横杆水平设置,前竖杆和后竖杆的顶端均连接上横杆,上横杆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轴线方向水平,前竖杆的外侧和后竖杆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轴线方向竖直;脚踏平台包括底板,脚踏平台安装于悬挂组件的底端。采用这种结构后,使用时,行走轮位于防撞护栏的上方,通过人力脚蹬,配合行走轮,从而使该平台在防撞护栏之间移动,解决了施工平台的移动问题,且由于设置了限位轮,施工平台的两侧不容易因撞到护栏的侧面而卡住。
5.作为一种优选,悬挂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组件对称设置,两个悬挂组件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杆,两根下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下横杆,底板安装在下横杆的上方并由下横杆支撑。
6.作为一种优选,上横杆的两端连接有弯折部,弯折部的端部朝下。
7.作为一种优选,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多根爬杆,爬杆安装于前竖杆和后竖杆之间,爬杆分别与前竖杆和后竖杆焊接。
8.作为一种优选,底板为木板。
9.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扶手杆,扶手杆为倒u形杆,扶手杆的底端焊接在上横杆的上表面。
10.作为一种优选,两根上横杆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
11.作为一种优选,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风扇,风扇放置于底板上。采用这种结构后,有利于在夏季时保护工人健康。
12.作为一种优选,前竖杆、后竖杆、上横杆、下横杆和下连接杆均为钢筋结构。
13.作为一种优选,上横杆与弯折部为一体式钢筋结构。
14.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目前护栏之间的狭长空间无施工平台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加工此平台的材料都是工地上的常规材料,所需要的费用低。设置有弯折部防止倾覆脱落,底部有模板进行封底,安全性高。此平台一个成年人的力量即可
推动,操作性好,可用于装饰外墙及假缝切割,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去掉底板和风扇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的应用示意图。
18.其中,1为前竖杆,2为后竖杆,3为上横杆,4为行走轮,5为限位轮,6为下横杆,7为弯折部,8为底板,9为风扇,10为防撞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2所示,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悬挂组件和脚踏平台;悬挂组件包括前竖杆1、后竖杆2和上横杆3,前竖杆和后竖杆均竖直设置,上横杆水平设置,前竖杆和后竖杆的顶端均连接上横杆,上横杆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4,行走轮的轴线方向水平,前竖杆的外侧和后竖杆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轮5,限位轮的轴线方向竖直;脚踏平台包括底板8,脚踏平台安装于悬挂组件的底端。
22.悬挂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组件对称设置,两个悬挂组件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杆,两根下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下横杆6,底板安装在下横杆的上方并由下横杆支撑。
23.上横杆的两端连接有弯折部7,弯折部的端部朝下。
24.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多根爬杆,爬杆安装于前竖杆和后竖杆之间,爬杆分别与前竖杆和后竖杆焊接。
25.底板为木板。
26.还包括扶手杆,扶手杆为倒u形杆,扶手杆的底端焊接在上横杆的上表面。
27.两根上横杆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
28.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风扇9,风扇放置于底板上。
29.前竖杆、后竖杆、上横杆、下横杆和下连接杆均为钢筋结构。
30.上横杆与弯折部为一体式钢筋结构。
31.底板上可设置工具箱,防止作业工具坠落。
32.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上述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安装于桥梁的内侧的两条防撞护栏10之间,使行走轮位于防撞护栏的上表面,前竖杆和后竖杆位于两条防撞护栏之间,施工人员可站立在底板上进行施工。
33.上述实施例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组件和脚踏平台;悬挂组件包括前竖杆、后竖杆和上横杆,前竖杆和后竖杆均竖直设置,上横杆水平设置,前竖杆和后竖杆的顶端均连接上横杆,上横杆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轴线方向水平,前竖杆的外侧和后竖杆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轴线方向竖直;脚踏平台包括底板,脚踏平台安装于悬挂组件的底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悬挂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组件对称设置,两个悬挂组件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杆,两根下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下横杆,底板安装在下横杆的上方并由下横杆支撑。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上横杆的两端连接有弯折部,弯折部的端部朝下。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爬杆,爬杆安装于前竖杆和后竖杆之间,爬杆分别与前竖杆和后竖杆焊接。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底板为木板。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杆,扶手杆为倒u形杆,扶手杆的底端焊接在上横杆的上表面。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两根上横杆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风扇放置于底板上。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前竖杆、后竖杆、上横杆、下横杆和下连接杆均为钢筋结构。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上横杆与弯折部为一体式钢筋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桥梁内侧防撞护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悬挂组件和脚踏平台;悬挂组件包括前竖杆、后竖杆和上横杆,前竖杆和后竖杆均竖直设置,上横杆水平设置,前竖直和后竖直的顶端均连接上横杆,上横杆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轴线方向水平,前竖杆的外侧和后竖杆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轴线方向竖直;脚踏平台包括底板,脚踏平台安装于悬挂组件的底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性好,移动方便,焊接、组装方便,便于标准化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可循环利用,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属于桥梁施工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韩富庆 曾健雄 郭国和 曾思清 咸红伟 马超 张志林 李文杰 姬亚磊 郑海斌 张迅 王磊 杜海波 张海乐 朱卓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