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

专利查询2022-5-20  19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理减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正确有效的引导人们进行压力释放为重要的心理减压途径之一。
3.但由于心理问题牵扯到心理伦理以及专业程度问题,目前的心理健康辅导门诊等普及较慢,而且现有的减压房通过提供个人私密环境以及相关设备器械供个人使用以发泄情绪,人说话时会影响他人,也容易受外界干扰,这一问题在心理治疗方面格外突出。一般的心理治疗依赖于在固定场所面对面沟通,虽然针对性强但不能满足用户不时之需。既有的减压房采用被动降噪,效果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包括房体、电源模块、主动降噪系统;
6.所述房体包括外房体以及内房体,外房体和内房体之间设置夹层;
7.所述主动降噪系统连接电源模块,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主动降噪控制器、外部噪音降噪模块和内部噪音降噪模块;
8.所述外部噪音降噪模块包括若干第一误差麦克风、第一扬声器、第一混音器、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若干第一误差麦克风、第一混音器连接主动降噪控制器,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连接第一混音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若干所述第一误差麦克风分别安装在内房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在外房体顶板内壁上;
9.所述内部噪音降噪模块包括若干第二误差麦克风、若干第二扬声器、第二混音器、第二功率放大器,若干所述第二误差麦克风、第二混音器连接主动降噪控制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连接第二混音器,若干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若干所述第二误差麦克风分别安装在内房体的内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扬声器均匀的安装在内房体顶板内壁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外房体底板四角分别设有一万向轮。
11.进一步的,所述内房体的内壁上设有防护层。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基础设施,所述基础设施包括触控显示器、监控摄像头、放置台、座椅。
13.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降噪控制器还连接收音麦克风和第三混音器,所述第三混音器连接耳机。
14.进一步的,所述外房体的底板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活动的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杆,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前端设置一倾斜槽,垫板两侧的滑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滑槽内。
15.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方便移动和使用;通过外部噪音降噪模块和内部噪音降噪模块,既保证了用户在房间内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也保证外部不受房间内噪音的干扰,用户声音进行主动降噪再回传至用户耳中,营造沉浸式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主动降噪系统的电气控制图;
20.图中:1-外房体,2-内房体,3-夹层,4-电源模块,5-主动降噪控制器,6-第一误差麦克风,7-第一扬声器,8-第一混音器,9-第一功率放大器,10-第二误差麦克风,11-第二扬声器,12-第二混音器,13-第二功率放大器,14-安装槽,15-垫板,16-滑杆,17-滑槽,18-倾斜槽,19-触控显示器,20-监控摄像头,21-放置台,22-座椅,23-收音麦克风,24-第三混音器,25-耳机,26-万向轮,27-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所示,一种主动降噪的可移动减压房,包括房体、电源模块4、主动降噪系统以及基础设施;
23.所述房体包括外房体1以及内房体2,外房体1和内房体2之间设置夹层3,所述外房体1底板四角分别设有一万向轮26,所述内房体2的内壁上设有防护层27,所述防护层27外部为布料,内部填充海绵,所述内房体2和外房体1采用隔音材料制备;
24.所述主动降噪系统连接电源模块4,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主动降噪控制器5、外部噪音降噪模块和内部噪音降噪模块;
25.所述外部噪音降噪模块包括若干第一误差麦克风6、第一扬声器7、第一混音器8、第一功率放大器9,所述若干第一误差麦克风6、第一混音器8连接主动降噪控制器5,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9连接第一混音器8,所述第一扬声器7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9,若干所述第一误差麦克风6分别安装在内房体2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扬声器7设置在外房体1顶板内壁上,通过第一误差麦克风6获取噪音信号,并传输至主动降噪控制器5,主动降噪控制器5根据噪音信号,通过第一混音器8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一扬声器7发出,中和内部噪音,防止噪音传输至外部。
26.所述内部噪音降噪模块包括若干第二误差麦克风10、若干第二扬声器11、第二混
音器12、第二功率放大器13,若干所述第二误差麦克风10、第二混音器12连接主动降噪控制器5,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13连接第二混音器12,若干所述第二扬声器11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13,若干所述第二误差麦克风10分别安装在内房体2的内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扬声器11均匀的安装在内房体2顶板内壁上,通过第二误差麦克风10获取噪音信号,并传输至主动降噪控制器5,主动降噪控制器5根据噪音信号,通过第二混音器12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二扬声器11发出,中和外部噪音,防止外部噪音影响内部。
27.所述外房体1的底板内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内可活动的设置有垫板15,所述垫板15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杆16,所述安装槽14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前端设置一倾斜槽18,垫板15两侧的滑杆16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滑槽17内,垫板15抽出至最前端卡在倾斜槽18内,垫板15倾斜,形成方便踩踏的坡道。
28.所述基础设施包括触控显示器19、监控摄像头20、放置台21、座椅22,所述监控摄像头20固定设置在内房体2的后面板顶部,所述触控显示器19通过机架安装在内房体2后面板上,所述放置台21固定设置在内房体2后面板上,所述座椅22固定设置在内房体2底板上,所述主动降噪控制器5还连接收音麦克风23和第三混音器24,所述第三混音器24连接耳机25,收音麦克风23获取用户的声音,主动降噪控制器5根据噪音信号,通过第三混音器24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耳机25回传至用户耳中,营造沉浸式体验,所述监控摄像头20、触控显示器19连接电源模块4。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